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製刀師徐奕承:三年四個月的行動打鐵夢,親身探訪台灣老鐵店

2022/08/26 黃怜穎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4「在環島的路上」

百年前的台灣已有環島的記錄,從最早為了探勘調查的「生產性環島」、到成為大眾文化的「觀光性環島」,再到自我探索的「挑戰性環島」,然而影響最深的或許是2007年,一部講述單車環島故事的電影《練習曲》上映後,全島熱血沸騰,環島從此成為許多人的生命里程碑之一。

出不了國門、只能向內梳理的日子,環島的人更多了,越來越多非一次性、無預設目的、更在意停留的環島行動持續發生,環島像是一場跨出舒適圈的冒險,不是壯遊是生活。《500輯》首次擴展企劃形式,運用上、下兩期專題,挖掘相同命題的不同視野,本期從「人」出發,從非典型環島行動裡看見新生活提案。

徐奕承在疫情前兩年常東奔西跑,當人不在台南官田的工作室打鐵,也許在海邊、在山上部落教學,或在快消失的鐵店裡向老師傅們探尋鐵業故事,進行環島田調。他將環島計畫稱作「三年四個月的行動打鐵夢」,早期傳統手藝者描述「三年四個月」是學徒「出師」所需的時間,徐奕承以此象徵「不是一下子就可完成」的時間概念。製刀16年,出發在路上的身份既是分享技能的師傅,更多時候轉換回學徒的角色和心態,他以發亮的眼神說著:「所有的過程都是學習。」

徐奕承為「鐵火手造」主理人,結合傳統打鐵與現代製程,鍛造客製山刀、廚刀和工藝用刀,且是台灣少見的打鐵教學工作室。圖為他曾多次探訪位在桃園大溪的「正吉號」,彈奏月琴與打鐵中的師傅合奏。
 圖/徐奕承提供
徐奕承為「鐵火手造」主理人,結合傳統打鐵與現代製程,鍛造客製山刀、廚刀和工藝用刀,且是台灣少見的打鐵教學工作室。圖為他曾多次探訪位在桃園大溪的「正吉號」,彈奏月琴與打鐵中的師傅合奏。 圖/徐奕承提供

朋友說在火堆旁許願會成真

16歲透過網路論壇自學做刀,徐奕承對鍛刀的興趣持續至今成了職業,做的刀從歐美小獵刀到現以碳鋼鍛造山刀、廚刀、竹藤用工藝刀為主,鍛刀有如他生命的圓心,以此往外拓展不同面向的樣貌。2018年,有回參與山鹿自然工作室為實驗學校所辦的鍛刀成年禮,徐奕承帶領孩子們做出一把自己的刀,當大夥圍坐火堆分享收穫,他說出了想望:「我想去更多地方,蒐集更多關於鐵的故事。」

像許願成真般,「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徵件也推了他一把,將「三年四個月的行動打鐵夢」想法成形進入決選,雖最後沒能獲獎,其實徐奕承早已出發在路上;同年受「Discovery硬派祭」之邀到活動現場擺攤示範打鐵,與大小朋友交流用鐵創作的經驗,想來已是他第一場行動打鐵夢的實踐。

台東池上福原打鐵工坊。師傅將做過的刀以紙板留下刀型。 圖/徐奕承提供
台東池上福原打鐵工坊。師傅將做過的刀以紙板留下刀型。 圖/徐奕承提供

池上福原打鐵工坊。 圖/徐奕承提供
池上福原打鐵工坊。 圖/徐奕承提供

踏查老鐵店

「一直都想到處去看打鐵店,親身看老師傅們的近況、認識每間鐵店的特色。」台灣本島僅花蓮、新竹、雲林和台北市尚未有過老鐵店探訪記錄,令徐奕承印象深刻的,則是每間鐵店老師傅一旦展開話題發現有他這位打鐵知音在場,個個是講不停的熱情節奏。

和大學實習時向一位師傅學習製程的角度有很大不同,能從多位師傅中比對出同質性與差異性,好比發現某個技法全台通用,進而彙集老師傅們的經驗法則,理解到同款農具會因每個地區地形地貌有不同細節,認識鐮刀裡有稱「客家柴刀」的、筍刀款式多到令人驚奇、見到挖礦年代放置炸藥用的鐵器⋯⋯徐奕承的「吸鐵」體質,連吃個早餐都能幸運地遇上滿牆的林業用鐵器,蒐藏著當地林業發展的脈絡。

這些書本上讀不到的親身體驗,是受用一生的禮物,「如不是接觸不同的師傅,會以為打鐵就是這樣子。但因為接觸了很多師傅,理解原來有這麼多方法和面向,關於鐵與打鐵能拓展的可能性其實很大,我對製刀技法的包容性也變得更高了。」

澎湖馬公福發鐵工廠。 圖/徐奕承提供
澎湖馬公福發鐵工廠。 圖/徐奕承提供

三峽「萬發打鐵店」,聽師傅講述每件鐵器的用途與作法來認識當地風土,令徐奕承著迷。 圖/徐奕承提供
三峽「萬發打鐵店」,聽師傅講述每件鐵器的用途與作法來認識當地風土,令徐奕承著迷。 圖/徐奕承提供

