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清元專欄】東大生一起守護的百年食堂「菱田屋」,還有招牌薑燒豬肉
「這燒賣,我們一起吃好嗎?」
忍不住詢問坐在隔壁的上班族大叔,因為,百年食堂「菱田屋」的餐點,實在太有飽足感了。內餡使用大刀豪邁剁碎的豬肩里肌肉(而非絞肉),具有紮實口感、且個頭與小孩子拳頭一樣大的燒賣,在享用過口水雞、麻婆茄子以及大杯啤酒後,真的是吃不下了。
其實最初是大叔先搭話,兩人都是為了吃招牌的薑燒豬肉而來,在傍晚開門前十分鐘就來排隊,但很不幸地,中午便已售罄。大叔已是第二次撲空,想找人吐苦水,於是我們簡單地乾了杯,並約好下次要挑戰成功,屆時再請我一杯啤酒來抵燒賣。
漫步於井之頭線「駒場東大」站前,綠意豐富且幽靜的街區,除了有美好的日本民藝館、有因三島由紀夫與學生舉辦公開辯論而成名的東京大學900號教室,還有這間東大生最愛的食堂「菱田屋」(為避免混淆,這裡是東大駒場校區,跟有赤門的那個不同)。創業於1908年,由家族傳承經營,目前已進入第五代,不過坐在店內,依然可以看見第四代老爹精神奕奕地在甩著炒鍋,吧台內外,散發著彷彿晨間劇會出現的溫馨氣氛。
在回鍋肉、糖醋丸子、韭菜炒蛋這些招牌菜色以外,每天也會在黑板上寫下密密麻麻的當日精選,據常客表示,老闆的腦袋裡大約存有一百多種菜餚,為的是不讓學生們吃膩,也因此,甚至還有東大生開了部落格,誓言要制霸所有菜色,圖文詳實記錄每一次造訪的飽足盛宴。
去年四月,疫情開始大規模地衝擊日本,各大學院校改採遠距教學的同時,位在校園旁,以學生為主要客群的食堂,生意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例如菱田屋,或是緊鄰早稻田大學,以牛丼、豬排與咖哩三種願望綜合在一盤的「豪華豬排飯」聞名的「三品食堂」,每天的來客人數,停留在個位數。
當老闆苦笑著說「這也沒辦法呀,已經做好關店或搬家的準備了」的身影,在新聞畫面裡出現後,畢業生們,開始動了起來。不管是律師、廣告業務、公務員、老師,陸陸續續上門,「我買十張五百元的餐券,然後餐券寄放在這裡,給未來回到校園上課的學弟妹」,不願意讓自己有笑有淚的青春歲月,失去一個可以回憶的重要場所,掏出的一張張鈔票,都蘊含了無比深重的情意。
雖然暫時還無法回去菱田屋,完成吃到薑燒豬肉的約定,不過至少他們有出版食譜,可以照著做,並在家中腦補自己坐在那個溫馨的原木吧台前,所聽見的歡笑聲,只是,跟鄰座大叔共同享用一盤燒賣的場景,在疫情的時代裡,或許,是再怎樣都找不回來的了。
【材料】
豬肩里肌肉、洋蔥、醬汁(蒜末、薑末、醬油、砂糖)
【作法】
菱田屋的菜餚,到了晚間用餐時段,比起下飯與否,更重視下酒,所以醬濃之餘,口感也強。
最好選用較厚的里肌,平鋪鍋底香煎,並於其上放置縱切的洋蔥,不讓其過份炒焦糖化,等到肉變色後,肉與洋蔥一同翻面,並熄火加蓋悶一分鐘,最後加入醬汁拌勻。
洋蔥只求斷生,保留鮮脆的口感,而豬肉則是焦香軟嫩並具,捲起一小團白飯後送入口中,再佐以金黃色冰涼液體,今天辛苦啦。
施清元專欄|一期一會 走過的日本老店
「一期一會」這詞聽來可能有些陳腐,但疫情,時間,距離,都確實讓老店與客人,面臨「一期一會」的成真。在記憶風化前,試著寫下這些店曾帶給我的美好。還能再會嗎?
◎責任編輯:胡士恩
東京
最新文章
-
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用三十五年光陰,成就普洱茶的工藝復興
2025/10/07 -
2025南國漫讀節/南韓作家金英夏首到恆春 分享人生是一段旅程的思想脈絡
2025/10/06 -
小店永豐故事展3日吸1.4萬人 參與小店激讚:看到全台灣的美好
2025/10/05 -
小店學系列講座/林凱洛 X MIZZY CHEN:好企劃讓品牌走入人心
2025/10/05 -
小店學系列講座/蔡孟仰 X 葉忠宜:爆紅秘訣 一把金剪刀翻轉小文具世界
2025/10/04 -
周日永豐小店市集華山最後一日 講座、工作坊、DJ表演以創意翻轉社會
2025/10/04 -
好咖啡、醜蔬果、潮間帶的海之味一次到齊!永豐小店傳遞在地好味道
2025/10/04 -
「金喜檸檬」所得捐花蓮災區 永豐小店聽故事、呷在地「以愛傳愛」
2025/10/04 -
第三屆永豐小店市集華山開展 DA BOSS出攤助小店經營過關、輕鬆圓夢
2025/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