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攀登中】攀登教會林秀儒的事:就算墜落,反覆嘗試,無所畏懼
從國高中時期就在常去攀岩的岩場打工做過兒童課程助教,也做過攀岩教練,因為想親身體驗不同工作類型的可能性,林秀儒曾經在職訓局學做過烘焙,當過機車快遞,也在飲料店打過工,近期她回到攀岩教學上和攀岩愛好者交流,並且進入國家訓練中心的運動攀登培訓隊,回到攀岩選手的崗位。
林秀儒在8歲時跟著兩位姊姊在湖口浸信會接觸攀岩運動,真正開始攀爬是國小初期,當時的體型比現在還更嬌小,喜愛在岩牆玩耍、互相橫渡追趕與比拼耐力。她在教會攀岩時的啟蒙教練是黃福彥,後來在新竹風城時期接受黃國維教練的正式訓練,教導她觀察岩牆上的小腳點,好讓在牆上的動作轉換能夠更細膩,身高矮小的她學習腳法技巧來增加空間的感受力。
儘管身邊的人都相信她可以持續突破,但林秀儒還是察覺到矮小身材所帶來的困境,她說,幾乎每次遇到轉折,都曾有過下定決心不爬了的心情。
什麼工作都做的那段時間,她仍會去岩館攀爬,沒有設定任何目標,就像是回去散步與看看老友,但偏偏攀岩就是在牆上必須全身心專注體會才有辦法做得好,心不在焉是很難完成一條路線的。林秀儒才發現,藉由工作身份的轉換,反倒提醒她與攀岩之間的緊密連結,身體經驗召喚著她重返岩壁,「兜了一圈才發現,我果然離不開攀岩。」
2018年的亞洲錦標賽,林秀儒與同期的韓國選手Jain Kim,也是她最欣賞的選手一起進入先鋒決賽,她描述著自己被現場的氣勢所震懾、幾乎不記得自己的攀爬,而在經歷自認為表現不理想的抱石賽後,Jain Kim卻告訴她——她看見林秀儒在墜落後勇於反覆嘗試、攀爬得無所畏懼——這段話語持續影響林秀儒至今。
「不在做不到的動作中去探尋為什麼失敗,而是去思考這些墜落,如何被整理成一個新的經驗,引導下一次的成功。」經歷今年IFSC世界盃賽事後,林秀儒更懂得理解失敗:「失敗已經被我賦予了新的意義。」
比賽確實會有諸多遺憾,會不斷反思當下的表現或是預設各種的再來一次,林秀儒認為大多數人都遺忘了,比賽當下就是自己的最好,也尤其喜歡超越極限的時刻,但當內在狀態與外在條件具備的時候,會進入彷彿心流狀態的極限專注,在每一個移動上可以感知到下一個身體位置,包含呼吸、節奏與力度的掌握,腦袋一直驅使著身體反應與協作,「當身體的調動不再受限,那或許是一種超越自由的狀態吧。」林秀儒說。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我們攀登中
最新文章
-
焙茶飲品專門店wataru松菸商圈亮相!一嘗日本京都百年老茶舖和風茶香
2025/09/18 -
第3屆小店永豐故事展「在地.上線」認識10家小店 10月3~5日華山登場
2025/09/18 -
紅毯與威尼斯!一座開啟香奈兒與銀幕情緣的水上城
2025/09/18 -
台北101打造全台時尚新地標 10大精品與2家最強甜點齊聚,周年慶優惠超下殺
2025/09/18 -
BRUN不然板橋早午餐新開幕!板橋車站一處75坪的城市綠洲
2025/09/16 -
台北大安Branch Coffee Roasters開幕!以自家烘豆打造手沖、奶咖理想風味
2025/09/16 -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