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500fu職人體驗坊」夕訪山屋:邱文傑挑戰互利共生、邀約探索新竹動物園

2021-02-06 00:00 劉小川

邱文傑建築師與「500fu」的參加者們,進行有趣的問答,能夠更了解建築師的想法與...
邱文傑建築師與「500fu」的參加者們,進行有趣的問答,能夠更了解建築師的想法與概念。圖/林伯東攝影
由「500輯」主辦的全新系列品牌活動「500fu職人體驗坊」,第一場邀請建築師邱文傑,親自導覽歷時14年,3次改圖才完成的「山屋」,他一步步帶領30餘位「500輯」讀者,探索「山屋」的秘密,他細數設計山屋的各種小細節,企圖透過這座「Taiwan Box」,為台灣建築未來找到新的靈感,也讓參與者從建築中,找到更多有意思的觀點。

最後,邱文傑也坐下來,與讀者來場互動交流,提到「山屋」更多的細節設計,以及58歲的他,成立A X B建築工作室,有著2位合夥人,代表他挑戰更多有趣、共生的設計;他也推薦讀者可以去欣賞「新竹動物園」,感受他口中所說「還動物自由、圈養人類」的新設計空間。以下是QA精彩節錄。

「500輯」主辦系列活動「500fu職人體驗坊」,首場邀請建築師邱文傑,帶領大家...
「500輯」主辦系列活動「500fu職人體驗坊」,首場邀請建築師邱文傑,帶領大家「夕訪山屋」。圖/林伯東攝影

Q:歷經三次改圖的山屋,在過程中,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

邱文傑(以下簡稱邱):在建築設計後,施工過程工班與建築師間,會有許多摩擦,因為只要設計更改一些,很多工程就要重來。所謂變更,通常我們真正蓋房子時,只要結構確定,就不太會變更太多設計,因為工程更改的時間會更常,預算會更多。因此「山屋」的變更,在動工前就已擬定好。像山屋原本設計2、3樓為書店、4樓是講堂,一樓展示空間旁有小廚房,而廚房能有多功能,若要改成簡單咖啡廳也可以。

山屋開始蓋後,真正改的部分是2、3樓,利用玻璃營造出辦公室概念,但最後更改為收藏館,因此不需要太多的陽光,但又考量鐵皮會很熱,後來變更為「鋼板」,因為我們使用實心鋼板,也加了隔熱層跟空氣層在2、3樓,雖然比較厚,也解決隔熱問題。

邱文傑一步步帶領「500輯」的讀者們,一探山屋許多建築特色與挑戰之處。圖/林伯東...
邱文傑一步步帶領「500輯」的讀者們,一探山屋許多建築特色與挑戰之處。圖/林伯東攝影

Q:有發現山屋的鋼板,為什麼有些是長方形,有些特別大?

邱:特別大塊的鋼板後面,就是代表沒有柱子,這也是有趣的地方,鋼板分割就代表結構位置,為了整理結構的美化,也拿掉許多結構鑄字,而這就是在建築結構上的變化。屋頂管線也沒有特別隱藏,盡量跟著樑柱將管線規畫好而已,這也是尊重房子本身的概念。像我買天母的老房子,天花板上有樑,樑上有一個當年施工遺留下「津津蘆筍汁」鐵罐,請建築師曾志偉幫忙天母老房子裝修,刻意留著這鐵罐,讓我的樑變成「鋼構鋼筋水泥」。

山屋天花板設計裸露是非常累,一般會比較講究管線的問題,但若發生地震或漏水,沒有隱藏的管線出問題,都能一目瞭然。從建築的角度來看,拆光光、裸露是一個正視面對的方式,像是面對現實面一樣。

Q:為什麼成立A X B建築工作室?

邱:成立AXB就像是一棵種子,我58歲了,總覺得對自己要有一個交代,藝術創作不是那麼容易,我花了非常多年,也看到更有趣、互利共生、更有挑戰性,對於自己有挑戰,也有著兩個合夥人的幫忙,才能讓我不用進辦公室上班,用LINE就能工作,也能挑戰更多其他有趣的作品。

Q:如果還想看您的作品,您推薦大家看哪一個作品?

「新竹動物園」會讓人感覺蠻舒服得,植物比動物多,更像是植物園,新竹動物園有幾個特色:「動物、植物、新竹的風、生態」,動物園有很多松樹、柏樹,被新竹的九降風吹了80、90年,那些樹跟風的搏鬥,形成很厲害的「姿態」,這是別的地方看不見。新竹動物園的設計是用一種「觀看」的角度去設計,人在上面走、動物在下面活動,形成有趣的感覺。

邱文傑推薦大家,也能去欣賞他另個作品「新竹動物園」。圖/大涵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邱文傑推薦大家,也能去欣賞他另個作品「新竹動物園」。圖/大涵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基隆山城串聯計畫」很快就蓋好了,等疫情結束大家可以去看,基隆其實不大,但這是一個強大、強壯的物件,不知道能帶來什麼樣的衝擊感,也有可能被罵。

另一個「921地震教育園區」,旁邊的紙教堂是以紙管為建材的教堂,也是埔里重要景點之一。ˊ921地震後,以建築專業的眼光來看,震前與震後房子,還是長得一樣,代表台灣人跟建築間的觀念,還需要更多了解。

以政府的經濟角度來說,有歷史、背景還有很多原因,鄉鎮文化就是我的情感,可以變成什麼,那是我的轉換,那是我到目前為止得到的心得,也慢慢會演化,接下來也會有一些作品,讓大家能夠期待。

夕陽下的山屋,有著更不一樣的風景。圖/林伯東攝影
夕陽下的山屋,有著更不一樣的風景。圖/林伯東攝影

最新文章

【週三讀書會】張潔平:直視深淵,重拾面對困境的內在思考

2023/05/05
地球解方全場大合照。圖|地球解方

2023地球解方永續設計行動年會!將完成第一本永續教科書、Go Action展開365天永續行動

2023/04/27
方序中擔任視覺總監,主視覺呼應年會的核心概念。

地球解方 永續設計行動年會4月21日台北松菸登場!

2023/04/17

【週三讀書會】廖鴻基:轉身面向海洋,學習包容的力量

2023/03/23

【週三讀書會】鍾永豐:書局啟蒙了我 帶我回到土地和家鄉

2023/03/17
由上善基金會主辦的中央書局周三讀書會進入第四年,即日起開放報名。圖/中央書局提供...

第四屆中央書局讀書會 七領讀人導讀加體驗 讓書立體化

2023/02/17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五講/「回憶的藝術 層深思苦/吳夢窗、周夢蝶」

2022/10/27
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四講/「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2022/10/20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三講/「沉鬱的藝術 留得枯荷聽雨聲:杜甫、李商隱」

2022/10/1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二講/「去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王維、李白」

2022/10/06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接棒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一講/「痛點與斷點 爆點與定點」

2022/09/29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六講/明喻與暗喻、事物的核心: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

2022/09/22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之所以能在全球暢銷,焦元溥認為原因在於「具有個人化的獨特魅...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五講/小說與作曲的異同-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2/09/15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四講/福斯特《窗外有藍天》

2022/09/08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三講/《包法利夫人》

2022/09/01
焦元溥領讀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大仲馬的經典長篇小說《基督山恩仇記》。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二講/《基督山恩仇記》

2022/08/25
焦元溥表示,音樂並非《多利安・葛雷的畫像》的重點,但王爾德的運用精妙高明,經得起...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一講/《多利安・葛雷的畫像》

2022/08/1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