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讀書會現場紀錄】偵探推理小說的變體—詹宏志讀《守護者注視下》
自三月初起每周三晚上7點至8點半,由中央書局與500輯攜手舉辦的詹宏志「週三讀書會」計畫,中間經過疫情嚴峻延期、最後兩場改為線上舉辦,終於於7月14日晚間迎來最後一場。詹宏志選擇了以馬克貝姆(Marc Behm)於1980年發表的「守護者注視下」(The Eye of the Beholder)為此系列共12場的讀書會劃上句點,希望從第一場1719年的「魯賓遜漂流記」到此相隔300年、共12個不同的年代的作品,為參與者「開啟了12個不同的世界觀,和世界本身。」
詹宏志認為,「守護者注視下」是偵探推理小說的變體,也因此,要說明這個變體,是必先了解偵探這個行業的背景,以及偵探推理小說的崛起和特質,才能解書名The Eye of the Beholder、主角的稱呼The Eye有何意涵,以及這個「沒有名字、在小說的世界裡面也是一個幾乎沒有形體的人。」
真實世界中的私家偵探這一行
詹宏志回溯美國第一個偵探社,也就是成立於1850年的平克頓偵探事務所(Pinkerton Agency)。創辦人Allan Pinkerton原為軍人出身,在美國警察體系還不不完善、司法能量不足的時代,曾受政府或民間企業的委託於從事執法、辦案、保安等各項業務。「虎爸小霸王」電影中鍥而不捨追逐勞勃瑞福和保羅紐曼的執法者,就是平克頓偵探社的幹員,其名聲可見一斑。
而這家偵探社最出名的偵探及案件,就是女偵探Kate Warne,在林肯當選後總統後一路護送林肯避開刺客,從中北的伊利諾州搭火車到紐約、換車至巴爾的摩、最後抵達華盛頓DC就職。林肯事後回憶起來,說偵探社的幹員眼睛從不闔眼、不眠不休,因此後來平克頓就以一隻睜開的眼睛作為商標;在美國,私家偵探也被稱為Private Eye。這也是此小說中主角名字的來由,也因此詹宏志覺得書名和內文將一語雙關的The Eye翻成守護者,「其角色和人生目標也因此明確了,有點可惜。」
「平克頓至今還存在,在台灣還設有分公司,」詹宏志說,隨著時代演進,「他們的業務主要是做資安,上網還可以找到他們在台灣地區的網站。」
虛構世界裡面的私家偵探
私家偵探這個行業崛起之後,詹宏志認為,深刻影響了推理小說的「美國革命」,影響如當今大眾較為熟悉的勞倫斯卜洛克(Lawrence Block)冷硬派偵探。掀起革命的先河為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與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本身曾在平克頓擔任偵探的漢密特,認為傳統推理小說著重於心思細密的智慧遊戲、太不真實;他認為偵探面對的是有血有肉有衝動真實的人,通常是因為憤怒衝動或在某個情境下犯罪,或是以為自己有惡勢力可以瞞天過海,而他筆下的偵探Continental Op.、Samuel Spade也不是神探,只是活在殘酷街上的小人物,因此必須要麻木粗魯甚至犬儒才能生存。「他想創造的偵探,是從腦筋很厲害的人變成一個有為有守的人、從思考機器變成道德堅持。案子之所以難破從來不是因為案子精巧,而是因為辦案過程中有太多勢力的介入被影響而破不了,而不是案子有多麼獨特。」
而後,具有文學背景的錢德勒,承襲了這樣的想法並更加發揚光大,認為人會犯罪是有原因的,這些罪犯有面貌、有理由、內心有恨、有慾望、有情感。「這兩位作家創造了一個新的偵探類型是1930年代以前沒有的,後來被稱為冷硬派偵探。」
沒有案子要破的「守護者注視下」
這是將理解馬克貝姆「守護者注視下」為偵探推理小說變體的前提,除了男主角名為The Eye,書中角色的設定和背景也用了很多偵探推理小說的元素。也有很多人認為因為這部小說並沒有一個明顯的案子讓偵探去破、偵探也沒打算要破案子的誠意,不能算是偵探小說,但詹宏志認為「若沒有推理小說就不會有這個身份和這個世界。」
「守護者注視下」也是馬克貝姆唯一有單獨出版成書的一部小說。這位長期旅居法國的美國作家,以劇本出名,共寫過4部小說,其中較為出名的三部曾由開設推理小說專門書店Murder One的倫敦知名的推理小說編輯Maxim Jakubowski編篡成冊,是他在1980年到2000年間唯一的一本英語著作,其他都一直絕版。「守護者注視下」曾於2005年由好萊塢改編成「迷情追緝令」,「完全是污衊這個小說的爛電影。雖然電影不成功,但也因此,這本小說得以再度出版。」
