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Hon圖書俱樂部」:生活要簡單但精準,在書中可以找到很多人生解答
去過花東的人,或許會察覺到,花東有種chill的氣質是外地仿不來的,而這股特質也吸引著人回鄉、或移居生活。本系列三組團體,各自以喜愛、擅長的幾種元素,來談談他們關於理想生活的想法,並有一組才剛移居的年輕人,將分享正在練習理想生活的過程,希望能透過他們的經驗和現在進行式,為更多人帶來一點啟發。本文為此系列首篇文章。
在「Hon圖書俱樂部」的答案紙上,是咖啡、圖書、與老物,這些他們所熱愛的事物,讓他們得以把店開得很優雅、把生活過得很自在。
一縷咖啡香氣,好似一條線索,早已埋下伏筆,牽引著宗燁來到他的夢想之地;四種選書分類,就像四塊拼圖,拼湊出陳莉理想中的生活輪廓。兩人兜兜轉轉,從北台灣到南台灣,最後落腳於東台灣的花蓮,在書、咖啡、甜點、老物的伴隨下,組成「Hon圖書俱樂部」,在這裡一起走出一條自得其樂的生活軌跡。
我們的理想在同一個頻率
最初,是宗燁先來到花蓮定居,「來花蓮當兵後就喜歡上了這裡的生活,在花蓮散步時覺得特別舒服。」宗燁形容,台北都市的壅擠令他感到窒息,因此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家裡度過,後來恰巧接到花蓮朋友的邀約,便前往朋友家的民宿一樓沖咖啡、經營早午餐店,一待就是7年。
陳莉同樣有著脫離都市的慾望,常對著電腦遠端工作的他,期望能更接近自然、與山海共居。前兩年得空,陳莉一個人至恆春旅行,在那裡遇見了也去旅行的宗燁,「我看著他很專心地在擦手上的一盞老燈,被他單純投入的身影吸引,後來跟他聊天後發現,他在花蓮過的生活,不就是我理想中的模樣!」
或許是因為陳莉的工作步調太快、又得同時處理不只一件事情,那種專注在手部動作的純粹,特別讓她欣羨。因此搬來花蓮後,陳莉每天起床梳洗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掃門前樟樹的落葉,集中、鏟起,再集中、再鏟起,就像開啟一天的小小儀式,總是讓她感到特別療癒。然後陳莉與宗燁會一起擦地、撢撢書架,認真清潔空間不僅是因為店裡採脱鞋進入,更是回應原屋主對這棟50年老房的愛與維護。
「老屋的迷人之處,在於開關木窗的聲響,很有生活感。」這裡是兩人的住家、也是與大家分享咖啡與書的小店。
書與咖啡是媒介、是分身
「Hon圖書俱樂部」通常在中午時分打開大門,兩人協力製作飲料、點心,接待客人。有著一手沖煮好手藝的宗燁特別喜歡深培的豆子,厚重地在口中流淌過強烈、豐富的印象,留下足以細細回味的尾韻。
而在「Hon圖書俱樂部」裡看到的書籍,都是陳莉長期以來的個人收藏,也代表著她不同的人生階段。她自述從小就愛看書,從文學看到工具書再看回文學,看很多也看很雜,「我覺得在書中可以找到很多人生的解答。」就像經典名著《老人與海》,小時候因為是學校的指定作業而必須讀,當時的陳莉只覺得是個花很多時間還是釣不到魚、最終無功而返的老人,沒有太多感觸與心得;但當長大後再度翻閱,卻從書中得到了安慰,「雖然一時遇到挫折,但人生路還很長,還是很有希望,故事給人一種很溫暖的感覺。」
陳莉近期也從《理想的簡單生活》一書中得到了啟發,「生活要簡單但精準。」他贊同開啟理想生活之前要先斷捨離,留下最喜歡、最珍貴的東西即可。她同樣喜愛此書以女性觀點出發,寫出更細微的動人情感。
理想的簡單生活,可以說是一種可以自己掌握生活步調的心寬自在,當店裡不忙時,兩人間或聊個兩句,但不說話也很好,就靜靜地各做各事。店門關起後,一起至附近的美崙田徑場散步,或是買食材回來自己料理。「其實這裡距離花蓮市中心約15分鐘的車程,不算遠,但就已經被當地人稱作是郊外,『距離感』跟台北很不一樣,還蠻有趣的。」在這個稍稍遠離商業、更像是住宅區的美崙社區,他們擁有了理想中的 Easy and small pleasure。
