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第三屆500碗評審/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最理想的小吃,就存在於你最熟悉的鄰里之間

2025/07/19 文/高婉珮

第三屆500盤評審:葉怡蘭。圖/葉怡蘭、500輯提供
第三屆500盤評審:葉怡蘭。圖/葉怡蘭、500輯提供

小吃就是我跟家人的日常,我可以說是小吃養大的孩子,對小吃的依賴很深。

— 葉怡蘭

Q:請描述個人成長歷程與小吃之間的趣味故事?

A:我從小生活在台南,小吃就是我跟家人的日常,我可以說是小吃養大的孩子,對小吃的依賴很深。也正因為如此,我發現我現在尋找小吃的心情,歷經過一些轉變。轉變原因來自我的兩種身份的拉鋸,一種身份是被小吃滋養的、忠誠的「小吃生活者」,另一種身份是「飲食研究者」。

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如果是我小時候吃小吃的話,就是所謂的「我家巷口」概念,也就是跟熟悉的鄰里小吃之間,會有深切的依賴。比方說要吃鱔魚麵,那一定就是那一家,吃豬心就是固定的那一家…那種固著跟連結是非常深的;你會認那個味道,然後別家都吃不習慣;甚至熟悉的鄰里小吃,就是會把比較好的那一塊肉,特意保留給你。甚至這就是為什麼會產生「我家巷口」的笑談,就是「我家巷口」才是最好吃的,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比不上。

可是到後來我長大以後,自1996年起我漸漸成為飲食的寫作者跟研究者,「獵新」變成寫作取材上的重點之一,我必須一直去尋求新的店,甚至要將不同的店家逐一比較。這讓我走出台南市東區的生活圈,逐漸開始走遠、開始到越來越多的地方去探訪。所以有時候就會跟家人之間,產生一些奇妙的對話。好比說要吃牛肉湯,家人會說,那我們就去那一家;但我會說:「等等,這次我想吃不一樣的。」一開始這讓家人十分不解,他們很難理解說為什麼要跑那麼遠?幹嘛要去冒這個險?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我自己好像漸漸地想要回歸到忠誠的「小吃生活者」那一邊,開始益發眷戀鄰里小吃跟生活之間的連結,覺得現在好像也不需要那麼「獵新」,畢竟我已經努力了快三十年了。當然,如果我在旅行或者去其他地方的時候,我還是不斷地在尋覓新的小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真的比較想要回歸到一個比較踏實的習慣裡面去。

Q:請問您對小吃的認知、理解,比如小吃的定義?

A:關於小吃的定義,我想這應該是你們在辦「500碗」的時候很頭疼的事情。不瞞你說,每一年我在選的時候,我也面臨這個定義的困難。我知道這件事情真的很難定義,不過我對小吃其實是有一個我自己的認知跟理解的。

「小吃」這個詞是近代才出現的,過去台南稱之為「點心」,它其實是讓你「吃巧」,不是「吃飽」。可是我後來其實很喜歡「小吃」這個近代發展出來的詞彙,「小」字包含份量上的少、形式的簡單、動作的快速輕捷、親切隨興的氣氛…等;但最重要的是,它必須要有人間煙火感。也就是說它跟地方的連結是深厚的、形式是簡單的、空間是開放的,甚至不一定有門有牆的;我是用這樣子的方式去定義它。

我始終覺得,小吃最優美的核心精神,就是「新鮮直取食材、點到為止烹調」。

— 葉怡蘭

Q:請問您此次評選的標準?美味的定義?

A:我在「500碗」的評選標準上,一直以來都還滿明確的。首先必須是「一吃難忘」的,讓我在吃的時候能夠從中感受的非常強烈的美味衝擊感,這是最基本的標準。

能夠讓我久久難忘、當下產生美味衝擊感,其實有一些基本的原則。首先它要能夠表現出食材的存在感,尤其在「500碗」,這件事情格外重要。因為好的小吃必須跟地方與土地有所連結;我始終覺得,小吃最優美的一個核心精神,就是「新鮮直取食材、點到為止烹調」,首先要能夠充分表現出與土地連結的飽滿存在感。此外還有做工、火候、調味,是不是都精彩出色。

在評選的時候,我也會在意在同類型的小吃裡面,它是不是特別出類拔萃、有它的特色性。我會把所有我吃過的同類型小吃,放到檯面上去比較,然後選出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優秀的。

此外,基於「飲食指南」的必要,我很希望能夠盡量去關照到各地、各種不同的、具代表性的台灣的小吃。這樣的使命感,在第一屆「500碗」特別強烈;現在來到第三屆,我有慢慢地放鬆一點,因為有代表性台灣小吃類別其實大多已經涵蓋。

現在的評選主軸越來越關注那些由第二代、第三代經營的店。因為我真的覺得,台灣小吃的傳承非常非常重要。

— 葉怡蘭

Q:請問您在尋訪小吃時,有沒有特殊的用餐體驗或感人故事?

