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荷確診數差16倍!僅比台灣大一點的荷蘭 防疫出了什麼問題

2020/03/16 陳若齡

荷蘭國家博物館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關閉,觀光客依然悠閒地自拍。 圖/路透社
荷蘭國家博物館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關閉,觀光客依然悠閒地自拍。 圖/路透社

荷蘭人終於醒來了!

荷蘭三天內,從什麼都沒做,忽然大動作,先是不准100人集會博物館全都關,然後昨天晚上緊急通知,所有所有餐廳、電影院、大麻店、夜店、中小學,全部關閉到4月6日,結束兩周以來和英國一樣幾乎無作為的「佛系」防疫。但控制不住的疫情,每天以百為單位增加的確診數,恐懼已在蔓延中。

當歐洲都聚焦於義、德、法等大國時,面積僅比台灣略大的荷蘭確診數正不停攀高,至3月15日為止,已有1135例確診、20死,從確診人數和總人口數比來看,甚至超越義大利,而且官方承認,這僅是有檢測到的數字,未檢驗但已生病的怕是更多。相較鄰國為遏制疫情採取的嚴厲措施,此前荷蘭一直從容以待,彷彿處在平行時空,儘管病例幾乎以等比級數增加,除了宣導勤洗手、打噴嚏要遮口鼻外,沒有更多作為。

甚至荷蘭總理呂特(Mark Rutte)在針對疫情的記者會上,宣導的新措施竟只是「不要握手」改成碰手肘,而且話才說完,他就轉身跟一旁官員握手致意,當場尷尬笑稱是錯誤示範,然後官員和記者現場笑成一團,場面歡樂,只是身在荷蘭的我們都笑不太出來。

究竟這個給世人自由、快樂、環保印象,近年以觀光和吸引優秀人才為傲的低地小國,為何變成讓人憂心的疫情蔓延之境?

固守WHO原則,疏於溝通

一如總理呂特所說,「我們不會為符合當下社會情緒而做象徵性措施。」荷蘭政府和公衛單位,從一開始就謹守WHO原則和過去的防疫經驗,邊看疫情發展,參考專家意見跟科學證據,再研擬最適合當下的決策,但他們忽略了,這是新病毒,科學實證尚不足,專家意見甚至是WHO都不一定可靠。

此外,和台灣一天兩場記者會即時更新疫情和新政策比起來,荷蘭官方與民間溝通總是慢了幾拍,缺乏統籌能力,政策說明模糊籠統。因此相信政府的荷蘭人普遍覺得,新冠肺炎只是比較嚴重的感冒,致死率又不高,無須緊張。

醫療資源不足和衛教差異

在歐洲生活過的都知道,大病問家醫、小病靠自己,荷蘭人尤其崇尚自然,感冒、發燒等小症狀在家休養產生抗體就好,找家醫也不太理你,而且如果不是預保項目,一旦進醫院,到時收到的會是天價帳單。因此剛開始,多數人在新冠肺炎初期徵兆時並不會意識到該去看醫生。

此外,醫護人力、檢測試劑和負壓隔離病床等資源也有限,為避免醫療體系崩潰,只能先分給最需要的人,輕症就自己回家隔離,檢測或康復後24小時沒有症狀,就可以自由活動,但新冠肺炎即便沒有症狀仍會傳染。

而最讓亞洲朋友不解且說破嘴的「口罩文化差異」,一來是荷蘭自己沒有生產口罩,完全仰賴進口,稀缺資源當然必須先提供給醫護人員;二是這裡普遍衛教認為:只有醫護人員或重症患者才需要戴口罩。加上沒有確切科學證明口罩能有效阻絕病毒,錯誤配戴反而容易沾染到病菌,因此官方宣導僅強調勤洗手,無須甚至不該戴口罩。

過於自信的個人主義

荷蘭崇尚自由、尊重個人的精神,在面對疫情時反而成為盲點,個人主義讓他們無視可能危害他人或群體的疫情散播。就像二月是滑雪假期,北義是滑雪勝地之一,同時期還有知名的威尼斯嘉年華,即便那時義大利已爆發疫情,但天塌下來還是會去度假玩樂的荷蘭人自然沒在怕,回來後有症狀的人,可請病假在家,也可以繼續上班,端憑個人感受。

