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500Young】「文壇自然系」徐振輔:挑戰傳統,用人文眼光重新定義自然

2022-07-29 09:00 陳昭妤

炙熱午後跟著徐振輔走在植物園裡,眾人挨著樹蔭走,徐振輔卻是一見到蝴蝶或天頂飛過的...
炙熱午後跟著徐振輔走在植物園裡,眾人挨著樹蔭走,徐振輔卻是一見到蝴蝶或天頂飛過的三色鳥,就會像個孩子跳出陰影,奔入陽光之下。 圖/王聰賢攝影

本文選自《500輯》Issue 62「青年起義,新銳來襲」

《500輯》在一個青年世代散發飽滿能量的時局下創刊,兩年多來,我們探索不同領域、推動多樣企畫。在每回行動之中,深感這群年輕人開闢新局的創造力,一個點燃青年世代創意火光的嶄新獎項「500Young」於焉而生。

傳統媒體的靈巧轉身形塑了500輯,青年的潛力才華造就了500Young,這不只是一次單向授獎,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大眾感知,他們具備賦予社會全新面貌的爆發力與執行度。也期待透過領路人的推薦設定,精準描繪世代之間的相輔相成。

現年27歲的徐振輔,2020年就以首部長篇小說《馴羊記》拿下台北文學獎年金類首獎,他將自己在西藏追尋雪豹、探問迷惘,同時耙掘這塊土地裡的人文、歷史、環境等過程,以富含詩意又野性充滿的文字帶出,亦勾勒出與過往台灣自然文學截然不同的樣貌。比起文學性,他更在意自己放入那所謂「看待自然的全新觀點」是否造成影響,「所謂自然指的是無人染指過的自然?還是也該好好端視在那之中的人為痕跡?所謂自然和非自然的定義又是什麼?」

一字一句,堆疊出的不是打高空的浪漫情懷,而是更入世的自然與人文關懷,徐振輔從田野調查到坐定桌前創作,為自然文學劃出一道全新的疆界與可能,也重新定義了「看待自然的方式」。

或也就是貫穿在字裡行間的這股精神,讓他獲選為首屆500Young「文壇自然系」代表。儘管在聽聞獲獎時,真性情的他直覺回應:「非常錯愕!」但他也期待透過自己的嘗試,能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寫作者,以新的觀點挑戰舊有思維,甚至是自己提出過的思維,「我覺得這是台灣在自然文學甚至生態研究這一塊,非常需要的改變。」

熱愛昆蟲的男孩

炙熱午後跟著徐振輔走在植物園裡,眾人挨著樹蔭走,徐振輔卻是一見到蝴蝶或天頂飛過的三色鳥,就會像個孩子跳出陰影,奔入陽光之下。湊近他身邊,還沒開口問,眼前昆蟲的完整資訊已從他嘴邊吐出。小二開始閱讀的昆蟲圖鑑,是徐振輔愛上自然的起點,他還記得跟著爸媽到郊外遊玩時,第一次看到圖鑑裡的昆蟲活生生在眼前爬行,「真的是很感動的瞬間。」

現年27歲的徐振輔,2020年就以首部長篇小說《馴羊記》拿下台北文學獎年金類首獎...
現年27歲的徐振輔,2020年就以首部長篇小說《馴羊記》拿下台北文學獎年金類首獎,他將自己在西藏追尋雪豹、探問迷惘,同時耙掘這塊土地裡的人文、歷史、環境等過程,以富含詩意又野性充滿的文字帶出,亦勾勒出與過往台灣自然文學截然不同的樣貌。 圖/王聰賢攝影

國中時就立志大學要念昆蟲系的他,倒也真的在台大實現了這個夢想。但隨著對社會和文化議題的關注,徐振輔的心裡起了變化,就在大三修了台大地理系副教授洪廣冀的課後,「我突然有股被啟發的感動,決定放棄本來想申請的森林所,改成申請地理研究所。」

他回憶當時最觸動的自己的,是聽到洪廣冀以人文地理的角度去探究自然生態,這是徐振輔沒想過的思考方向。「因為我大學也開始寫作了嘛,就發現我一直搞昆蟲分類,對於寫作好像沒那麼有幫助,感覺我跟世界是脫節且沒辦法對話的。」身為哈佛研究所科學史博士的洪廣冀,用新的方式談演化論和西方博物學等,「他展現了人文社會學者另一種看待科學知識的視角,為長期受自然科學訓練的我帶來巨大啟示。」

這樣的啟蒙,讓彼時正在創作文學的徐振輔,有了全新領悟,也因此,他選擇了洪廣冀作為影響自己最深的領路人。

我們這些當代寫作者有一個非常迫切的任務,就是當「自然」概念已經不能被當成價值標準的時候,要用什麼樣的理由或方式,來找到或創造我們理想的未來。

— 徐振輔

打破傳統自然文學

不同於《馴羊記》著重記錄自己剛從學院出來,如何用學到的知識和真實世界互動的過程,徐振輔想著下一本書將要以更直面且非虛構的方式,說出對自然的想法和論述。與寫作並行的,是正在進行的螢火蟲研究,同時也是徐振輔的碩論主題,他想挑戰「螢火蟲等於自然」的神話,探討以「回歸自然」為預設的復育行動,有多少人與非人的因素糾纏其中;在當代環保議題中,所謂「無人染指的純粹自然」是否還能提供任何穩固的價值?

