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500甜評審/創意人林凱洛:我的味覺脈絡裡,甜點多與咖啡伴隨出現
我還是臺灣舌,比起西式甜點,我的味覺記憶一直都存在台派甜食。 — 林凱洛
來自彰化,擁有企劃統籌、品牌顧問、策展人等多重身份的創意人林凱洛,近年也跨足跨足地方創生、咖啡展業與餐飲產業,今年10月也將協助策劃2025臺灣設計展在彰化相關活動。向來嗜咖啡的林凱洛,與甜點的相遇多半發生在咖啡店的蛋糕櫃前。對她而言,甜點是咖啡的味覺緩衝,也是最容易實現自我療癒的生活解方。
咖啡店做為資產階級的樂園,不只是文人雅士高談闊論的品味之所,也是從中認識甜點風味的敲門磚。一如餐酒相依的聯姻關係,咖啡與甜點同樣是大眾眼中極其經典的組合。多年來喝遍京都、東京與臺灣各地咖啡的林凱洛表示,「臺灣早期的咖啡多半是炭燒、深焙,口感相對厚實,苦味與醇味也較為鮮明,所以必須搭配甜點;因為一個單喝太苦、一個單吃太甜,兩者相佐,你就會覺得這是一個互相平衡的組合。特別是,從我喝咖啡的脈絡來看,大部份的甜點都是跟著咖啡同時出現的。」
因為喝咖啡而開啟的甜點旅程
仔細爬梳林凱洛的甜點歷程,可以分成兩個階段,其一是童年到高中求學階段居住在彰化的時期;當時她印象最深刻的甜點記憶,是紅豆圓仔湯、綠豆湯,或是吧噗、芋仔冰,這些以推車形式現身的小吃型甜點。她笑稱當年自己完全被冰果室的甜點制約,「我覺得燒仙草是我學生時期的comfort food,我偏愛加粉圓、芋頭、軟花生,冬天一吃完,整個人馬上就溫暖起來。」而另一個大幅度在成長記憶裡出現的,則是台式麵包店的西點;「以前小學時期上學途中,有一家傳統的路邊早餐攤,不只賣燒餅、油條,還有烘焙類的西點,像是上頭包裹著肉鬆或果醬的蛋糕捲,非常傳統。」
第二個階段則是她北上就讀世新大學時,咖啡店正式進入她的生活領域之中,也打開了她對西式甜點的風味想像。不過林凱洛坦言,自己其實從小時候便接觸過咖啡文化,「我爸媽很早就在彰化開過一間咖啡店,在80年代的地方小城市裡應該算有點前衛吧!他們是用虹吸式咖啡壺(syphon)煮咖啡,以前我還有偷喝過,但當時並沒有睡不著,喝完後反而沉沉入睡,那時我就在想,到底誰說喝咖啡會睡不著。但確實,我會開始喝手沖咖啡完全都是受我爸媽的影響。」於是,上了大學之後,為了趕早上八點的課,她開始吃麥當勞配咖啡,「那時覺得跑咖啡店是一種登大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喝咖啡時,自然就會注意到甜點菜單。」自然而然,她也開始吃起了甜點。
在當代消費甜食已是日常基礎
林凱洛認為,2000年至今,第三波咖啡浪潮的成熟與多元,讓大眾更普及地去享受咖啡,並成為現代人具有生活品味的一種象徵,「當你可以更有生活餘裕去花費,你對生活的掌握度與自由度也提高後,喝咖啡的消費已經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份。」特別是過去只有下午茶或吃飽飯後才會想吃甜點,但如今任何時間,只要喝杯咖啡就可以搭個甜點。因此,對林凱洛來說,這也是一種文化上的改變,尤其「甜食會去調節身體,讓我們想要再繼續喝咖啡,這也是一種味覺轉換的方式。因此,在當代消費甜食已是日常的基礎。」
做為白色系甜點控的她,直言奶製品、乳酪製品最能引起她的食慾,因此她經常會選乳酪蛋糕、奶酪、提拉米蘇;「好像是10年前,有陣子奶酪曾密集的出現在咖啡店或餐廳的飯後甜點,我差不多是那段時間喜歡上奶酪,也發現到味覺的建立,很容易受到店家菜單設計所影響。」
不過,現在不少人為了追求健康,認為不應該吃得太甜,畢竟臺灣人對甜點的最高評價就是—這個不甜。但林凱洛認為甜食的享用過程只要搭配得宜,就沒有甜過頭的問題。因為總有一種食物組合,能為整體口感加分。也許現代人對食物的療癒性,並沒有完全投射在甜點上面,但不可否認的是,用甜食療癒自我的這只處方籤,相對容易達成。
始終停留在台派甜食的味覺記憶
在首屆《500甜》的挑選邏輯上,林凱洛主要仍鎖定現居之地臺北以及家鄉彰化,或是雖然在臺北,但有使用到彰化食材的甜品;當然還有來自咖啡店內的甜點經驗。從台灣相對少見、來自Caldo Cafe 咖朵咖啡的熱蛋糕、她心中私自排入台北前三名好吃、奶香濃郁的巢nido布丁,到承襲重本書店主理人葉忠宜留日背景所精心研發的最中餅,以及曾因小島裡經歷在大稻埕生活時,經常買來當做國外友人伴手禮、極具臺灣特色的COFE茶巧克力,與在栗林裏盤式甜點中使用來自彰化茉莉花的家鄉味,每一道都憑藉其獨有特色,建立她心中由甜點所譜成的人生回憶。
雖然大元麻糬是她必推的彰化名產,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家位於鹿港、主打厚實Q軟口感的「明豐珍兔仔寮牛舌餅」,堪稱全台最難買的牛舌餅,每日早上9點開賣、一個人限買5包。後來成年後的林凱洛偶然吃到,她強調「真的非常好吃。但我在吃的當下才喚醒了記憶,發現它曾經出現在我家,小時候我就吃過它,但當時並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麼了不起。不過,這也證明了我們過往對於傳統糕餅的記憶始終都在,我還是臺灣舌,比起西式甜點,我的味覺記憶一直都存在台派甜食。」
