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建築師郭旭原 X 黃惠美首度挑戰公共工程,科技藝術館飄浮在北藝大的未來感盒子

2021-10-18 18:43 袁世珮

北藝大科技藝術館很通透。圖/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北藝大科技藝術館很通透。圖/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未來建築師的作品展示在巨大的盒子裡,巨大的盒子卻如飄浮般輕盈立於台北藝術大學,俯視著關渡平原,並與其他古典的校舍對話。

科技藝術館是建築師郭旭原、黃惠美的首件公共工程案,過程艱辛,但堅持終有回報,象徵未來的科藝館,也成為第十屆IEAGD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的年輕建築新血們最佳的典範。

科藝館位於北藝大主幹道底端,是新媒體及科技藝術的實驗基地,首次接觸公共工程案的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競圖得標後,經六年落成,一黑、一灰的兩個大盒子形成建築外觀,成為北藝大全新地標,首檔活動即見證IEAGD十年全新里程碑的開展。

北藝大科技藝術館外觀有飄浮的輕盈感。圖/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北藝大科技藝術館外觀有飄浮的輕盈感。圖/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郭旭原提出設計理念,因北藝大多數建築偏傳統、古典、中式,也更著地,但科藝館是未來的潮流,「所以我們覺得應該有別於原來校園的設計,希望是抬昇、飄浮的,有更多的穿透。」

郭旭原指出,博物館通常被稱為白盒子,不管有無光線,裡面掛了畫以後看得到,而科藝館是一個黑盒子,「裡面全是黑的,全部靠電子聲音、光線、多媒體、互動機器。」

這個黑盒子可調節作為展覽空間、排練場,底端開了一個往草地的視窗。黃惠美說明,整個科藝館就是一個平台跟一個量體,中間夾了一個水平的開口,形成水平的延伸,還有一條路徑從一樓直達屋頂。

但這「飄浮」、「穿透」,是郭旭原和黃惠美花了很大力氣堅守住的理念。黃惠美說:「我們工作了15年以後就決定,大家都說公共工程有很多的陷阱或困難,我們想知道到底有多難,所以就投入,也很珍惜我們第一個公共工程案。」

競圖、得標之後,黃惠美說:「剛開始根本沒在管預算,可是公部門的預算是固定的,這才知道原來一次發包不出去就要減項,第二次再改設計再減項再發包,還是不行,就一直改圖。」

建築師郭旭原(右)及黃惠美。圖/吳致碩攝影
建築師郭旭原(右)及黃惠美。圖/吳致碩攝影

郭旭原補充,從競圖到完工共6年,實際工程才兩年半,中間4年都在改圖與發包,時間一久,6年前的物料價格若是一坪10萬,現在可能要近20萬,自然難以發包,最後勉強追加到12萬8才成功發包。他說:「改過太多次了,結構也調整過,中間一度想放棄。因為結構建議我們多撐幾根柱子。」

完工後的科藝館有四個角,分別是兩個樓梯間、兩個電梯,就是四根柱子,在底層廣場上只會看到兩根柱子,而結構技師說,只要多幾根柱子,省了鋼材,造價就會整個下來。可是兩位建築師不妥協,郭旭原說:「視覺穿透與大空間是這個建築最重要的目的,如果加柱子,這個設計就不完美,原始的概念就不見了。」

連校方都因為一再發包不成,差點喊停。黃惠美笑說:「天吶,已經懷孕九個月了,你叫我不要生出來?真的不行。一定要想辦法。」

雖遲、雖難,科藝館仍完美落成,第一檔活動就是建築競圖展,黃惠美笑說:「超開心,是天時地利人和。就像藝術的人會跑到巴塞爾看展覽,這個大評圖就像是亞洲區建築學系的大活動,10年了,應該要換新的地方了,正好這個展場落成。」

在郭旭原看來,IEAGD需要一個開放的場地,3、400位建築同業與學生來參加,有如派對一般,同時,「他們也需要一個最新的、傳遞最新概念的建築。」

建築師郭旭原(左)及黃惠美站在甫落成的北藝大科技藝術館。圖/吳致碩攝影
建築師郭旭原(左)及黃惠美站在甫落成的北藝大科技藝術館。圖/吳致碩攝影

獨特的造型因與原來的建築物有些距離而不顯突兀,加之這裡原先做為迴車的廣場,郭旭原和黃惠美認為必須重新塑造一個場所讓學生活動,高低的平台正好是全校景觀最好的地方,學生、市民都可以使用,他說:「對我們建築師來講,很有成就感。」

