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美館2024 X-site計畫《林木林》亮相!以25座樹柱構築城市裡的森林

2024-05-10 18:27 陳宜慧

如何把森林體感放進城市裡?全新登場的2024 X-site計畫首獎作品「林木林」,於5月11日至7月21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戶外廣場亮相。此作由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從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想像之中汲取靈感,把森林的恆常意象與細碎光影轉化為動態建築空間,透過作品《林木林》,邀請大眾一同遊走於這片透過類比自然所幻化而出的森林。

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從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想像之中汲取靈感,將森林的恆常意象與...
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從繁茂枝葉相互疊襯的想像之中汲取靈感,將森林的恆常意象與細碎光影轉化為動態建築空間《林木林》。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以類比手法擷取漫步林中體感記憶

由跨領域團隊「感想工作室」(office one senses, OOS)所打造的作品《林木林》(Analogue Forest),基地由階梯劃分成三段高度遞進的平台,同時也是訪客步行至美術館主入口的必經之地。團隊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為夏日如織的遊人創造出舒適、流動、開放的自由建築。

整體作品由25座不時微動的樹柱,以及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所構成,創造出大面積的遮蔭,同時也創造出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不只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訪客在這座「森林」中亦能深入漫遊,或穿越或停留。柱體將隨著風力、雨水甚至人群的觸碰等外力,而產生微小的搖擺與轉向,伴隨著光影於通透針織網布中游移的過程,呈現出層次多變的移動風貌。

《林木林》坐落於北美館前的戶外廣場,環境主要以青色的蛇紋岩板鋪就而成,被周邊繁雜...
《林木林》坐落於北美館前的戶外廣場,環境主要以青色的蛇紋岩板鋪就而成,被周邊繁雜的交通網絡與人造景觀所圍繞,並夾雜著零星的自然。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木林》內部一隅。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木林》內部一隅。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木林》內部一隅。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林木林》內部一隅。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將廣場化為作為一座臨時森林

在設計建構上,團隊為了固定幾乎沒有重量的頂棚,整體建築的量體大都集中在各個以「自由站立」(free standing)置放的無基礎柱體上。而單元本體則由木頭的直交集成材(CLT),以強化螺栓與五金組件接合而成,至於趨近中心的單元則隨著高度與重量的增加而漸趨恆定。

同時,作為整體空間核心的中央柱體,則伴隨向四面降下的棚帳,串聯成相互牽動與平衡的柱網結構系統。在類比森林的同時,也擬合了以秩序理性為底的基本(fundamental)之建造經驗與建構語彙。「感想工作室」表示:「這座(美術館)廣場作為城市中一處蒸騰浮動的空白,我們決定為人們帶來一座臨時的森林,它矗立在離土的迷惘之中,並化為了一種未知——進入這座森林的人們從城市的脈絡中脫離,樹柱的搖擺之間,是探索的起點亦是歸處。」

《林木林》由25座不時微動的樹柱,以及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所構成。 圖/...
《林木林》由25座不時微動的樹柱,以及一片幾近無重量的黑色網布屋頂所構成。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團隊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團隊透過類比的手法,擷取漫步林中的體感記憶與空間經驗。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外,本屆X-site計畫更以北美館館藏作品——郭雪湖《圓山附近》為靈感,推出公眾系列活動《森華計畫》。以畫作為軸心、共學走讀為起點,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從視覺表現、聲音創作和身體感知等藝術視角,拓展《林木林》類比森林的概念。透過《森學-橋的另一邊是木》現地踏查的自然養分、《森寫-借鏡之地》夜光油墨書寫的視覺符號化、《森響-聲林記憶》呈現的聲音抽象重組,以及《森講-我是一棵移動的樹》講座所探討的森林共感之中,重返自身與自然間的多維連結。

團隊透過樹柱創造了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不只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也邀請訪...
團隊透過樹柱創造了一個多向的異質性場域,不只允許風、光、水進入內部空間,也邀請訪客進入這座「森林」漫遊。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感想工作室」團隊合影。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感想工作室」團隊合影。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團隊「感想工作室」簡介