觀眾席位址上無人知曉的眼睛
故事中The Eye是一個被偵探社冷凍的偵探,因為從事工作不定時、家庭生活破碎,成為最魯的魯蛇。每天無所事事的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妻子離家時留給他的女兒照片,照片中一班15個小女孩中有一位是他女兒Maggie,雖然至今他還不知哪一位才是Maggie,但他看到最後每一個小女孩的面容都滾瓜爛熟。一日,他被指派了一個案子要調查一位大亨之子的神密女友,隨著這個美麗女子,他看到的不是一件犯罪,而是一樁又一樁的案子;跟隨著這名女子,他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到天涯海角各大城市,甚至開始幫這女子隱藏證據、度過各種意外。一開始他或許有一絲可能覺得這女子是他女兒,後來隨時間逐漸延長,這個無人知曉的眼睛,人生也只剩下一個成全犯罪女子的目的。
在這部小說題詞,來自Francis Bacon:「在人類生命的戲劇,觀眾席位址保留給上帝和天使。」如「神偷拉弗士」、「天才雷普利」等小說不穩定的敘事者、不可靠的見證者、不符合道德規範卻又符合人性,因而顛覆傳統。詹宏志說「守護者注視下」是「魯蛇的激情和畸情」,主角因命運擺佈而成魯蛇,既無力改變世界也無力改變命運,但一日,忽然不甘於自己的命運想在生命歷程中做一件偶然落在他手中的事,「就像振翅的蝴蝶,在千萬公里外掀起了一場暴風雨。」
最新文章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詹宏志領讀「間諜小說六講」:第六講/非關冷與諜 勒卡雷《冷戰諜魂》 關於孤獨者的告解
2022/05/19【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詹宏志領讀「間諜小說六講」:第五講/《哈瓦那特派員》
2022/05/12【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詹宏志領讀「間諜小說六講」:第四講/《俄羅斯情書》
2022/05/05【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詹宏志領讀「間諜小說六講」:第三講/《雙面狄米崔》
2022/04/28【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詹宏志領讀「間諜小說六講」:第二講/《阿興登》
2022/04/21RA100 地球解方!一場「全民共同參與的永續行動」即將展開!
2022/04/18【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詹宏志領讀「間諜小說六講」:第一講/間諜的田園與現實
2022/04/14第一屆「挖貝提案者大賽」報名倒數中:鼓勵原創與社會倡議專案,目標助40組團隊圓夢
2022/03/09【500談】NFT是騙局,還是未來商機?吳柏蒼╳李君慈╳彭冠傑:作品有價,喜歡再買
2022/02/17【500談講座報名】吳柏蒼X彭冠傑X李君慈──NFT 是騙局?還是未來商機?
2022/02/10精準計算環境足跡負起社會責任:香奈兒1號紅色山茶花活能系列 連山茶花種子外殼都能運用
2022/01/10歡慶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首屆「文協獎章」頒布 詹宏志、張淑芬分獲人文、文創組肯定
2021/11/11易智言、黃河讀《天才的思考:高畑勳與宮崎駿》,對談吉卜力動畫三巨頭創作歷程
2021/08/14【週三讀書會】 培養閱讀風氣 詹宏志:要天長地久 沒完沒了
2021/08/13青年到偏鄉貢獻,為在地創生──聯合報數位版推出《質青洄游》專題,串連「優人物」系列專訪
2021/07/29【週三讀書會現場紀錄】偵探推理小說的變體—詹宏志讀《守護者注視下》
2021/07/15【中央書局・防疫線上說書】Be Water像水一樣的哲學——李明璁談《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
2021/07/13【中央書局・防疫線上說書】藏在中國巨大變化中的不變——富察延賀談《江城》
2021/07/1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