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500續/全家就是你家!全家一起友善移工 共融到歸屬 讓台灣成為第二個家

2025/08/18 記者趙大智/專題報導

據統計,台灣目前共有約84萬名移工,不過這群移工朋友們的生活需求,卻長期遭到忽略。全家便利商店2年前啟動「全家一起友善移工」計畫,將全台4300間店舖打造為移工友善賣場,今再贊助金鐘入圍節目「我們回家吧」推出第三季壓軸影片「印尼特集—─跟著印尼移工回家」,促成十年未回家的移工Diana返鄉與家人團聚,亦與One-Forty、SELF PICK於台北松菸誠品電影院舉辦首映會暨座談會「從共融到歸屬:移工的第二個家」,邀請企業、NGO與文化機構代表於現場跨界交流、倡議友善移工,希冀讓台灣成為移工感受到心安的第二個家。

「從共融到歸屬:移工的第二個家」首映會曁座談會, 移工議題意見領袖張正(左起)、雙金影后謝盈萱、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印尼移工Diana、主持人曾寶儀、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聯合線上總經理官振萱、台灣地方創生董事長陳美伶與故宮博物院科長康綉蘭。圖/One-Forty提供
「從共融到歸屬:移工的第二個家」首映會曁座談會, 移工議題意見領袖張正(左起)、雙金影后謝盈萱、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印尼移工Diana、主持人曾寶儀、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聯合線上總經理官振萱、台灣地方創生董事長陳美伶與故宮博物院科長康綉蘭。圖/One-Forty提供

台灣移工主要來自東南亞各國,在台灣面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況下,儼然已經成為台灣勞動市場主力。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葉榮廷分享「全家一起友善移工」計畫的起心動念,是當初有位店長回報總部,店內有位印尼移工連續一個月只買滑蛋牛肉燴飯,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看不懂中文、也不敢問,「吃這個、最安全」。也因為這個「痛點」,讓「全家」陸續催生出東南亞4國語系「溝通友善墊板」、NO PORK無豬肉鮮食標示及熟食區,將全台4300間「全家」打造成語言飲食都友善的賣場。

活動會場舉辦「全家一起友善移工」特展,展現「全家」用行動支持移工在台的生活。圖/One-Forty提供
活動會場舉辦「全家一起友善移工」特展,展現「全家」用行動支持移工在台的生活。圖/One-Forty提供

在「從共融到歸屬:移工的第二個家」座談會中,One-Forty創辦人陳凱翔提到,「一個社會的進步,來自於如何對待來自不同國家、語言、文化的人。全家便利商店不僅店內實踐友善服務,甚至做了教育訓練的影片,讓他們服務時知道要如何更友善對待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社會接納多元族群,因此碰撞出創新的服務、創造新的價值,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有韌性」。

One-Forty共同創辦人陳凱翔。記者沈昱嘉/攝影
One-Forty共同創辦人陳凱翔。記者沈昱嘉/攝影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則提到,由於「高中畢業就離開澎湖到台北,很能體會離鄉背井的心情,自己媽媽高齡102歲,家裡有移工照顧超過20年,很感謝移工朋友的付出,讓自己和兄弟姊妹能安心在外打拚」。薛東都也常跟著公司舉辦移工活動去吃印尼或菲律賓料理,發現很多生活問題來自聽不懂、看不懂,所以全家便利商店在全店櫃檯設置4國語系溝通友善墊板、印越語版本的咖啡菜單輪播,讓顧客與店員彼此溝通更加無障礙,且「全家」會員APP也有翻譯功能方便使用。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記者沈昱嘉/攝影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記者沈昱嘉/攝影

台灣地方創生董事長陳美伶認為,台灣人口結構「生不如死」,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但缺乏照顧人力,必須仰賴移工,因此需要人家幫忙更應心存感恩。「台灣另一個重大問題是人口分布不均衡,幾乎都集中在北部6縣市,丹娜絲颱風重創南部,掀開的屋頂下面住的都是老人,年輕人都不見了」。台灣是多元民族組合,盼大家善待移工,一起用共融態度推動地方創生。

台灣地方創生董事長陳美伶。圖/One-Forty提供
台灣地方創生董事長陳美伶。圖/One-Forty提供

另外,故宮博物院科長康綉蘭則提到,故宮多年來持續推動對多元族群友善、盼實踐「平等博物館」的願景,因此與One-Forty合作,第1年拍影片讓移工知道如何從北車抵達故宮,第2年文創商品結合搭飛機經驗,第3年設計中文學習單,讓移工邊玩邊探索象形文字。移工很喜歡直播和拍照上傳,於是故宮當時就收到很多網路留言,詢問「這是哪裡、要怎麼去」,因此讓更多人知道如何搭捷運再轉公車到故宮。

故宮博物院科長康綉蘭。記者沈昱嘉/攝影
故宮博物院科長康綉蘭。記者沈昱嘉/攝影

「我們回家吧」首映會暨「移工的第二個家」座談會

曾寶儀伴移工Diana回印尼老家 謝盈萱同感移工心情

節目主持人曾寶儀(左一)。圖/One-Forty提供
節目主持人曾寶儀(左一)。圖/One-Forty提供

印尼移工Diana已10年沒回老家,金鐘入圍節目「我們回家吧」以溫暖感性手法拍攝她返鄉過程,首映會上許多觀眾感動落淚。曾寶儀在映後座談會分享,做了20多年節目主持人,這次不只連結了受訪者和觀看者,也連結了語言不通的人,覺得為台灣做了很棒的事。希望播出後,大家路上碰到移工都願意給予微笑,也期待以後有人問Diana住哪,除了印尼外,她會說「我還有個家叫台灣」。

