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評論家黃冠華/離不開板前的美味,近十年台北高級壽司、割烹日本料理之我見(上)
因為文化及地緣因素,日本料理對台灣人來說是很親切的,相信大家身邊都有很多懂吃、懂喝、懂文化的日料達人。日本料理分類極廣,從壽司、割烹、天婦羅、拉麵、燒肉、鐵板燒、會席料理等,其實各品項都有深厚學問,但如果要特別談以料理長的手藝來服務這一間店所帶來的意象,我想日本料理中的壽司及割烹,會相對較符合我們對日本料理的期待。
在日本料理中,大廚,正所謂「板前」的存在,就是在日料中的壽司、或是割烹店的精神!其實在日本,代表關東江戶的壽司,與從關西開始流行,將食材分切再烹煮的割烹料理,其實屬於完全不同的派別,所以在日本反而較少有這樣綜合性的店家。但在台灣,我們吸收了各家的飲食文化後,又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就直接稱呼這些提供壽司酒餚小料理的店叫做壽司割烹,大廚們為了能夠親自服務來到店裡面的貴客,以吧台座位來說,能提供13個座位就幾乎已是相當緊繃的一個極限。
我們常常從三個面向來評價一間好的壽司割烹日本料理店,旬味(食材因季節變化之美)、板前(大廚的技藝與客人間的互動)及服務(包含軟體及硬體的一切享受)。就是以這位大廚服務範圍所能及為原則,架構出一家店的氛圍和場域,所以如同日本當地,台灣很頂級的壽司割烹日本料理店,規模也都不會太大。
談到台灣的壽司、割烹界,就不得不談到一個重要的人物:「足立浩正」先生,朋友稱他為Adachi桑,他掌廚時期的千壽是近15年來台灣壽司割烹料理界的一個分水嶺,一般而言,我會將台北壽司割烹的日本料理產業生態的演進分為千壽前時期、千壽時期、以及後千壽時期。
在我的印象中,十多年前在台北吃高級日本料理,訂位候位很少會超過兩周以上的時間,那是八王子、高玉、新都里的那個年代,那是千壽前時期。
2014年,六本木壽司名店「壽司通」創辦人菊地英晃先生在台灣開設了千壽,進駐東區。只要有去吃過的人應該對於首次去時看不到招牌,找不到入口的經驗都還有著深刻印象。
在第一代的千壽時期(千壽後來開關了幾次),Adachi桑負責壽司及主食,二廚渡邉信介負責烤物,後來渡邉在千壽第一次結束後,離開去開了「守破離」,靠的就是烤了一手出神入化的鰻魚飯料理,後來近年又轉進與藝人蕭敬騰和其他股東,以他的名字開了「渡邉」這間日料網紅店。
千壽可說是台北會員制的無菜單日本料理始祖,「千」代表餐廳只招募1000名會員,而「壽」則是祝福之意。其對台灣的壽司割烹日本料理最大的影響,就是帶入了會員熟客制的飢渴行銷模式,只有吃過才是會員,只有會員才能訂位,也因此每位來吃的客人就在吃的同時,又直接訂下次來吃的時間,造成預訂非常困難,所以在那段時間,能去吃「千壽」代表你真的很有人脈、很有辦法!
後來足立浩正先生離開千壽,開了Adachi足立壽司後,這一個行銷概念及模式就被普及化了。因為座位稀少,所以生意好的壽司割烹日本料理店,都不約而同的走向熟客包場制,如果你不是熟客,就要透過包場和更多的互動及消費來成為熟客,但店家僅有的座位資源造成供給和需求的高度傾斜,光應付既有的熟客可能也都已經不太夠用了,所以在這樣的循環之下,同時也推升了價格的上揚。
在後千壽時期的時代,也是高級日本料理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結果的時代。足立壽司Adachi以及連續三年摘下米其林星星、由天本昇吾先生掌廚的「鮨天本」,這兩間店基本上已是日料界的「聖殿」,已經不是一般餐廳想訂位只要願意等久一點就可以,他們的用餐席次變成一種「熟客間」的高級通用貨幣,能拿到位子請人家來吃,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但其實,如果你在日本吃一個米其林三星的日本料理,其所需價格可能比台幣還要便宜的多(別忘了日本人均所得和我們的差距),但台灣在疫情推波助瀾下,有消費力的族群出不了國,或許也就同時間接地造就了這番消費的榮景。
(本文作者:黃冠華/美食評論家。旭榮集團執行董事,識富天使會聯合創始人)
日本料理
美食評論家黃冠華/離不開板前的美味,近十年台北高級壽司、割烹日本料理之我見(下)
【中央書局 X 500輯】週三讀書會全新系列,詹宏志領讀「間諜小說六講」:第五講/《哈瓦那特派員》
最新文章
-
米其林⼀星Sur-╳SLOWAVE「霞⽊果酒」譜寫在地餐酒新風味
2025/10/13 -
Diptyque聖誕倒數月曆2025!貓咪書店裡的25份小驚喜
2025/10/13 -
從庶民到精品 潮流最前線|plain-me創辦人Tim: 東區有全台最好的生活平衡感
2025/10/09 -
打造台北食尚新地標|名廚黃以倫:看好東區再復興
2025/10/09 -
日常生活圈 承載青春回憶|冠軍咖啡師王策:東區就是我的舒適圈
2025/10/09 -
個性商圈 走逛千遍不厭倦|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東區魅力無可取代
2025/10/09 -
Diptyque南瓜香氛蠟燭!冬季來臨之前的節慶限定香調
2025/10/08 -
陳遠號創辦人陳懷遠:用三十五年光陰,成就普洱茶的工藝復興
2025/10/07 -
2025南國漫讀節/南韓作家金英夏首到恆春 分享人生是一段旅程的思想脈絡
2025/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