或許在咖啡中穿針引線的甜點,看似只是林凱洛飲食旅程裡的配角,然而,正是兩者相佐下的短暫美好,縫合出每個平凡日子裡的詩意片刻。
咖啡跟甜點,一個單喝太苦、一個單吃太甜,兩者相佐,就會覺得這是一個互相平衡的組合。 — 林凱洛
⭓ 林凱洛的精選10種甜點
1.台北市/栗林裏Li lin li:白玉|茉莉 / 白玉苦瓜 / 香瓜
栗林裏每道甜點料理都生於土地的互動,將台灣在地風土食材巧手構築出濃縮一季的獻禮,這道白玉使用彰化茉莉,搭配白玉苦瓜與香瓜,像是收藏一個夏季的花香與暑氣,在口中化為如河水的短詩。
2.台北市/COFE 喫茶.咖啡:「COFE 葡萄酒 Bar」木杉葡萄&東方美人喫的葡萄酒
使用製作威石東葡萄酒的木杉葡萄與東方美人茶製作的茶巧克力,果香優雅,茶香輕盈,呈現台灣風土多元文化的代表作,最適合成為國民外交的台灣好禮。
3.台北市/JARANA:招牌五起司蛋糕 The Holy cheesecake
西班牙料理餐廳裡的巴斯克蛋糕,使用五種起司特製而成,滋味豐富,層次流轉,每一口都有不一樣的變化,吃到最後亦不生膩,一款可讓餐席劃下精彩句點的好甜點。
4.台北市/hoshing1947 合興壹玖肆柒:黑米栗子鬆糕
將中式點心重新詮釋成精緻西點式的伴手禮,每款水蒸鬆糕玲瓏可愛,其中黑米栗子使用彰化原生黑米製成,包裹一層栗子泥,每回秋冬季節來到大稻埕會想吃他們的各類鬆糕。
5.台北市/Caldo Cafe 咖朵咖啡:雙重乳酪熱蛋糕
台北極為少數以熱蛋糕為長銷品項的老牌咖啡店,口感濕潤鬆軟綿密,蜂巢奶油與龍眼蜜畫龍點睛,溫厚而踏實的經典風味,如店家一樣和煦良善。
6.台北市/巢nido: 超級八布丁
咖啡店的布丁很多,唯有這款布丁擁有心中一個特殊地位。濃厚中帶絲滑,風韻成熟迷人,一吃必會上癮,加入秘方製法的甜感引人入勝,最適合搭配深焙咖啡,是一款大人味的布丁。同步推薦,喜歡重乳系甜點的愛好者亦不能錯過這裡的起司類蛋糕。
7.台北市/重本書店:最中餅
靜靜在設計書店咖啡裡綻放的高雅甜品,由設計師店主人設計甜點概念,特請食物設計師製作紅豆餡與奶油乳霜,上下餅蓋夾餡的最中點心,亦呼應打開書冊內藏學問的閱讀意象。
8.台北市/紅棉Red Cotton :港式紅豆沙
即便平素常喝的都是台式紅豆湯,也因這碗自帶風華的港式陳皮紅豆沙而折服,家鄉之味與文化之根,在不卑不亢的飲食中可窮其脈絡,宛如喝下一碗代表主廚的人生故事。
9.彰化縣鹿港鎮/明豐珍兔仔寮牛舌餅:牛舌餅
麵餅厚實,外脆內軟,麥芽糖內餡和著餅香,耐嚼又唇齒留香,成為厚餅派的代表,雖然購入困難,但值得將排隊的扣打留給它。
10.彰化市/大元麻糬(鹹麻糬) :綠豆麻糬
講到大元麻糬,自是鹹麻糬最為知名,但真材實料的綠豆口味麻糬是隱藏版最愛,保有些許顆粒還能見殼,亦是從小吃到大的彰化名產。
● 點此看【第一屆500甜】完整得獎名單● 500甜2025 中/英文版官網:https://udn.com/500sweetaward/
● 【500甜2025】電子地圖:https://reurl.cc/GNpaKd
第一屆500甜 THE 500 SWEETS AWARD 2025
主辦單位|500輯
指定用酒|麥卡倫單一麥芽威士忌
指定用車|CITROËN BERLINGO 布丁狗
指定手機|三星Galaxy系列
合作夥伴|HITACHI、福樂
贊助夥伴|Feeling18、Cheers氣泡水、月之戀人、牧質調、滋粒冰菓室、臺中市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台中市十大伴手禮)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第一屆500甜評審
最新文章
-
第一屆500甜/吳思賢壓軸500甜音樂派對 一口氣4條蛋糕沒在怕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福樂×某某甜點「藍莓優格聖多諾黑」享受頂級優酪美味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HUGH Dessert Dining奪8甜!未來堅持打造有趣的甜點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傳統法式甜點+台灣風土產物的驚喜感!某某甜點拿下8甜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義式冰淇淋Double V奪8甜!創辦人Willson:經典再升級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音樂派對甜蜜開唱 紫月光、陳竟飛、蘇震洋音樂療癒全場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伴手禮界的愛馬仕 台中代表「月之戀人」出列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興波咖啡現場手沖應戰 丘香Sake bar推出七夕戀人特調
2025/08/15 -
第一屆500甜/首日「栗林裏」等名店人潮爆滿 六日限定品牌別再錯過
2025/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