A:我今年終於把「什錦麵」選進來了,這也是我三年以來,第一次選了台北的小吃。前兩屆我一直想選「什錦麵」,但是因為種種考量一直沒有選進來。首先沒有選台北的原因是基於對「500碗」的體貼啦,希望我至少盡一點綿薄之力,去平衡一下城鄉跟南北的差距。但到了第三年我也會覺得,我不就是住在台北嗎?一直沒有選台北的小吃似乎也說不過去,所以我今年第一次把台北小吃選進來。

再者,「什錦麵」這個類別也讓我猶豫。我常常覺得,真正動人的小吃,生意不能好到大爆炸,因為小吃其實是一種勞力密集、利潤又低的行業,生意若是好到大排長龍,老闆很有可能會累垮,太累也會影響品質以及年輕世代接班的意願,不是一個能夠讓小吃永久存續的方式。動人的小吃其實很仰賴老闆的經驗,每天以細膩而難以言說的微調方式,去保持每一天的最佳狀態,不是連鎖化、SOP能複製的。

「什錦麵」尤其是如此。因為它一定要現煮,一次最多兩、三碗一起炒,超過這個範疇就會走味。當一家「什錦麵」從鄰里店變成觀光店的時候,為了應付人潮,有的就會先全部都煮好,最後再來加湯,把湯跟麵分開,然後那個味道就不對了。最好的「什錦麵」,就在鄰里裡的小店,生意熱絡之餘,老闆仍有餘裕一碗、一碗現做。

所以我這次選了我家附近的「什錦麵」,但是也請大家千萬不要專程來朝聖。最好的「什錦麵」,就在你家附近,因為這樣才會跟你有著緊密的連結,而你也最了解它的狀態;我覺得這樣是最理想的。

現在的評選主軸越來越關注那些由第二代、第三代經營的店。因為我真的覺得,台灣小吃的傳承非常非常重要。

— 葉怡蘭

Q:今年評選的標準與主軸跟去年有沒有不同?差異為何?

A:今年我第一次把台北的小吃選進來,所以「10碗」榜單上所謂「我家巷口」的店,真的越來越多了。我真的是冒著會毀掉我們家附近鍾愛小吃店的風險在選,尤其台南的家人對於我「把鄰里店變成觀光店」這件事情,已經不滿幾十年了;從1996年開始寫作起,這種情況一直發生。尤其我是台灣比較早把寫作關注點放在本土滋味上的作者,早年真的引起很大關注,一不小心就把鄰里店變成觀光店;當然現在「百花齊放」,情況好多了,我自己也就比較沒有那麼多顧忌。

此外,我現在的評選主軸,也慢慢越來越關注那些由第二代、第三代經營的店。因為我真的覺得,台灣小吃的傳承非常、非常重要。我現在沒有以前那麼悲觀啦,因為我確實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願意承接,讓我覺得我還是應該要去支持他們,哪怕我實在不是很想「出賣」我們家附近的愛店啊。

● 葉怡蘭的精選10碗小吃:

1.台南市東區/廟口二代 清燉牛肉麵:清燉牛肉麵

廟口二代 清燉牛肉麵:清燉牛肉麵。圖/葉怡蘭提供
廟口二代 清燉牛肉麵:清燉牛肉麵。圖/葉怡蘭提供

長年來每回台南,老店愛店之外,也常踏足年輕世代經營的食店,只因深知是一城一地食飲未來之所繫,遂從傳承二代、三代店或新入列店家,聽聞口碑、看著似覺合心便留記,趁返鄉之際重點走訪。此為昔年常光顧、但後來易主的府連路「廟口」第二代(還有另一分支在中西區),因從家中步行僅數分鐘距離,開張至今已成家人日常食所。招牌清燉牛肉麵吃來較之昔往印象似多幾分濃郁,然湯甘醇肉柔腴,確有前代之風。同時驚喜還有之前沒有的麻辣鴨血豆腐,麻與辣俱是台南路數之溫文,卻是軟潤辛香、有滋有味。

2.台南市北區/手工麵專門店:原味乾麵

手工麵專門店:原味乾麵。圖/葉怡蘭提供
手工麵專門店:原味乾麵。圖/葉怡蘭提供

素愛的台南乾麵又添一新歡。台南公園旁,沒有店名、大大店招只標了「手工麵專門店」(又一台南「無名」小吃店?)獨特之處是自家手工製麵,在台南一眾「外省麵」中可說自成一格。果然,略寬扁麵條之咬勁口感皆出色;同得我心還有調味,不管是「原味乾麵或湯麵,一致單單純純就是油與醬或高湯的陽春之合,素樸簡致,卻更襯出手工麵之質與香,味與韻皆悠長。滷味與水餃也好,特別後者,皮薄餡雅,和我素愛的婆家水餃有些像,更覺親切愜懷。