這近乎哲學性的思考,歸根究底仍是為了幫現實問題找出解方。「一個負責任的寫作者或是研究者,其實都還是要想:我做這些研究、我想這些東西,對於我關心的現實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

面對外界定義他為「自然文學作家」,徐振輔則笑說:「其實不管什麼頭銜對我來說都沒差,我更在意的是傳統上對自然文學的想像是不是有被打破,這領域的浪漫框架太多了,我們得試著去挑戰既有觀念,或許以後我也會被挑戰,那也很好,我是滿期待有更多其他領域的人加入到自然寫作這一塊,讓更多新的觀點出現。」

徐振輔從田野調查到坐定桌前創作,為自然文學劃出一道全新的疆界與可能,也重新定義了...
徐振輔從田野調查到坐定桌前創作,為自然文學劃出一道全新的疆界與可能,也重新定義了「看待自然的方式」。 圖/王聰賢攝影

最新文章

第一屆500Young得獎者獎座。 圖/吳致碩攝影

500Young獎座設計/一份被水晶封存的時代名單

2022/08/01
(左起)平面設計師楊士慶、獨立策展人馮馨、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吳君薇、永豐銀行數...

500Young青年論壇/吳君薇╳馮馨╳楊士慶: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新銳文化工作者經驗談

2022/07/31
今日500Young接力於南港瓶蓋工廠舉辦以「五感的設計思考」為主題的講座,席間...

500Young青年論壇/台灣愛丁頓行銷總監劉姿瓘 五感設計思考「分享」成王道

2022/07/30
500Young青年論壇邀請永豐銀行數位金融處副總經理黃品睿,暢談暢談金融工具、...

500Young青年論壇/永豐銀行數金處副總黃品睿:現實已經很複雜,但金融可以很簡單

2022/07/30
500Young邀請到台灣愛丁頓行銷總監劉姿瓘(右二)、鳳嬌催化室總監李依耘(右...

500Young青年論壇/李依耘以五感體驗當下 謝欣曄融合地方風土

2022/07/30
左起徐振輔、阮鳳儀、徐瑞謙。圖/500輯攝影團隊

500Young青年論壇/電影導演阮鳳儀╳作家徐振輔╳藝術家徐瑞謙「關於創作路上的疑惑與解惑」

2022/07/30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劉維公擔任本次「地方新詮釋」獎項頒獎人。

500Young/劉維公:讓500Young成為台灣獎項先鋒

2022/07/29
「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吳君薇獲得本屆500Young「地方新詮釋」獎。圖/50...

500Young/吳君薇:讓《貢丸湯》持續成為研發引擎

2022/07/29
新一代獨立策展人馮馨,獲得本屆500Young多元策展力獎。 圖/500輯攝影團...

500Young/「多元策展力獎」得主馮馨:展覽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背後仰賴一群專業工作者

2022/07/29
林貓王上演DJ秀。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Young/林貓王DJ秀壓軸登場 開心睹「生人」黃宣

2022/07/29
第一屆500Young「藝術挑戰家」領路人得主賴志盛。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Young/「藝術挑戰家」徐瑞謙:透過創作傳遞訊息

2022/07/29
江振誠表示,500Young透過領路人與得獎人將所有人串連,這樣的巧思正是獎項的...

500Young/江振誠讚獎項串連世代 推動產業更加前進

2022/07/29
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擔任「設計」領域獎頒獎人。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Young/「設計」獎頒獎人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500Young」讓我們看到台灣未來的趨勢跟希望

2022/07/29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圖右)頒發500Young「藝術挑戰家」獎給雕塑創作藝...

500Young/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藝術挑戰是強烈的反叛者

2022/07/29
永豐金控品牌副總湯曼琪。 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Young/永豐金湯曼琪:紙並非只能背負非永續的原罪

2022/07/29
餐飲類別「調酒再定義」得主廖乙哲(右)與「領路人」獎得主本事製作空間設計師謝欣曄...

500Young/Moonrock廖乙哲 感念餐飲前輩助邁向成功路

2022/07/29
首屆500Young「設計」領域獎頒獎人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得主楊士慶、領...

500Young/「設計」領域獎領路人聶永真:希望楊士慶在設計的路上,不斷燦爛地燃燒下去

2022/07/29
獲選為「文壇自然系」領路人的台大地理系副教授洪廣冀(左),期待徐振輔能像現在一樣...

500Young/「文壇自然系」徐振輔:用文學展開新對話

2022/07/29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