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中陳彫刻處:修復失落的木刻文化,百年匠人技藝變身「木質提案空間」

2020/07/31 黃怜穎

「我們現在這間雕刻店就是好玩,傳統的東西還是有在承製,比較新的設計或有趣的活動,只要能跟雕刻結合,都可以嘗試。」第三代惠菁談起六、七年前,店裡堆滿木料且空間昏暗,與現在明亮溫暖的氛圍大不相同,第二代陳文才師傅甚至一兩個月內完全沒有工作上門,當年因而萌生收店念頭。

位在台中中區的陳彫刻處。同期成立於舊埕一帶的木刻店,至今僅剩陳彫刻處。 圖/陳彫刻處提供。
位在台中中區的陳彫刻處。同期成立於舊埕一帶的木刻店,至今僅剩陳彫刻處。 圖/陳彫刻處提供。

第一代陳珍先生於日治時期創立「陳彫刻」,九十多年的木刻技藝養活了三代人。現位於台中舊埕的這棟老屋,則從戰後一直陪伴著陳家人的生活,第三代希彥和惠菁夫妻兩人的捨不得,六、七年前從改造空間開始,啟動了陳文才師傅和雕刻店的新活力。

位在台中中區的陳彫刻處。同期成立於舊埕一帶的木刻店,至今僅剩陳彫刻處。 圖/陳彫刻處提供。
位在台中中區的陳彫刻處。同期成立於舊埕一帶的木刻店,至今僅剩陳彫刻處。 圖/陳彫刻處提供。

台南孔廟的「全台首學」字匾、故宮至善園、日月潭玄奘寺都見證著師傅的好手藝,陳彫刻處一直是走客製化需求,舉凡和木頭相關:刻字匾、神龕、神像、修復古玩、刻木魚、糕餅模、肥皂章⋯⋯皆跟隨著當時的生活樣貌,涉獵的細木作十分多元;尚未進入電腦時代的早期,外銷聖誕燈泡的包裝紙盒刀模也來自木刻,歷經純手工過渡到機械輔助的年代,陳文才師傅對應時代需求所累積的技術和面對改變的彈性,也重新找到施展力道的空間。

陳彫刻處老工具。 圖/陳彫刻處提供。
陳彫刻處老工具。 圖/陳彫刻處提供。

除繼續承製傳統木刻,也製作木食器、開設相關課程。 圖/陳彫刻處提供。
除繼續承製傳統木刻,也製作木食器、開設相關課程。 圖/陳彫刻處提供。

大學生因畢業製作上門請教「換工」,請師傅教導完成自己設計的木作,同學則協助空間改造。小學生也來了,會畫漫畫的、或家裡開中藥行的配藥幫師傅顧眼睛⋯⋯各自透過擅長的事情和陳彫刻處「交換」學習木刻技藝,「可以認識朋友,又可讓別人來學雕刻,還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進來。這幾年陸陸續續跟各行各業、各種年齡層換了很多工,交換了很多生活底蘊。」因換工產生更多預想不到的連結和互動,惠菁形容有很多事都是順著契機慢慢發酵,也嘗試緩慢地修復現代生活中失落的木刻文化。

小小的店,是陳文才師傅的工作空間,也是手刻習作課程的上課空間。
 圖/陳彫刻處提供。
小小的店,是陳文才師傅的工作空間,也是手刻習作課程的上課空間。 圖/陳彫刻處提供。

從小朋友到成人,都可以走進來,認識這間生活雕刻店的過去與現在。 圖/陳彫刻處提供。
從小朋友到成人,都可以走進來,認識這間生活雕刻店的過去與現在。 圖/陳彫刻處提供。

