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區間車EMU 900首航:方序中操刀「FUTURE IS NOW」系列主視覺,摩登畫風、幾何色塊打造鐵道未來感
台灣鐵路局近年積極以設計導入鐵道美學,讓乘客於車窗內、窗外與車站皆看見美好風景,為百年老品牌注入新動能,同時留下歷史共鳴,例如觀光列車「鳴日號」榮獲2020日本設計大獎Good Design Award就是一例。逢新型號EMU 900型通勤電聯車抵台入港,台鐵局邀請設計師方序中操刀首航活動主視覺設計與文案「FUTURE IS NOW」,包含鳴日號、EMU 900、後續規劃抵台的 EMU 3000,同時延伸至周邊限量紀念品,再添新話題。
隨著EMU 900型通勤電聯車首航、鳴日號觀光列車(Future)啟動,由方序中所發想的活動文案「FUTURE IS NOW」一方面強調「鳴日號到來」的臨場感,同時也想藉此引發思考:「我們想像的未來到底是什麼?未來——也許我們過的下一秒,就是未來。」在以美學為核心思維的背後,亦將未來感加入主視覺思考的一環。
本次主視覺設計亦回應廣大鐵道迷的引頸期盼,讓「火車」本體回歸視覺重心。方序中表示:「設計過程中參考許多過往的火車郵票、海報,試圖擷取大眾懷念的意象,構圖參考工業時代風格,運用色塊、幾何、線條展現經典摩登畫風,並且將各車輛的特色與象徵意義以嶄新面貌呈現,在摩登感與未來感中取得平衡。」他認為,如何同時保有車輛辨識度,並運用設計美學建立出新時代感,透過幾何圖樣馭繁為簡,兼顧氛圍塑造亦不能失真,是這次主視覺設計的最大挑戰。
至於整體色調則承襲2019年「鳴日—台鐵美學復興 」脈絡,以晨海、夕日、綠地呼應台灣美景,召喚搭乘火車旅行眺望窗景的懷念記憶,方序中表示,三種使用顏色各自有其意涵:「EMU 900 的藍天代表一種希望、期待,也是開闊。EMU 3000 綠地襯托出它的速度,讓我們能夠踏實又快速地前進到每個想要去的地方。而鳴日號的橘色,代表著更多溫暖,彷彿充滿故事。無論是晨曦或是黃昏,都有一種魔幻時刻的感覺。」
此外,還有值得留心的小巧思,3種車型海報不僅可以各自單獨成張,也能將新登場的EMU 900與EMU 3000兩兩一組的方式並列,若三者共同排列時,同樣能以直式和橫式兩種方式排列,滿足鐵道迷與收藏愛好者的不同需求,兼顧實用性。
台鐵局於首航中推出EMU 900型花紋口罩及系列典藏紀念幣共計兩款限量紀念品。其中,EMU 900型花紋口罩呈現 EMU 900 型通勤電聯車頭,透過色調層次、幾何等進行設計,並採用少見的全版印刷生產,讓民眾搭乘時安心防疫,同時增添時尚感。EMU 900 型車頭紀念幣則以代表「日常天空」及「海線美景」的晨海藍作為底色,帶出每日搭乘的景色,並印製台鐵局標誌、車輛型號、首航紀念及日期,帶給鐵道迷獨一無二的紀念價值。
最新文章
-
2025台灣teamLab共創!未來園高雄站6月開展,8大玩樂攻略總整理
2025/02/21 -
iPhone 16e 6大亮點!以A18晶片加入Apple Intellegence行列
2025/02/20 -
Vipp 2025「不鏽鋼」銀灰家居系列全新登場!極簡工藝再現北歐設計美學
2025/02/19 -
Leica M11 100週年6大城市限量版!錯過再等一百年
2025/02/18 -
平田晃久個展《物我交織的臨界》NOKE登場!近40件草稿模型新作亮相
2025/02/17 -
AirPods 4主動降噪款開箱!滿足日常需求、最迷你小巧的主動式抗噪耳機
2025/02/14 -
《風之谷》台灣限定海報!方序中X董十行打造限量版王蟲圖鑑
2025/02/13 -
徠卡Sofort 2 Burton特別版!為拍立得注入Burton精神
2025/02/12 -
Leica LUX手柄!搭配iPhone相機帶來更直覺的操作體驗
2025/02/10 -
iPad mini第7代!以便利易攜尺寸帶來筆記、閱讀新體驗
2025/02/08 -
香奈兒2025 春夏高級訂製服系列,全新語彙轉譯香奈兒女士的色彩美學
2025/02/07 -
直島新美術館5/31開幕、4月開放線上購票!首展集亞洲12位藝術家精彩之作
2025/02/04 -
2025 Ambiente大展本周法蘭克福登場 揭年度三大關鍵字
2025/02/03 -
東京建築女子/熊本百年町屋「珈琲回廊」一展和風細節下的當代詮釋
2025/01/24 -
大美不言特展/《大美不言》的藝術之旅 The journey of Art. Nature, and time.
2025/01/24 -
大美不言特展/專訪梵克雅寶台灣董事總經理劉大玲
2025/01/24 -
東京豐洲teamLab 1/22重新開幕!1.5倍展場面積、20+主題體驗
2025/01/23 -
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3大主題、12組模型、島嶼展場設計一次公開
2025/01/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