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攀登中】運用設計方法,讓更多人愛上攀登:專訪抱石俱樂部
2021年2月,一個名為「抱石俱樂部(The Bouldering Club )」的社群帳號在Instagram發跡,在這個每天有成千上萬個新帳號成立的時代,你就是能從抱石俱樂部的頁面嗅到一些不同於以往的新鮮氣息,包括影像品質、文案的梳理、第一手訪談內容以及具有系統性視覺表現等等,回頭再看到置頂資訊欄裡寫著「由台灣策展工作者發起的限定企畫」,如此有趣的視角,很難不追蹤下去。
從策展認識攀登
畢業於景觀設計與建築系的陳婕寧(Janet)和張哲惟(Kobe)在策展領域工作多年,兩人於2020年創立「山陽山陰 SANYO+SANIN」,並於同年底展開「抱石俱樂部」品牌計畫,與教練Marco、夥伴舒婷共同進行攀登運動的研究及推廣。
時間回溯到四年前,這份對攀登的熱愛,其實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2017年,陳婕寧與張哲惟是展覽「UP TO 3742 | 臺灣屋脊上」的策展團隊之一,跟著多位台灣登山好手在三千公尺高山上進行11天10夜的採集。某天,一群人在山頂看到一塊巨大石頭,擁有攀登經驗的人決定試試看,一個一個爬上石頭,「現場只有一顆石頭,沒有任何工具,你會看到每個人爬的方式都不一樣,人的身體狀態與鍛鍊程度也很不同,非常有趣。」張哲惟說。
那次展覽中,有一個區域展示了參展者的重要物件,陳婕寧至今印象還很深刻:「戴子(戴杏芳)只展了兩個類型的物品,一台貝斯,以及扣環、繩索等各種上攀道具,你會很好奇這個人著迷的事物是什麼模樣?為什麼她的人生不能沒有攀登?」
多元視角組團隊
展覽結束後,兩人跑去報名上攀課,在種種繩索確保考試不順利、幾乎要放棄的時候,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不需任何工具、沒有限制動作的「抱石」,「竟然有一個運動能如此展現身體自由度,在點和點之間,引導著身體做出某個動作,一次一次,你開始感覺到掌握身體的踏實感。」陳婕寧說抱石俱樂部的起心動念很單純,就是想把那興奮感覺傳遞給更多人。後來他們在岩館認識教練劉翰杰(Marco)和夥伴許舒婷,也讓團隊的視角更多元,盡可能照顧到初學者與專業玩家等不同需求。
岩齡10年、現為業餘選手的Marco是團隊裡的專業顧問,在他看來,這樣以設計介入的跨界發展,是岩圈必經的過程:「早期攀岩多半應用在戶外,是為了克服困難地形而開發的技術,需要很強的手指力和上肢力量,但這20年來,越來越多人加入攀岩,練體操、跑酷、踢足球、打籃球的都有,開始出現飛、跳、擺盪、旋轉等動作,攀岩從靜態走向動態。」不同領域的玩家,以及他們所帶來的專業技能與技法的進化,都讓攀登變得更豐富,跨界發展像是順勢而為,自然而然發生。而陳婕寧雖然接觸攀登不久,擁有策展背景的她,開始瀏覽大量國內外資訊:「國外有些岩館背後主導者其實是企業,跨領域合作更是常態,從品牌定位、分店策略、空間動線的設計、整體思考佈局等,很多地方都值得深究。回頭看台灣,我們從策展專業去思考:抱石能不能有更好的連結和整合?」
傳遞運動背後重要的事
短期目標是從線上平台做起,陳婕寧認為,教學資訊的圖像化以及傳達一般人不容易看見的核心價值尤其重要:「運用設計將身體經驗精準轉譯成圖文資訊,它能讓有興趣但還沒嘗試的人發現更多身體動作的可能性。」把入門的可能性打開,接下來要溝通的是本質,也就是攀登的魅力,在抱石俱樂部團隊的眼中,攀登的魅力始終在過程:「每個人、每一天都有各種小小的努力在累積,這些微小實踐所獲得的成就感,促使我們追尋更大的夢想。岩館裡到處是這樣的人。比起完攀,這裡的人經歷更多的墜落(fall)。」從點到點,每一小步都有不確定感,也都是成就感,攀登者背後的耕耘和努力,是陳婕寧與團隊想透過計畫傳遞的訊息。
問及攀登有讓自己覺得成為不一樣的人嗎?Marco想了一下:「有,心情變得比較開放。」他進一步解釋,攀登者在岩牆上時,它看起來像是個人運動,其實不然:「攀岩的人很樂意共享動作資訊,總會互相鼓勵、告訴身邊的人:『你也可以做到。』明明是一個人在牆上,但我們會有團隊感,感覺自己是跟大家一起的。」與多數運動項目相比,例如籃球,明明是團隊卻更注重個人表現,有著很大的不同。
歡迎加入抱石俱樂部
抱石俱樂部的終極目標是擁有自己的岩館,一處結合日常生活,或許空間裡有咖啡館、有伸展及訓練區域、有休憩區的場景,陳婕寧始終認為,擁有實體空間才有辦法真正產生的交流。雖然現實層面還有許多艱難考驗,團隊也沒想太多,如同抱石,每一次嘗試都有意義,他們把計畫視為一種實驗,邊做邊修正,透過抱石交更多的朋友,如同「俱樂部」這個設定,無論什麼年紀、職業或背景,只要對攀登感興趣——跟隨著你的身體、打開思緒,歡迎加入抱石俱樂部!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
第一間台灣人在巴黎投資的餐廳摘二星!Blanc劍指三星
2025/04/02 -
杜拜卓美亞港灣酒店開幕!肖恩·基拉以超級遊艇美學打造未來感奢華新地標
2025/03/31 -
2025米其林3月新入選!台中小吃「功夫上海手工魚丸」進榜
2025/03/29 -
The One攜手18位職人推梅與茶的風土盛宴!以碗中風景探索臺灣飲食地景
2025/03/28 -
精品咖啡Ninety Plus全球首間旗艦店NOKE登場!客製烘豆10分鐘完成
2025/03/27 -
臺北嘉佩樂酒店4/1開幕!André Fu操刀設計頂奢訂製「現代雅居」風格
2025/03/27 -
無印良品新竹大魯閣門市!130坪服飾專賣、快閃半年
2025/03/27 -
2025哈瑪星童樂派對4/3-4/4開趴!搭乘哈瑪星號、看表演、逛市集
2025/03/27 -
「看到月亮,想起了你…」人氣咖哩名店「月見ル君想フ」,專熬思念的滋味
2025/03/26 -
泰日印混搭咖哩「Curry for Peace」,黃金配方調製出「吃不膩的味道」
2025/03/26 -
2025「亞洲50最佳餐廳」公布!台灣「logy」、「JL Studio」進榜
2025/03/25 -
Diptyque爵夢俱樂部小島裡開張!4+1主題重回1960年爵夢酒吧
2025/03/25 -
星巴克南投名間門市!濁水車站旁的咖啡空間
2025/03/21 -
法國航空La Première頭等艙套房!歷時3年打造全新高空奢華體驗
2025/03/21 -
貳虎永吉店!保證1小時酥脆雞排、爆檸飲品進駐信義區
2025/03/21 -
無印良品南港LaLaport!超過580坪6大必逛必買亮點
2025/03/20 -
山嵐號4/19啟航!行駛於花東縱谷的五感列車
2025/03/20 -
新北黑白切10強揭曉/10位美食評審 暢談心目中最佳的黑白切
2025/03/2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