到部落交換教與學

「硬派祭」認識的朋友,也成為行動打鐵計畫的精彩串連,2019年,徐奕承受邀到台東太麻里拉勞蘭部落分享製刀,排灣族青年則以處理獸皮的技能交換學習。部落媽媽們知道有個做刀的人來了,紛紛抱著自家菜刀前來請他磨刀,也是可愛的記憶。想不到後續跟台東部落的緣份越來越深,載過三、四百公斤設備到嘉蘭村教學,再到過射馬干部落教卑南青年做刀,徐奕承那趟就跟當地人交換學藤編。除了拍照和文字記錄,用作品記錄也是他的方式,一把排灣小刀,記載著旅途中學習狩獵和藤編的技藝。同年他正式加入拉勞蘭青年會,從打鐵老師到成為部落的一份子,更是因行動打鐵開啟的另段生命旅程。

在香蘭村拉勞蘭部落與部落青年分享製刀技法。 圖/徐奕承提供
在香蘭村拉勞蘭部落與部落青年分享製刀技法。 圖/徐奕承提供

徐奕承(前排最左)向拉勞蘭部落青年學習獸皮處理,交換彼此熟悉的技能。
 圖/徐奕承提供
徐奕承(前排最左)向拉勞蘭部落青年學習獸皮處理,交換彼此熟悉的技能。 圖/徐奕承提供

(左)學會的編織藤環運用在刀柄上(右)將部落獵人狩獵後分得的羊腿骨用作為「獸皮剝製刀」的刀柄。 圖/徐奕承提供
(左)學會的編織藤環運用在刀柄上(右)將部落獵人狩獵後分得的羊腿骨用作為「獸皮剝製刀」的刀柄。 圖/徐奕承提供

一個人的出發,回到面向群體的信念

兩年前頻繁地從台南官田出發與折返,徐奕承以「打鐵」為支點向外連結,「因為我想多多理解我還不理解的事物,把理解的邊界再推展出去,就能擁有更多的包容性。」他也反思著身處「島」的獨特性,無論在山上、平地發生的任何事終究會回到環繞著島的海中,徐奕承將面對自然環境的虔敬之心,注入製刀時所選用的天然材質與加工方式:「當我看到更多的人,更多的山、海、地,我會更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環環相扣的,彼此會影響到彼此。」這是安安份份待在工作室所感受不到的,「行動打鐵」將夢落地為真實,「三年四個月」還繼續在路上。

作品也是用來記錄環島田調沿途所經歷的方式。徐奕承製作的山刀(上)與廚刀(下)將傳統鐵管技法表現得更為細緻。 圖/徐奕承提供、左圖/張文彥攝影
作品也是用來記錄環島田調沿途所經歷的方式。徐奕承製作的山刀(上)與廚刀(下)將傳統鐵管技法表現得更為細緻。 圖/徐奕承提供、左圖/張文彥攝影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推薦閱讀

【環島路上】音樂人雷擎:小小的getaway,換來最新版本的自己

【環島路上】高耀威/繞自己的世界一圈,書店裡外的環島者

Issue64

一直在環島路上,音樂人雷擎:小小的getaway,換來最新版本的自己

一直在環島路上,音樂人雷擎:小小的getaway,換來最新版本的自己

2022/08/26
地理人游牧笛看環島:先成為在地的一份子,再思考解決方案

地理人游牧笛看環島:先成為在地的一份子,再思考解決方案

2022/08/27
書粥 高耀威:繞自己的世界一圈,書店裡外的環島者

書粥 高耀威:繞自己的世界一圈,書店裡外的環島者

2022/08/25

最新文章

日本正宗生甜甜圈「I’m donut?」亞洲首間海外分店
台灣首店 7/4 開幕...

日本超人氣甜甜圈「I’m donut?」台北東區亮相!3款必吃台灣限定口味

2025/07/03
ONCOR響艷都市會所台中七期店揭幕!集結會所級歡唱空間、江振誠跨刀美食共織台中...

ONCOR台中七期店揭幕!再次攜手江振誠「小吃麵」讓歡唱大啖台灣味

2025/07/02
2025 Diptyque夏日限定系列。大家也可以把用完的蠟燭杯變成漂亮的小盆栽...

Diptyque 2025夏季限定!以13款果園香調註記夏日記憶

2025/07/02
何膺惠(Andrew Ho)獲得2025年「亞洲50最佳酒吧 」的「ALTOS同...

2025「亞洲50」最佳調酒師是他!來自香港、Andrew Ho獲最高榮譽

2025/07/02
Apple宣布在洛杉磯打造全新頂級錄音空間,著重於以藝人為核心的內容、音訊創新,...

Apple Music Studio洛杉磯!與Apple並肩前行的10年音樂旅程

2025/07/02

【本期發刊】花的力量,回應生命的途徑

2025/07/01
侍燒肉邀請松阪牛協議會、日本伊藤牧場主理人,共同見證38個月齡特產松阪牛登台的重...

侍燒肉引進「38個月齡特產松阪牛」登台 呈獻頂級味覺盛宴

2025/06/30
「物外郵務所」 6/25-9/1 台北華山期間限定投遞!為文具迷與品味生活者企劃...

「物外郵務所」台北華山期間限定登場!邀文具迷一同感受書寫樂趣

2025/06/27
Longchamp中山% Arabica快閃6/28限時9天。圖|Longcha...

Longchamp中山快閃6/28限時9天!4大主題體驗巴黎日常感受職人工藝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