感想工作室成員為鄭皓鍾、邱元甫、張博允、陳思安、黃郁慈,現居於歐洲、日本與臺灣各地,在X-site的創作過程中他們跨時區、跨文化,將建築、設計與藝術跨域結合,從想像抑或自身的感知出發,思考、理解並進一步探求空間/經驗的可能性。

「2024 X-site:林木林」

展期:2024/05/11-2024/07/21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戶外廣場

相關公眾系列活動請洽:http://www.tfam.museum/

最新文章

Photo Credit:Schemata Architects、Photogr...

改造日本對馬島百年老屋!長坂常操刀Hotel Jin設計旅店匯融在地歷史文化

2024/07/25
Sta.渋谷店由ya Inc 設計工作室設計師山本亮介操刀。 攝影/李昀蓁

東京建築女子/山本亮介空間大改造!感受東京涉谷巷弄Sta.餐廳質樸之美

2024/07/23
日本音響外星人公仔Sound Alien〈LEAK〉首次海外POP UP活動第一...

音響外星人公仔Sound Alien〈LEAK〉台灣首展!7/20-7/28重本書店亮相

2024/07/19
《建築師》雜誌社首度舉辦的「臺灣建築25年獎」即將於8月揭曉最終得主。 圖/《建...

2024臺灣建築25年獎首次登場!七件複選作品名單一次看

2024/07/18
圖/MCM LIVING提供

瑞士USM Modular Furniture全新橄欖綠標準色來襲!創造居家極簡自然美感

2024/07/17
M3 Macbook Air開箱6+6大亮點!以M3開展個人超級工作站。phot...

M3 Macbook Air開箱6+6大亮點!以全新晶片開展個人超級工作站

2024/07/17
攝影/阿野太一、楠瀬友将

日本TAMIYA旗艦店新開幕!Torafu Architects操刀四大亮點打造模型迷天堂

2024/07/15
2024臺灣文博會主視覺亮相,毛毛雨設計為「寶島百面」賦予文化新貌。圖|文化部

2024臺灣文博會主視覺亮相!毛毛雨設計為「寶島百面」賦予文化新貌

2024/07/15
王清霜的「豐收」。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70週年/「工藝遶境展〔風起-南投〕」 匯集國寶級工藝大師作品

2024/07/13
玉雕藝術家黃福壽。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70週年/玉石雕琢間注入的生命光芒—玉雕藝術家黃福壽

2024/07/12
整齊有序的玩心之作!HMM太空玻璃罐&永續長柄咖啡勺新品上市。

 圖/HM...

HMM新品亮相!太空玻璃罐、永續長柄咖啡勺以輕盈極簡設計詮釋理想生活

2024/07/11
刺繡工藝師粘碧華。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70週年/用針線刺繡當代故事—刺繡工藝師粘碧華

2024/07/11
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國寶大師-張鳳英。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70週年/用傳統織布實踐Gaya信仰—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國寶張鳳英

2024/07/10
剪黏工藝師陳三火。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70週年/摃出陶瓷器的柔軟—剪黏工藝師陳三火

2024/07/08
竹籐編織工藝師張憲平。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70週年/在經緯間編織著責任—竹籐編織工藝師張憲平

2024/07/07
漆藝大師王清霜。圖/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提供

工藝中心70週年/百歲漆藝人間國寶王清霜藝師:「沒看過的東西我不會畫」

2024/07/06
Light Plus 首度推出「Live Your Style with Mar...

Light Plus攜手非關設計呈獻Marset燈具展!以光感受西班牙設計之美

2024/07/05
PIAGET Essence of Extraleganza頂級珠寶暨腕錶系列1...

PIAGET永恆閃耀150週年/關於貴金屬與工藝的萬千可能 源自瑞士侏羅山仙子坡的深邃細工與歡快

2024/07/0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