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 16:28 沈佩臻

​​​​​​​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於11月2日,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為77週以來5位跨領域名家組成的讀書會劃下完美句點。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77週以來5位跨領域名家組成的讀書會劃下...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77週以來5位跨領域名家組成的讀書會劃下完美句點。圖/中央書局 提供
11月2日晚間舉辦「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圖/500輯提供
11月2日晚間舉辦「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圖/500輯提供

這六講系列中,楊澤跨年代、跨性格縱橫交錯談論一位位抒情詩詞過來人,遍及陶淵明、王維、李後主、李白、杜甫、李賀、杜牧、李商隱、晏小山、吳夢、周夢蝶等,以及第六講提及的台灣現代詩人商禽、瘂弦,並將他們分為三種過來人,包括智者型(陶淵明、王維)保有智珠在握、明視距離的,情人型(李後主、晏小山、吳夢窗)是九死無悔、自我獻祭的個性,而浪人型(李白、杜甫)則忠於大地、擁抱命運,亦可分為豪放派、婉約派、劍俠派、蛇妖派等不同風格。

今晚2個小時之間,楊澤經常提起唐代詩人陳子昂詩作《登幽州台歌》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談論屬於過來人的老生抒情,以及背後超脫宇宙、與萬物合一的恢弘時間感;並再次提到「抒情詩」是一人一境一舞台的藝術;而「過來人」,是從生理時間跨入心理時間,不止於生老病死,更深入內心咀嚼悲歡離合,楊澤認為,最有典範與影響力的過來人是陶淵明,而世上最終極的過來人則是佛陀,因為認為一切終將過去。

楊澤認為,當你成為抒情詩人,必當技進於藝、藝進於道、知言知音知命,發現並解決人生問題,將寫詩當作生命寄託,達成自我超脫。在此途中,過來人的生命與抒情作品棲長於兩階段,一是創作經驗的成熟累積,步入人生之秋、藝術之秋,帶有滄桑老陳感受,尤常見於長詩作品,例如:吳文英《鶯啼序》、杜甫《秋興八首》、周夢蝶《於桂林街購得大衣一領重五公斤》與《除夜衡陽路雨中候車久不至》等;二是歲月壓力而來的天鵝之歌,風格蒼勁、老而彌堅,多短詩為主,像是李白《早發白帝城》、杜甫《江漢》、李商隱《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

詩人楊澤引領觀眾從古典詩詞到現代詩的變化,本講談及苦吟派戰後詩人商禽〈逃亡的天空〉、洛夫〈石室的死亡〉,以及充滿戲劇性場景的〈長頸鹿〉、〈鴿子〉、〈火雞〉、〈涉禽〉、〈逢單日的夜歌〉與〈天河的斜度〉等,邏輯跳躍的詩像探照燈,為經歷戰爭與走在戰後人生的詩人指出一條遁逃的路,彷彿埋有曲式的字句召喚靈魂,與群體命運交織在一起。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圖/中央書局 提供

本次亦朗讀商禽著名詩組〈五官素描〉,楊澤笑說:「這是很高級的打油詩,很不打油詩的打油詩!」商禽的詩讀來經常有些不得其門而入,但是這些「不可解」感受,就像是迂迴苦吟,以超現實現代詩描寫最真實的內心酸楚,而讀者透過感受力,進一步感應、觀照以共鳴共振,若只停留於「悲歌可以當泣」階段則有點可惜。

讀完商禽,談自許「詩人是搜集不幸的人」的瘂弦。楊澤一路讀〈上校〉、〈坤伶〉、〈苦苓林的一夜〉、〈給橋〉、〈修女〉、〈乞丐〉、〈紅玉米〉、〈鹽〉、〈唇——紀念Y.H.〉,並特別帶來兼具詠嘆調及宣敘調風的現代永懷詩三首,包括〈下午〉、〈一般之歌〉與〈如歌的行板〉,瘂弦看穿世俗繁華,認為人生就是一條河,正如其所寫:「​​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講堂最後,楊澤讀起瘂弦那屬於海妖派的絕唱之作〈巴黎〉、〈深淵〉,並總結對於抒情詩的看法:「抒情詩不是長篇小說、悲劇史詩,它是一項小技藝,卻可以容納大宇宙,超凡入聖。讀抒情詩,要挖掘內心深處的地方,感應、觀照產生共鳴和對話,掌握後再讀詩,會達到另一種新高度。而抒情詩也提供人們一個立足點,它不像佛陀、禪宗的那種寧靜、柔軟的菩提心與智慧,詩或許仍和世俗攪和在一起,但裡頭有一處墊起來的高度,可以看見人類的命運,當人卡在過去過不去的坎,會有另一隻眼睛看見自己。」

他接著說:「詩歌不二,永遠記得要去朗讀它,抓住那個聲音,解讀裡面的境界。」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圖/中央書局 提供

最新文章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圖/彭柏璋攝影

【週三讀書會】廖鴻基:轉身面向海洋,學習包容的力量

2023/03/23
鍾永豐受邀擔任2023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的首名講者。攝影/沈昱嘉

【週三讀書會】鍾永豐:書局啟蒙了我 帶我回到土地和家鄉

2023/03/17
由上善基金會主辦的中央書局周三讀書會進入第四年,即日起開放報名。圖/中央書局提供...

第四屆中央書局讀書會 七領讀人導讀加體驗 讓書立體化

2023/02/17
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最終第六講/「如歌的行板—瘂弦、商禽」

2022/11/0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五講/「回憶的藝術 層深思苦/吳夢窗、周夢蝶」

2022/10/27
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四講/「人生如戲 戲如夢/古詩十九首、晏小山」

2022/10/20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三講/「沉鬱的藝術 留得枯荷聽雨聲:杜甫、李商隱」

2022/10/13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二講/「去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王維、李白」

2022/10/06
500輯與中央書局合辦的「週三讀書會」,由台灣詩人楊澤接棒主講「過來人的詩:時間...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楊澤領讀「過來人的詩:時間的藝術」系列:第一講/「痛點與斷點 爆點與定點」

2022/09/29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六講/明喻與暗喻、事物的核心:村上春樹《第一人稱單數》

2022/09/22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之所以能在全球暢銷,焦元溥認為原因在於「具有個人化的獨特魅...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五講/小說與作曲的異同-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2022/09/15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四講/福斯特《窗外有藍天》

2022/09/08
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焦元溥先生,以「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三講/《包法利夫人》

2022/09/01
焦元溥領讀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文豪大仲馬的經典長篇小說《基督山恩仇記》。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二講/《基督山恩仇記》

2022/08/25
焦元溥表示,音樂並非《多利安・葛雷的畫像》的重點,但王爾德的運用精妙高明,經得起...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焦元溥領讀「樂讀文學:如何用音樂讀小說?」系列:第一講/《多利安・葛雷的畫像》

2022/08/18
1978年出版的《譫狂紐約》是作者也是建築大師Rem Koolhaas最重要的一...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六講/Rem Koolhaas《譫狂紐約》

2022/08/11
第五講主題為《小王子》作者安東尼聖艾修伯里的著作《風沙星辰》。圖/中央書局提供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五講/安東尼聖艾修伯里《風沙星辰》

2022/08/04
第四講主題為卡爾阿根廷作家、詩人、翻譯家波赫士的《波赫士全集/波赫士詩文集》。圖...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曾成德領讀「當文學遇見建築」系列:第四講/波赫士的《波赫士全集/波赫士詩文集》

2022/07/2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