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島內旅行】搭乘鐵道,前往那些沒去過的台灣祕境

2020-10-05 17:36 Hally Chen

從新竹香山車站的月台天橋上往南鳥瞰鐵道與列車。由於沒有其他車站天橋常見的鐵網阻礙...
從新竹香山車站的月台天橋上往南鳥瞰鐵道與列車。由於沒有其他車站天橋常見的鐵網阻礙,鐵道迷可以盡情拍照。 圖/Hally Chen攝影

至今我還清楚記得,火車準備停靠福隆站時,母親雙手往上拉開車廂的窗戶,探出頭,一手抓著錢、一手向月臺上的小販揮著,大喊:「便當!」我猜想就是那段幼年陪伴著母親從台北回她故鄉宜蘭的回憶,在我小小的心靈埋下愛搭火車的幼芽。從小,只要聞到汽車油味就暈車的我,鐵道一直是生理上最舒服的移動方式。不但可以準確安排時間,還能在移動中同時閱讀、飲食和閉目養神。相較之下,我總覺得開車旅行太辛苦。

一日一往返、行駛於枋寮與台東之間的最後一條「藍色普快車」路線,富有原始工業美感的...
一日一往返、行駛於枋寮與台東之間的最後一條「藍色普快車」路線,富有原始工業美感的車廂內裝,堪稱活的鐵道博物館。 圖/Hally Chen攝影

鐵道旅行可分為旅行團與自由行,台鐵在上個月宣佈,年底將配合全新設計的「鳴日號」環島觀光列車,推出十四款包辦食宿的「郵輪式」套裝旅行團。這種鐵道旅行的模式,全世界最早的文獻紀錄出現在1841年,英國人湯瑪斯・庫克(Thomas Cook)原本是浸信會傳道士,他為了招募人們從萊斯特(Leicester)到12英里外的拉夫堡(Loughborough)參加一個戒酒大會而刊登了廣告。他向鐵路公司磋商如果票價減半,他就能招募到兩倍的旅客,結果真的大受歡迎,可說是鐵道旅行團的先驅。他因為發現這項商機轉而經營旅遊業,後代甚至發展為國際知名的湯瑪斯庫克集團,直到2019年才破產倒閉。今日萊斯特車站外,還立著他的雕像。

位於台中大甲區的日南車站,現役木造站房和縱貫線海線上的談文、大山、新埔、追分,皆...
位於台中大甲區的日南車站,現役木造站房和縱貫線海線上的談文、大山、新埔、追分,皆為1922年同時啟用至今,被鐵道迷統稱為海線五寶。 圖/Hally Chen攝影

認真說起來,個人鐵道旅行的觀念,早在1916年就已經在台灣出現。當時日本總督府的鐵道部為了推行觀光,定期出版《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刊物,鼓勵大眾搭火車自由旅行,直到1942年,一共出版了十二期,詳細收錄鐵路時刻表、地圖,還有沿途風景名勝與土產介紹,和今日旅遊書的內容幾乎無別。時至今日,我在日本、英國、法國和義大利都搭過當地的鐵道系統旅行,和這些國家相比,台灣鐵道的票價實在太便宜,身為台灣人不多多利用,實在說不過去。

收集車票也是鐵道旅行中有趣的一環,雖然近年台鐵車站多數已加裝電子票券讀卡裝置,我...
收集車票也是鐵道旅行中有趣的一環,雖然近年台鐵車站多數已加裝電子票券讀卡裝置,我個人仍偏愛買實體車票留念。目前台鐵現行主要車票形式為此三種,最右側為台鐵2019年新改版的直式橫寫車票。 圖/Hally Chen攝影

鐵道旅行最迷人之處在於,你可以事先規劃好目的地,也能沒有計畫就跳上每站停車的區間車,任憑它帶你到不知名的小站,追求盲目漫遊的驚喜。坐在車廂中,火車的窗就像一幅畫,看著陌生景色不停變換,是我覺得鐵道最療癒人心的地方。我曾為了吃便當而搭火車;也曾因為連續失眠,跑去搭火車反而在車上睡了一場好覺。幾年前迷上老建築,為了尋找碩果僅存的木造車站,又跑去搭火車。我從台北出發,花了好幾天的時間,一路沿著西海岸的縱貫線鐵路向南逐站尋找木造車站,最後再從東部鐵路回到台北,整整繞了台灣一圈。我算了一下,台鐵環島鐵道主線上,沿路大約可拜訪十三座木造車站,如果把廢站、支線和林鐵的木車站也算進去,全國約現存三十座「木車站俱樂部」成員。

台南後壁車站的木造站房為1943年建造,至今內外皆維護完善,可見不同時期的木長椅...
台南後壁車站的木造站房為1943年建造,至今內外皆維護完善,可見不同時期的木長椅與的鋁腳長椅同時仍在候車室服役,構成一幅交融美景。今年剛開幕的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內,也有一座相同鋁腳長椅在展示區。 圖/Hally Chen攝影

除了尋找台灣老車站,老火車也一樣很有看頭。如果想看蒸汽火車頭,彰化車站碩果僅存的扇形車庫是絕不能錯過的巨獸聚集之地。如果想搭台灣現役最後一臺「藍色平快車」,那你就得安排一趟南台灣旅行。

距離彰化車站約步行8分鐘距離的扇形車庫,是全國僅存的一座扇形車庫,目前仍維持「活...
距離彰化車站約步行8分鐘距離的扇形車庫,是全國僅存的一座扇形車庫,目前仍維持「活」的動態保存,個人旅客僅需在入口警衛室登記方可免費參觀。每週一休館,週二至週五開放時間13:00-16:00、週六至週日及例假日開放時間為10:00-16:00。 圖/Hally Chen攝影