最讓人傻眼的,還有900名格羅寧根大學學生會成員堅持去已有疫情的義大利Sestriere滑雪,儘管後來他們又決定提前回家,荷蘭衛生局處理方式是,沒有症狀的就地解散,不做強制檢測或隔離。

像台灣為追蹤病源和傳染路徑,進行跨部門的大規模資料串接與揭露、電信資料監控、以及為有效控制口罩價格,避免過度囤貨的口罩實名制,都有國家電子監控的疑慮,就算是非常時期,因可能侵犯人權,在荷蘭也很難落實。

防疫涉及醫療、公衛、民生、外交、經濟等不同層面的治理問題,對各國政府來說,是危機也是考驗。荷蘭政府的慢動作自有其考量,但也暴露了許多問題。新政策頒布後,荷蘭各大連鎖超市食品物資幾乎被掃空,線上訂貨也預約滿到隔周,再樂觀自信,面對生存的恐懼,所有人都一樣。

雖然新增確診屢創新高,但希望隨政府終於有所為,民眾能因此提高警覺,一起正視並遏制更嚴重的疫情。

荷蘭

5G完成「遠端刺青」任務:荷蘭電信業新實驗,刺青師完美遙控機器手臂

5G完成「遠端刺青」任務:荷蘭電信業新實驗,刺青師完美遙控機器手臂

2021/04/07
荷蘭傳奇平面設計師Karel Martens展覽,一窺新書《Patterns》與60年創作精華

荷蘭傳奇平面設計師Karel Martens展覽,一窺新書《Patterns》與60年創作精華

2022/02/08
2024台北國際書展開幕!超過400場活動打造閱讀盛事,雨果獎得主與繪本大師五味太郎來台分享

2024台北國際書展開幕!超過400場活動打造閱讀盛事,雨果獎得主與繪本大師五味太郎來台分享

2024/02/20

最新文章

林凱洛(左)和MIZZY CHEN和聽講者分享自身經驗。記者沈昱嘉/攝影

小店學系列講座/林凱洛 X MIZZY CHEN:好企劃讓品牌走入人心

2025/10/05
蔡孟仰(左)和葉忠宜分享自己的創業理念。記者王聰賢/攝影

小店學系列講座/蔡孟仰 X 葉忠宜:爆紅秘訣 一把金剪刀翻轉小文具世界

2025/10/04
永豐小店故事展與小店市集、講座與互動工作坊,截至10月4日已累積萬人進場。記者王...

周日永豐小店市集華山最後一日 講座、工作坊、DJ表演以創意翻轉社會

2025/10/04
「成功海銀行」帶來東海岸潮間帶的味道,主力有4款冷凍新品,現場提供試吃。記者王聰...

好咖啡、醜蔬果、潮間帶的海之味一次到齊!永豐小店傳遞在地好味道

2025/10/04
來自花蓮部落的「金喜檸檬」,帶來在地最純粹的好風味。記者王聰賢/攝影

「金喜檸檬」所得捐花蓮災區 永豐小店聽故事、呷在地「以愛傳愛」

2025/10/04
永豐旗下的生態平台DA BOSS亦在現場出攤,伴隨小店克服創業路上的各種難關。記...

第三屆永豐小店市集華山開展 DA BOSS出攤助小店經營過關、輕鬆圓夢

2025/10/04
「山里麵」以樸實的環保包裝加上插畫設計,一一述說在地小農踏實的風土故事。記者王聰...

「小店永豐市集」登場!山里麵、小島停琉、土地工工 以善意連結土地

2025/10/04
台北101觀景台推親子雙人半價優惠。圖/台北101提供

迎接10月連假!台北101推親子雙人半價優惠 搭配8大熱門景點聯票玩遍北台灣

2025/10/03
作家 馬翊航(左)、作家 江心靜(右)。圖/聯合文學、全聯福利中心提供

Reading Life Through Bread|馬翊航、江心靜

2025/10/03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