3.台南市新化區/目鏡蝦仁飯:招牌蝦仁飯

目鏡蝦仁飯:招牌蝦仁飯。圖/葉怡蘭提供
目鏡蝦仁飯:招牌蝦仁飯。圖/葉怡蘭提供

新化頗有口碑的蝦仁飯。與城區各名店路數不同,蝦仁碩大彈勁——看了店家臉書說是紅蝦而非傳統火燒蝦,米飯本身也較乾爽,粒粒飽滿,口感好且味道濃足。其餘菜色也不俗,尤愛花枝餛飩湯和煎鴨蛋,前者鮮美襲人、後者則旺火煎得外焦酥內潤流,留下深刻印象。

4.台中市中區/富貴亭飲食店:當歸鴨肉麵線

富貴亭飲食店:當歸鴨肉麵線。圖/葉怡蘭提供
富貴亭飲食店:當歸鴨肉麵線。圖/葉怡蘭提供

台中當歸鴨老店。感謝在地推薦,從小在台南就甚愛此味的我一聽垂涎,趁去年十一月中央書局週三讀書會講座之便前來試試。果然無負口碑。鴨肉滑嫩,湯頭則是傑出藥膳應有之溫醇回甘中流露沉著雋永幽香;另點的鹽水鵝肉軟柔芳美,香菇腦湯綿潤鮮郁,道道難忘。

5.台北市中山區|德記麻油雞麵線:什錦煮麵

德記麻油雞麵線:什錦煮麵。圖/葉怡蘭提供
德記麻油雞麵線:什錦煮麵。圖/葉怡蘭提供

各式台灣麵食裡,什錦麵也是讓我格外留戀的一類。看似尋常,卻從選材到高湯到火候炒工鑊氣,每一環節都是功夫手路;且最難是只能一碗、兩碗炒煮,無法大量烹製,遂而雖光芒遠不若牛肉麵、乾麵,卻是我心目中台灣常民手藝代表。而一如我的多年心得,真正勾動人心的什錦麵往往非出自人氣名店,反是藏於鄰里巷弄內、平平常常的小館小攤,最是舒心合味。而此家便是台北家附近一月至少一次光顧的熟悉店家,長年來品質穩定,湯頭醇郁、麵條彈潤、配料火候得宜,口感滋味鑊氣俱足,百吃不厭。

6.台北市大安區/史大華精緻麵食(和平店):紅燒半筋半肉麵

史大華精緻麵食(和平店):紅燒半筋半肉麵。圖/葉怡蘭提供
史大華精緻麵食(和平店):紅燒半筋半肉麵。圖/葉怡蘭提供

多年前因地緣關係頗依賴的店家,幾乎每隔幾週便有一訪,後來搬了地方,便少再相見。近期剛好人在附近開會,發現和平店就在幾步之遙,便興致勃勃前來回味。豆皮、泡菜、半筋半肉麵與風雞絲乾麵…點完上桌後一見莞爾,幾乎就是往日固定菜單,可喜一一皆是舊時味,尤其素愛的牛肉麵,是有別於一般紅燒牛肉麵的濃厚路數的溫潤婉郁之風,銀絲般細麵更增細緻感,安心舒坦一餐。

7.新北市汐止區/車頭鹹粥:鹹粥

車頭鹹粥:鹹粥。圖/葉怡蘭提供
車頭鹹粥:鹹粥。圖/葉怡蘭提供

從小在台南常慣食鹹粥早餐,虱目魚粥、土魠魚粥都頗愛,定居北部後發現,想是食材供應緣故,北部多為肉粥,海與陸各有滋味。此家因花季賞花緣故人到汐止因而順道緣會。鹹粥頗合味,比過往所嚐肉粥來得更滑稠清爽,尤其以白蘿蔔入粥、更添溫潤甘芳。小菜也好,特別打成結卷的雞腸與少見的雞腱頭,香郁柔彈,好吃。

8.宜蘭縣頭城鎮/吉祥鮮肉小籠包(頭城店):小籠包

吉祥鮮肉小籠包(頭城店):小籠包。圖/葉怡蘭提供
吉祥鮮肉小籠包(頭城店):小籠包。圖/葉怡蘭提供

純粹偶然之遇——店前路過,形貌氣味覺著不凡,當下留了心,辦完事後特意繞回來試試。小籠包一律現點現包現蒸,遂即使排進店內入座了也還得耐心靜候出爐。然一點不負等待,風格形態與早年曾經嚐過、這一帶聞名的正常小籠包一致,但風味口感似是更勝昔時記憶:外皮薄柔、內餡滑潤且鮮湯滿滿,一咬下甜汁汨汨溢流,最銷魂是那襲人的蔥香蔥濃蔥腴蔥甘,讓人由衷喟嘆,果然此刻身在宜蘭!