它的正式名稱為「普快車」,是台鐵延續早期平快車的一種慢速通勤車。車上無冷氣,不對號入座,外觀藍色,因此常被稱為「藍色普快車」或「平快車」,目前一天只有往返一趟,分別為上午10點40分從枋寮出發的3671號次,以及下午4點10分從台東返回的3672號次。全線共十一個停靠站,除了體驗古董車廂的搭載樂趣,同時能見到東、西海岸線美景,以及穿過三十六座大小隧道。尤其窗戶可打開來,感受被台灣海峽與太平洋兩種海風吹過臉龐的滋味,就值得你立刻背起行囊。

鐵道旅行時常會在沿途遇見熱愛搭火車的同好,彼此在月台或移動車廂中搭訕閒聊,於下一...
鐵道旅行時常會在沿途遇見熱愛搭火車的同好,彼此在月台或移動車廂中搭訕閒聊,於下一個車站相遇或告別,常成為旅行中深刻回憶之一。 圖/Hally Chen攝影

「藍色普快車」經過台東海岸線的美景。可以拉開車窗的古董車廂,也是國內唯一一台能感...
「藍色普快車」經過台東海岸線的美景。可以拉開車窗的古董車廂,也是國內唯一一台能感受台灣海峽與太平洋兩種海風吹拂的列車。 圖/Hally Chen攝影

最新文章

「嘶~酒花蘋果酒」全新酒標 酉鬼啤酒與太陽龍宮刺青藝術家共同創作!以蛻變為概念,...

太陽龍宮刺青藝術家操刀!酉鬼啤酒「嘶~酒花蘋果酒」全新酒標亮相

2024/11/21
永豐餘百年展正式起跑,包括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李遠哲(左起)、永豐餘學院院...

永豐餘跨越百年,賦予日常生活永續的好選擇

2024/11/21
永豐餘百年慶活動正式起跑,包括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李遠哲(前排左起)、永豐...

永豐餘百年慶/「YFY Better Choice 永豐餘百年展」開幕

2024/11/20
擁有22年歷史的「胡思二手書店」帶來許多中、外文的優質二手書籍。圖/500輯攝影...

永豐餘百年慶/「回頭書市集」電影原文小說、全新黑膠唱片等你挖寶

2024/11/20
永豐餘百年展邀請8間獨立書店、出版社舉辦「回頭書市集」,吸引愛書人挖寶。圖/50...

永豐餘百年慶/「回頭書市集」響應環保永續 讓知識延續再生

2024/11/20
YFY Better Choice永豐餘百年展,特別由荷蘭引進的「Wikkleh...

永豐餘百年慶/全循環屋內外充滿永續亮點 民眾喜愛綠色生活酷提案

2024/11/20
由信誼基金會打造的「紙的嘉年華」透過5項遊戲體驗邀親子同樂。圖/500輯攝影團隊...

永豐餘百年慶/親子必玩!信誼基金會「紙的嘉年華」感受永續新趣味

2024/11/20
第三關「百年環保紙造創藝」以6款環保紙類產品邀請大家進行防油、防水等測試後,還能...

永豐餘百年慶/紙設計也能防水?到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來場4大科普挑戰

2024/11/20
「YFY Better Choice永豐餘百年展」的Better Choice展...

永豐餘百年慶/Better Choice展示區 食衣住行育樂六面向全示範

2024/11/20
「YFY Better Choice永豐餘百年展」活動現場推出「綠色好療癒DIY...

永豐餘百年慶/「綠色好療癒DIY」彩繪花盆+栽種多肉植物 親手打造永續盆栽

2024/11/20
橘子工坊「洗潔淨體驗」,可以親身感受橘子工坊洗衣精與他牌洗衣精的洗淨臭味效果差異...

永豐餘百年慶/橘子工坊「洗潔淨體驗」感受健康洗淨力

2024/11/20
在「林果工廠開放日 ORINGO Factory Open Day」活動中,將首...

林果良品首次對外工廠開放日11/23、11/30限期登場!見證一雙皮鞋的誕生

2024/11/19
入住MUJI BASE千葉旅宿,五天四夜深度體驗日本的地方日常。圖|良品計畫

跟著無印良品X雄獅去旅行!入住千葉MUJI BASE五天四夜深度體驗地方日常

2024/11/19
冠軍咖啡Fika Fika Cafe帶來眾多飲品。圖/品牌提供

結合美食與永續理念的體驗 永豐餘百年慶周末市集當紅品牌集結出攤

2024/11/19
藝大書店。圖/品牌提供

讓知識持續流通!永豐餘百年慶「回頭書市集」 推動閱讀成為生活一部分

2024/11/17
精心設計的「減碳生活大富翁」,碳排量最少的贏家可以獲得「小藍和小黃」精美圖畫書。...

慶賀永豐餘百年慶 信誼基金會打造「紙的嘉年華」與親子同樂

2024/11/16
11月22日周五,19:30孫盛希演唱(左)、20:30徐佳瑩演唱。圖/經紀公司...

金曲歌手齊聚!永豐餘百年慶「周末小舞台」以音樂呼籲永續好生活

2024/11/15
2024聖誕香氛禮5選!交換禮物、犒賞自己,5大品牌嚴選送到心坎裡的組合包。圖|...

2024聖誕香氛禮23選!交換禮物、犒賞自送到心坎裡的組合包

2024/11/1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