Diana來台灣15年,因為要照顧雇主,已經10年沒回老家印尼,能在「全家」贊助和One-Forty協助下,圓夢回家看臥床的阿嬤和弟弟們,心裡很開心。她也分享過往生活經驗,過去常要跟雇主解釋為何一天要拜拜5次、信伊斯蘭教為何不吃豬肉,這其實是很困難的事,往往要跑到外面去買雞肉,才能填飽肚子。講到這些她還是露出開朗笑容,最愛吃有家鄉味的印尼泡麵,笑說:「全家就買得到!」

印尼移工Diana。記者沈昱嘉/攝影
印尼移工Diana。記者沈昱嘉/攝影

移工議題意見領袖張正則給出響亮口號,「移工不是家電,是家人」,他們不是插電就24小時運作,是需要休息的,還有「移工不是阻力,是助力」,「移工不是問題,是答案」;他也主張「四個一」,去認識一個東南亞朋友、學一種語言、讀一本東南亞相關的書、看一部東南亞的電影,像現在華視有播「小娘惹」,其實東南亞文化離我們非常近。

移工議題意見領袖張正(左)。圖/One-Forty提供
移工議題意見領袖張正(左)。圖/One-Forty提供

雙金影后謝盈萱在Netflix影集「忘了我記得」照顧失智父親秦漢,追著被趕跑的移工道歉。現實中她出國旅行,隻身在外遇到困難,也能感受移工心情。某次到台北辦事,有位移工跟不上辦理者的語速或字彙,只能黯然離開,她馬上出手幫忙,「我們常說台灣最美風景是人,但好像還有些事沒注意到,希望接下來移工會是朋友和家人,這土地能為他們帶來很好的回憶」。

雙金影后謝盈萱。圖/One-Forty提供
雙金影后謝盈萱。圖/One-Forty提供

「全家一起友善移工」計畫致力於協助移工跨越語言、文化障礙,融入台灣生活,促進彼此的交流。此次運用創新教育行動「交個移工朋友吧!」全民網路活動,即希望讓台灣人和各國更了解移工跨國文化,有機會認識彼此身上的故事。

由全家便利商店發起的「全家一起友善移工」倡議計畫,「從共融到歸屬:移工的第二個家」首映會暨座談會日前圓滿落幕。圖/One-Forty提供
由全家便利商店發起的「全家一起友善移工」倡議計畫,「從共融到歸屬:移工的第二個家」首映會暨座談會日前圓滿落幕。圖/One-Forty提供

「全家也許在法規上使不上力,但在生活上可以做點事。你把他當朋友,他就是你朋友」,「全家」總經理薛東都更引用「我們回家吧」金句:「如果珍惜這個緣分,彼此都多了一個家人。」期盼大家持續從共融到歸屬,最終,讓台灣成為一個更多元包容而實質友善的社會。

「我們回家吧」第三季壓軸影片

跟著印尼移工回家 8/23於SELF PICK YouTube頻道首播

最新文章

由全家便利商店發起的「全家一起友善移工」倡議計畫,「從共融到歸屬:移工的第二個家...

500續/全家就是你家!全家一起友善移工 共融到歸屬 讓台灣成為第二個家

2025/08/18
犀牛盾共同創辦人王靖諭(左)與品牌暨永續發展中心總監林希展(右)。記者吳致碩/攝...

500續/打造「100%可回收再製」手機殼 犀牛盾創辦人:塑膠也是循環經濟的一環

2024/06/12
「raingo共享傘」是由余季堯(左)、蘇俊嘉(中)、程鼎元(右)共同創辦。記者...

500續/避免重複購買就是一種永續行為 raingo共享傘打造循環使用的租借版圖

2024/06/11
配客嘉推動循環包裝,葉德偉希望成為年輕人分享時髦環保行為。記者吳致碩/攝影

500續/搭上永續浪潮!配客嘉推動循環包裝 讓年輕人分享時髦環保行為

2024/06/07
國泰金控提出「綠色不動產」概念,攜手近千位知名企業租賃戶一同淨零轉型。

國泰綠色不動產探索新世代永續趨勢與解方

2024/05/23
何采容指出,開發的REAL系列從菜瓜布、衣架、塑膠類的物品著手,透過天然纖維取代...

500續/找到價格與永續的平衡點 HOLA總經理何采容推動產品減塑的變革

2024/05/08
接觸瑜珈後,王麗雅從中體悟到,對生活周遭的事物多付出關心與行為改變,這世界就會變...

500續/減少海廢、自備餐具 名模王麗雅的永續生活從細節做起

2024/05/02
台客劇場導演林冠廷認為,要談環保、減塑,首先必須找出兩者的平衡。圖/記者李政龍攝...

500續/減塑從改變生活方式開始 台客劇場林冠廷:嚴肅說教不如說故事

2024/05/01
CASETiFY 宣布推出全新Re/CASETiFY系列手機殼與電子配件。圖/C...

500續/減少84頓塑膠的浪費 CASETiFY回收手機殼服務遍及全球 種下超過46萬棵樹苗

2024/04/26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