9.台東縣長濱鄉/蟲子麵店:肉絲麵

蟲子麵店:肉絲麵。圖/葉怡蘭提供
蟲子麵店:肉絲麵。圖/葉怡蘭提供

長濱著名海鮮店「邱爸爸海味」二代開的麵店。無負家承,形式與菜單樸素,卻吃得出功力和用心。特別喜歡肉絲麵,形式乍看頗似台式什錦煮麵,卻從素材到風味組合以至鑊氣都獨樹一格、鮮明飽滿,不同一般。

10.花蓮縣玉里鎮/橋頭臭豆腐:臭豆腐

橋頭臭豆腐:臭豆腐。圖/葉怡蘭提供
橋頭臭豆腐:臭豆腐。圖/葉怡蘭提供

越來越覺得,從街頭到夜市,臭豆腐的光芒似乎一點不輸其他經典台灣小吃,全台各地都有人氣代表。而玉里的橋頭臭豆腐則無疑是此中分外聞名遐邇的一家,卻是遲遲未有機會登門,沒料到去年一年內竟接連在花蓮本店與大直店嚐到。氣味聞著雖張揚,入口卻不覺強烈,豆香酵味雋永,外酥脆內香爽,果然美味。

點此看【第三屆500碗】完整得獎名單

三連霸得主 超強實力店家大公開

500碗2025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bowlsaward

● 500碗2025全台入選小吃Google地圖: https://reurl.cc/gYW9l7

第三屆500碗 THE 500 BOWLS AWARD 2025

主辦單位:500輯

首席贊助:永豐金控、永豐銀行

指定用酒:塔木嶺橡木桶玩家

贊助單位:Pubble氣泡飲、丸莊醬油、法大炸雞

※ 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第三屆500碗

【第三屆500碗2025】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THE 500 BOWLS AWARD 2025

【第三屆500碗2025】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THE 500 BOWLS AWARD 2025

2025/07/19
【第三屆500碗2025】三連霸得主名單 超強實力店家大公開

【第三屆500碗2025】三連霸得主名單 超強實力店家大公開

2025/07/19
豪華評審陣容、聚焦全台小吃 第三屆「500碗」名單7月19日正式揭曉

豪華評審陣容、聚焦全台小吃 第三屆「500碗」名單7月19日正式揭曉

2025/06/24

最新文章

香滿園:魯肉飯。圖/Nobu Lee提供

500碗2025/滷肉飯、肉圓達人現身!名廚激推的「10碗滷肉飯」

2025/07/19
丸莊醬油於活動現場提供超值優惠價。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碗2025/500碗的美味靈魂 市集玩套圈免費送「丸莊醬油」

2025/07/19
永豐銀行曹為實董事長。圖/500碗攝影團隊提供

永豐首席贊助500碗2025 可刷卡、行動支付「享」刷卡金有感回饋

2025/07/19
晶華酒店晶華軒廚藝總監鄔海明從小吃學到在台灣的第一課。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碗2025/晶華軒廚藝總監鄔海明:小吃是台灣味不可或缺的一環

2025/07/19
國際名廚江振誠支持500系列活動,每年提出精心挑選的10道料理名單。圖/500輯...

500碗2025/國際名廚江振誠:小吃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環 名單與大眾分享

2025/07/19
「夏嶺初雪」與珍煮丹合作,由珍煮丹提供近期人氣話題茶飲「西瓜烏龍」為基底,再調入...

500碗2025/塔木嶺與珍煮丹合作「夏嶺初雪」 一甜一酸調飲注入微醺

2025/07/19
飲食旅遊生活作家葉怡蘭始終能被小吃打動。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碗2025/飲食生活作家葉怡蘭:困惑的時候 小吃給你答案

2025/07/19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建議,可以帶點學習心情吃小吃。圖/500輯攝影團隊提供

500碗2025/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 :小吃不簡單 讓你吃了後感動

2025/07/19
PUBBLE氣泡茶的活動限定特調「氣泡梅子烏龍」,都使用無糖氣泡清香烏龍,但分為...

500碗2025/PUBBLE氣泡茶以氣泡梅子烏龍清爽味蕾 夏日午後冰涼酸甜!

2025/07/1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