「建築開心的時候,是在一開始競圖,你把對這個場所的未來想像全部表現在圖面上,然後拿到案子;第二個開心是在完工後,看到人們真正來使用,使用的狀態符合、甚至超越你的想像。」黃惠美承認:「但過程當中當然就是很折磨,預算是最大的問題,」

經此一役,兩人都有了經驗,未來更知道如何對公共工程分配預算、如何抓平衡。還會繼續做公共工程案嗎?郭旭原和黃惠美都說:「我們就上癮了,不像房地產案子錙銖必較,坪數要做到滿、容積要做到滿。公共工程案可以發揮的空間真的比較大,我們玩得很開心。」

北藝大全新的科技藝術館。圖/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北藝大全新的科技藝術館。圖/大尺建築×郭旭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最新文章

Apple Watch Hermès 9系列錶帶,以愛馬仕傳統編織工藝延續品牌馬...

Apple Watch Hermès 9系列錶帶!以愛馬仕傳統編織工藝延續品牌馬術核心

2023/09/23
台灣設計師年鑑《TAIWAN DESIGNERS FILE》書封(左)、「Des...

台灣設計師年鑑《TAIWAN DESIGNERS FILE》上市!同步推「設計土曜日」台日交流

2023/09/23
2023嘉義工藝當代宣言展覽,將傳統與當代的工藝能量融合,打造可以走進生活的生活...

《嘉義工藝當代宣言》邀17位工藝師、設計師跨界共創!重塑剪黏、交趾陶、石雕傳統之美

2023/09/21
《嘉柏麗香奈兒時尚宣言》展場。圖/香奈兒提供

嘉柏麗·香奈兒時尚宣言特展,倫敦V&A博物館登場

2023/09/20
Gucci Prospettive創刊號

Gucci Prospettive創刊號:創意總監 Sabato De Sarno寫給米蘭的一封情書

2023/09/20
白輻射針對串流平台B2C定位設計紅藍雙色版(Dual)識別|圖片提供:白輻射影像

白輻射影像以「解碼數位視野」為核心精神,重塑公視串流品牌「PTS+」形象

2023/09/19
《超越時代的經典》Vitra設計家具展現場一隅。
 圖/明日創藝 MOT AR...

《超越時代的經典》Vitra設計家具展!以30件精彩傑作打開大眾生活想像

2023/09/18
2024 植物溫柔曆。 圖/一隅有花提供

一隅有花「2024 植物溫柔曆」嘖嘖上線!不只是日曆,還能為自己插一幅花

2023/09/18
新埔國中補校教室永續改造MUJI RENOVATION以再生紙材打造模組化空間配...

新埔國中補校教室改造!MUJI RENOVATION以再生紙材打造模組化永續空間

2023/09/18
空間一隅。 圖/丰宇影像提供

澎湖輪媲美星級飯店啟航!柏成設計以4大亮點打破交通船框架,開啟海上慢活美學

2023/09/13
時裝設計師品牌ANGUS CHIANG這回的跨界聯名對象是指標性音樂場館臺北流行...

ANGUS CHIANG驚喜攜手北流推出四款生活物件!免費入手方式這裡看

2023/09/12
Saint Louis 推出全新品茗系列,以瓷器與水晶相得益彰的交織,為品茗帶來...

Saint Louis全新Apollo茶具系列亮相!以瓷器水晶品茗協奏展現歐亞茶道之美

2023/09/11
由偶然設計X吾然文化策劃的《走進山河陣》巨石投影模擬圖。 圖/台灣設計研究院提供

「2023台灣設計展」10/6新北登場!核心展區新北市美術館五大亮點展覽搶先看

2023/09/05
工藝中心首度集結百家工藝品牌 以「島嶼.旅物選」打造工藝主題商展。
 圖/文化...

2023臺灣文博會「島嶼.旅物選」松菸登場!匯集百家工藝品牌探索手作美好

2023/09/04
2023 秋季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臺灣館「Evolving Life」展現臺灣工藝...

2023 M&O秋季展會9月登場!台灣館以逾60件作品呈現在地創新工藝

2023/08/30
全新開幕位於日本長野的「小泊Fuji」為藤森照信日本首個旅宿作品。
 圖/小泊...

日本長野「小泊Fuji」新開幕!藤森照信日本首個旅宿設計擁八岳山美景入眠

2023/08/24
Misc Lin 本名林佳齡,台灣平面設計師,與 「Gogoro VIVA MI...

平面設計師 Misc:為自己的生活配速,夠了就好,好了就 GO !

2023/08/22
2023年南國漫讀節主視覺,以翻開書本創造無邊際漫遊為靈感設計。圖/屏東縣政府 ...

2023南國漫讀節/翻閱晴朗南國的書頁 漫遊於屏東的千百種風景

2023/08/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