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給未來的旅人,《台北多謝》男子的日常生活:台北就像家人,還有很多待挖掘的風景

2021/05/28 沈佩臻

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前身為位於圓山的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歷史悠久。 圖/時報出版提供
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前身為位於圓山的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歷史悠久。 圖/時報出版提供

6年來,名為「男子的日常生活」的部落格透過文字與攝影相互搭佐,將日常光景穩妥地收進網路世界,成為許多人的逛遊指南、攝影風格,甚至生活美學課。繼《這時首爾》問世後,男子們Eddie與JuJu便決定將場景拉回出生地——台北,在今年5月以中英雙語出版《台北多謝:陪你旅行當道地的台霸郎》(Taipei,to-siā:How to travel like a local),以一如既往的清新視角,帶大家重新認識再熟悉不過的這座城市。

按照既定時程出版,卻碰上台灣正經歷疫情嚴峻的此刻,Eddie與JuJu心情並不緊張,決定以恰如書名般的心情與初衷,感謝台北給予台灣人豐富的景緻,並鼓勵讀者好好待在家,《台北多謝》不僅扮演「給未來旅人」的風格旅遊書角色,疫情過後,也為在地人帶來一遊再遊的嚮往,以及「台北再發現」的可能性。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成為男子們最常推薦給外國友人的餐廳之一。 圖/時報出版提供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成為男子們最常推薦給外國友人的餐廳之一。 圖/時報出版提供

因為喜歡紀錄生活與旅行的吉光片羽,Eddie與JuJu從不熟識的朋友,變成並肩合作的夥伴。本身都有正職工作的男子們,最早從2015年7月開始寫字拍照,即便佛系經營部落格,對美感的自我要求依然維持高標準,一、兩年下來收到廣大迴響,才進入認真排定行程的紀錄者角色。

多年下來,Eddie與JuJu坦言經營「男子的日常生活」的心情有細微轉變,以往總是希望比大家更早發現新店面、新景點,且必須更早分享在部落格、IG上的心態已經不復存在,這幾年更按照兩人生活步調,如實介紹真心喜歡的人事物,而如此經營下來,一切更有了生活感。

永和豆漿大王,24小時經營、份量可多可少的特性,適合夜晚有點嘴饞的人。 圖/時報出版提供
永和豆漿大王,24小時經營、份量可多可少的特性,適合夜晚有點嘴饞的人。 圖/時報出版提供

「以前對每個地方都很嚮往,可能因為台北一直在我們身邊,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只要能出國就出國;後來出門久了、年紀大了,反而覺得自己的家鄉——台灣這座島、台北這座城,才是最舒服。」Eddie與JuJu談起台北,想在聊家人一樣,你以為自己很了解身邊的家人,到頭來才發現,它其實還有很多故事。

兩人發現在台北活了30幾年,回頭去看歷史,或隨意走在陌生街廓,還是常常驚喜:「原來台北還有這個地方、這種樣貌!」他們認為,台北就像是底子很老派傳統,想法卻十分開明、願意接納新事物的人,因為你永遠都有新發現。

台灣小吃是最療癒的日常風景之一。  圖/時報出版提供
台灣小吃是最療癒的日常風景之一。 圖/時報出版提供

疫情期間,Eddie與JuJu的拍攝工作不是順延、就是取消,兩人坦言在家下廚時間變多了,出門一次就買足一週的量,減少外出,也終於擁有更多時間重新閱讀舊書,例如很崇拜的舒國治、森下典子的書,IG內容也從咖啡廳、餐廳、美術館等,加入在家料理的日常畫面。

防疫時期,男子們在家自炊的時間變多了,認真準備每一餐後,不忘記錄下簡約美好的日常畫面。 圖/男子的生活日常提供
防疫時期,男子們在家自炊的時間變多了,認真準備每一餐後,不忘記錄下簡約美好的日常畫面。 圖/男子的生活日常提供

最後男子們想和讀者說:「3年前便決定將心目中的台北做成一本書,只能待在家的日子裡,《台北多謝》可以帶大家用書籍去旅行,已經來過台北的人,能夠再次回放美好的台北現場,而不分國籍、未曾來過的旅人,透過生活感十足的畫面先一探迷人之處。」

《台北多謝》作者「男子的日常生活」以一如既往的清新視角,帶大家重新認識再熟悉不過的這座城市。 圖/時報出版提供
《台北多謝》作者「男子的日常生活」以一如既往的清新視角,帶大家重新認識再熟悉不過的這座城市。 圖/時報出版提供

男子的日常生活

在台北長大的兩位男子,喜歡日子裡的簡單美好,共同經營「男子的日常生活」,著有《這時首爾》《台北多謝》。更多資訊請見男子的日常生活FBIGBLOG

推薦閱讀

告別城市的City Boy,攝影師羅柏麟:旅行是居住最好的養分

自由工作者的室友生活,攝影師蔡傑曦 ╳ 插畫家盈青:想要未知感,而不是穩定

最新文章

Plain-Me共同創辦人Tim,不僅是老東區人,更對東區的街廓、生活感別有一番...

從庶民到精品 潮流最前線|plain-me創辦人Tim: 東區有全台最好的生活平衡感

2025/10/09
黃以倫一路見證台北東區的演變。攝影/吳致碩

打造台北食尚新地標|名廚黃以倫:看好東區再復興

2025/10/09
王策希望VWI能夠成為經典的國際品牌。攝影/吳致碩

日常生活圈 承載青春回憶|冠軍咖啡師王策:東區就是我的舒適圈

2025/10/09
在東區生活超過20年,這裡的魅力與活力持續吸引著周筵川。攝影/吳致碩

個性商圈 走逛千遍不厭倦|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東區魅力無可取代

2025/10/09
Diptyque南瓜香氛蠟燭。圖|Diptyque

Diptyque南瓜香氛蠟燭!冬季來臨之前的節慶限定香調

2025/10/08
創辦⼈陳懷遠曾說:「茶不該只有懂的⼈才能喝。」,也成是品牌再造的核⼼精神。圖/陳...

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用三十五年光陰,成就普洱茶的工藝復興

2025/10/07
金英夏(右)分享自己閱讀與旅行的經驗,從中探索人生的意義。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2025南國漫讀節/南韓作家金英夏首到恆春 分享人生是一段旅程的思想脈絡

2025/10/06
為期三日的「小店永豐故事展——在地.上線 On site.On air」,共計吸...

小店永豐故事展3日吸1.4萬人 參與小店激讚:看到全台灣的美好

2025/10/05
林凱洛(左)和MIZZY CHEN和聽講者分享自身經驗。記者沈昱嘉/攝影

小店學系列講座/林凱洛 X MIZZY CHEN:好企劃讓品牌走入人心

2025/10/0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