「Hon圖書俱樂部」的5本理想生活書單
「Hon圖書俱樂部」收藏的書籍分為五類,包括「Design 非典型設計」、「Food 飲食靈魂」、「Home 理想的居所」、「Art & Literature 文學・藝術」、「Travel & Plant 植物・旅行」,以下由店主人按照順序各分享一本書。
01| 山田浩幸《住沒有空調的房子》
以有趣又淺白的方式講解關於熱能、氣流、日照等專業知識,相信是後疫情時代,時常待在家中的人都會關心的有趣書籍。
02| 洪愛珠《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以一道道經典臺菜回憶逝去家人的散文札記,體現著飲食不只為填滿胃袋,同時也乘載著許多人與人間的情感記憶。
03| KINFOLK《家》
KINFOLK編輯團隊走訪世界各地蒐羅一戶戶風格人家的住宅筆記與生活故事。讀完後或許不難發現,理想居所的關鍵不在於宅邸是否完美,而是居住其中的人,如何過活。
04| 毛姆《剃刀邊緣》
小說的中心人物本是人生勝利組,但經歷了好友無預警的死亡後,放下一切走上流浪之徒、整天泡在圖書館研讀東西方哲學、佛學、玄學,只為參透人生的意義究竟為何。
毛姆的小說以強烈的自傳性色彩出名,書中的角色都是真有其人,只是經過改編,因此在閱讀間更能與書中人物產生共鳴。
05| 楊世泰《折返》
登山在近幾年熱度頗高,阿泰透過入山後的觀察反思日常生活,如同書名道盡的,走出戶外是為了返回內心、返回生活。
◎ 責任編輯:沈佩臻
最新文章
-
【週三讀書會】劉梓潔:從捉對廝殺到按圖索驥,感受讀書與追劇的另一種樂趣
2023/09/21 -
使閱讀走入人群 |「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 宜蘭林業小鎮森活書食節重溫閱讀與生活的美好
2023/09/10 -
「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9月接棒|宜蘭「森活市集」、新北「以河為名」讓閱讀走進日常
2023/09/07 -
重新體驗閱讀的美好|文化部攜手獨立書店,首波大型創新書市高雄、澎湖起跑
2023/08/27 -
集結書店、藝文、音樂與美食的文化饗宴|「享讀福爾摩沙」創新書市 本週末高雄、澎湖兩地開跑
2023/08/25 -
閱讀、藝文及創意書市的內容饗宴! 500 Book正式開台 描繪青年知性新視界
2023/08/01 -
創新書市全國起跑!百場藝文市集、近千場閱讀推廣 文化部長史哲:盼大眾重新走回書店
2023/07/31 -
「誠品生活新店」亞洲最大1.9萬坪亮點公開!30米挑高天井書店、野花園露台9月試營運
2023/07/10 -
還原老件之美,水湳洞「非書店」為村落帶進交流能量
2023/07/09 -
【週三讀書會】韓良憶:在案前思索起飲食甚或生活的意義
2023/07/04 -
張淑征《STORY FORMS》限量書!攜手洪新富將生活故事化為建築形體
2023/06/15 -
2023建蓁環境文學營巡迴登場:5大活動串連25位學者作家,走讀城市與棲地、探索當代環境書寫
2023/06/07 -
【週三讀書會】劉克襄:用雙腳探訪四方的自然系作家
2023/05/30 -
竹宮惠子「愛馬仕之道」中文上線!加入官方LINE看漫畫
2023/05/26 -
2023南國生活節5/26-5/28恆春登場!3大主題市集、16組樂團雙舞台齊聚
2023/05/19 -
2023新北閱讀節 帶逛「網美」圖書館,兩場主活動吸引破3萬人次參與
2023/05/18 -
2023新北閱讀節/打造閱讀遊樂園 親子同樂共度難忘午後
2023/05/13 -
2023新北閱讀節【閱讀設計市集現場】地方誌、手作、占卜等質感攤位邀大眾以藝文療癒身心
2023/05/1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