亞洲最古老地鐵「銀座線」翻新:乘載傳統與創新設計,迎接旅客下一次的到來
吸睛亮眼的黃色銀座線,是1927年即通車、以亞洲及日本第一條地鐵之姿存在的重要路線,串連起淺草、上野、日本橋、銀座、表參道及澀谷,繞行著城市中各大繁榮地帶與設施,也乘載著許多人的回憶。在即將邁入百年歷史的重要里程埤前,各車站已逐步完成變身改造展現出新風貌,包含銀座站、日本橋站、京橋站、青山一丁目站、外苑前站都已陸續完工,車站改造以「傳統與創新的融合」為設計理念,同時引進最先進的功能與服務,未來將以全新姿態,迎接每一位造訪東京的旅客。
於2020年10月16日開始以嶄新面貌亮相的銀座站、日本橋站、京橋站、青山一丁目站、外苑前站,每個車站站體都有其設計意念。日本向來穩居台灣人出國目的地之冠,然而隨著國際疫情升溫,旅人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的計畫遙遙無期,可以期待那一天到來,前往東京旅行時搭乘銀座線,親自感受各站體變身後的樣貌。
銀座站
為了讓眾人感受到銀座的精緻、優雅、奢華三大特色,車站內打造出集明亮與精緻於一體的空間,不僅著重設計感,處處融入實用性。銀座站將站內三條轉乘路線以顏色編碼來做區隔,以利乘客辨識,每條線以發光柱體作為裝飾,銀座線是鮮艷的黃色,丸之內線是櫻花紅,日比谷線則是銀白色,貼心設計讓乘客不再困惑,自己究竟是身處在哪條路線的驗票口。
日本橋站
日本橋建於江戶時代的1603年,歷年來經過數次改造升級,無論如何變化,始終是這座城市的象徵之一,日本橋站即以「橋之城」為設計概念,企圖傳遞從江戶時代延續至今的日本橋歷史,營造出能夠感受到繁華活力的空間。
京橋站
京橋站以時間的畫廊為設計主軸,將匯聚了具有歷史建築、藝術品和古董等的城市特色,歷史與現代並存的城市形象。這裡是東京煤氣燈的發源地,於是車站的柱子成為設計呈現重點,柔和的光線宛如媒氣燈,營造出一種溫暖而輕鬆的搭乘氛圍。
外苑前站
外苑前站以「運動的森林」為主題,整個車站被眾多著名觀光景點包圍著,像是令人嘆為觀止的一排銀杏樹、明治神宮棒球場、新國家體育館以及國立競技場等,透過光線明亮的簡潔吊頂,呈現出俐落的運動感,讓聚集在金谷外苑的人們享受視覺響宴。
青山一丁目站
青山一丁目,曾經是德川家康的家臣青山家族的住所,目前就在青山家宅邸舊址的一部分,種植一排青山嶺園的櫻花樹,而青山一丁目站襯著櫻花樹的元素,結合以優雅城市景觀為主題的設計,讓遊客駐足時感受到寧靜與美麗的氣息。
最新文章
許育華/從William Morris、Marimekko到Dries Van Noten,植物是創作人最好的大自然導師
2021/04/15植物創作者的養成,溫度物所Wayne:從服裝設計到空間陳列,讓美好發生
2021/04/14深圳海事博物館競圖作品掀討論:玻璃建築體「冰山與大海」,以共生概念喚醒永續議題
2021/04/12最美區間車EMU 900首航:方序中操刀「FUTURE IS NOW」系列主視覺,摩登畫風、幾何色塊打造鐵道未來感
2021/04/02設計發浪/重點不在Logo方變圓,而是小米品牌內涵「ALIVE」的重新定義
2021/03/31北捷25週年識別再進化:直覺洗鍊、簡約輕盈,Plan b操刀設計、Bito首發動態識別
2021/03/30justfont團隊策劃《怎辦!字型怪怪的?》松菸開展:從聲光互動到親手創造,3大展區貼近字體脈動
2021/03/29擾動小島,激起漣漪——兩年一度「漁光島藝術節」:去感受,才能療癒自己
2021/03/24春池玻璃╳向罕設計《玻璃自然形GLASS IN NATURE》即將登場:看見玻璃自然形態,探尋生命循環本質
2021/03/19璀璨光芒引領時代前行 致敬香奈兒N°5的5個關鍵字
2021/03/192021普利茲克建築獎揭曉:由法國雙人組建築師摘下,「永不拆毀」理念回應都市更新議題
2021/03/172021新一代設計展5月登場:聶永真團隊操刀全新識別,宣告40週年大轉型
2021/03/15游泳池改造為多功能辦公空間:Linehouse在上海的全新嘗試
2021/03/08攝影師袁斯樂鏡頭下的壯闊香江,無人知曉的魔幻奇景
2021/03/04設計發浪/限時動態正流行,「濾鏡設計師」應運而生
2021/03/04愛美食的你一定見過這些設計,「果多設計」台德夫妻雙人組:設計就是解決問題
2021/03/03以鏡面與書架呼應城市獨特地貌:中國建築團隊 X+LIVING 攜手魔幻書店「鍾書閣」打造全新複合式空間
2021/02/28仿若山體的有機建築:自然洋行建築師曾志偉首座旅宿作品「了了礁溪」試營運
2021/02/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