又也許真正失落的,是現代人忙碌不安的身心。因換工而起各種客製木作課程,為貼近日常,陳彫刻處進而設計了生活食器如攪拌匙、木盤課,充分利用舊木與邊料,樹木成材是幾十年到幾百年的時間養成,由此推廣惜物,透過手刻習作,進入另一個生命循環。多次試驗調整,更結合台灣信仰文化推出「刻一尊心裡佛」,以手帶心,手上的木材成了反映自心的鏡子,順著雕刻者的心長出面容,陳文才師傅說:「得順著木頭的紋路刻,要跟木頭對話。如果硬著來,不順著紋理走,木頭就是會跟你反抗。」修心則順心,靜下心來專注於雕刻刀的運行,感受古老工藝,也修復了生活裡的煩躁心靈。

修心則順心,靜下心來專注於雕刻刀的運行,感受古老工藝,也修復了生活裡的煩躁心靈。
 圖/陳彫刻處提供。
修心則順心,靜下心來專注於雕刻刀的運行,感受古老工藝,也修復了生活裡的煩躁心靈。 圖/陳彫刻處提供。

店裡的每一樣工具陳文才師傅都帶著小孫子體驗過。每一年農曆春節過後的開工日,師傅還會帶著小孫子,一起摸過店裡每個機具,是從上一代傳承至今的開工儀式。 圖/陳彫刻處提供。
店裡的每一樣工具陳文才師傅都帶著小孫子體驗過。每一年農曆春節過後的開工日,師傅還會帶著小孫子,一起摸過店裡每個機具,是從上一代傳承至今的開工儀式。 圖/陳彫刻處提供。

從傳統雕刻店到「木質提案空間」,邊走邊學找方法的日子裡,將富含歷史文化的技藝展開來,將自己敞開,開放成一個交流平台,也正因為沒有辦法預期誰會走進來,反而為陳彫刻處創造了有趣的流動。眼前70歲的陳師傅,越活越年輕。

陳彫刻處

樟之細路古道護照:HOUTH攜手藝術家、陳彫刻處,打造質感山系設計

樟之細路古道護照:HOUTH攜手藝術家、陳彫刻處,打造質感山系設計

2022/10/24

最新文章

蔡孟仰(左)和葉忠宜分享自己的創業理念。記者王聰賢/攝影

小店學系列講座/蔡孟仰X葉忠宜:爆紅秘訣 一把金剪刀翻轉小文具世界

2025/10/04
永豐小店故事展與小店市集、講座與互動工作坊,截至10月4日已累積萬人進場。記者王...

周日永豐小店市集華山最後一日 講座、工作坊、DJ表演以創意翻轉社會

2025/10/04
「成功海銀行」帶來東海岸潮間帶的味道,主力有4款冷凍新品,現場提供試吃。記者王聰...

好咖啡、醜蔬果、潮間帶的海之味一次到齊!永豐小店傳遞在地好味道

2025/10/04
來自花蓮部落的「金喜檸檬」,帶來在地最純粹的好風味。記者王聰賢/攝影

「金喜檸檬」所得捐花蓮災區 永豐小店聽故事、呷在地「以愛傳愛」

2025/10/04
永豐旗下的生態平台DA BOSS亦在現場出攤,伴隨小店克服創業路上的各種難關。記...

第三屆永豐小店市集華山開展 DA BOSS出攤助小店經營過關、輕鬆圓夢

2025/10/04
「山里麵」以樸實的環保包裝加上插畫設計,一一述說在地小農踏實的風土故事。記者王聰...

「小店永豐市集」登場!山里麵、小島停琉、土地工工 以善意連結土地

2025/10/04
台北101觀景台推親子雙人半價優惠。圖/台北101提供

迎接10月連假!台北101推親子雙人半價優惠 搭配8大熱門景點聯票玩遍北台灣

2025/10/03
作家 馬翊航(左)、作家 江心靜(右)。圖/聯合文學、全聯福利中心提供

Reading Life Through Bread|馬翊航、江心靜

2025/10/03
作家 陳靜宜(左)、作家 Ballboss(右)。圖/聯合文學、全聯福利中心提供

Reading Life Through Bread|Ballboss、陳靜宜

2025/10/03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