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小店永豐計畫/雲林食務所:以各種在地小力量,連成一片雲林新景色

2022/10/06 楊喻婷

三小市集販售門市「食育基地」,網站亦有線上市集服務,同時加入農產品烹調、食用方式等介紹,並與日本合作雲林農業文創刊物《雲林食通信》,以多方作法觸及更多顧客群並深入農業知識。 圖/周書羽攝影
三小市集販售門市「食育基地」,網站亦有線上市集服務,同時加入農產品烹調、食用方式等介紹,並與日本合作雲林農業文創刊物《雲林食通信》,以多方作法觸及更多顧客群並深入農業知識。 圖/周書羽攝影

「小,是一種特別之處嗎?」

十年前因活化老空間機緣而落腳雲林的外地人李宜倩,發現了雲林的獨特:「小」。從在地的「小人物」、堅守「小土地」,到做有益土地與眾人的事而獲得的「小滿足」,匯集此三小能量,選擇繼續留在雲林,投入當地主要產業──農業,運用自身行銷整合長才,將認真做事的農友小人物,推向更被尊重的幕前位置。

「原本,三小市集想法很簡單,角色介於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平台,藏身於後,盡可能將農友推向前方,讓更多外地的朋友認識他們。」,但三年下來,農友的知名度、市集的熱絡度日益成長,後續支持力道、土地與環境永續卻未能有延續性,無法帶動在地產業穩定及翻轉過往栽種模式,既然如此,三小市集轉型新增販售門市「食育基地」,網站同步擴增線上市集服務,同時加入農產品烹調、食用方式等介紹,並與日本合作雲林農業文創刊物《雲林食通信》,以多方作法觸及更多顧客群並深入農業知識,藉以獲得顧客反饋,提供農友不同視野與激發新想法,共同研發創新商品。

十年前因活化老空間機緣而落腳雲林的外地人李宜倩,發現了雲林的獨特:「小」。選擇繼續留在雲林,投入當地主要產業──農業,運用自身行銷整合長才,將認真做事的農友小人物,推向更被尊重的幕前位置。 圖/周書羽攝影
十年前因活化老空間機緣而落腳雲林的外地人李宜倩,發現了雲林的獨特:「小」。選擇繼續留在雲林,投入當地主要產業──農業,運用自身行銷整合長才,將認真做事的農友小人物,推向更被尊重的幕前位置。 圖/周書羽攝影

一步步的改變令人心有觸動,孤軍奮戰的寂寞會自己消失

全台三分之一的農物產來自雲林,可想而知,三小市集匯集的力量來自於產地裡的每一片農田成果。「農友並非不想從事友善環境的耕作,但現實上面對成本壓力、市場需求、家人反對意見等,都是他們必須孤獨面對的挑戰。」創辦人李宜倩說。因此,三小市集在行銷方向定調在「透明的真實」,將生產者的狀況誠實告知客人,讓消費者自行選擇是否以消費支持,透過眾人一步步的努力與互相信任,化學離自然就能越來越遠。

「大多數的消費者都能接受,甚至看見進步與改變,彼此都有感動,會觸動交流更具永續性的做法共同參與。」,「好田計畫」即是在地農友主動提出的創意專案。透過一小塊土地的集體認購,從友善耕作、物產加工、產地體驗、社區回饋等,集結消費者認同、企業需求、農友用心,更媒合在地餐飲工作者研發產品,讓食材跨界混搭,最終安心送到顧客的餐桌上。甚至收到當地小學生寫信而得知獨居長輩的用餐需求,再扣連上公益年菜,串起共好循環,讓各方參與者都產生了「我也能一起做好事!」的成就感。

全台三分之一的農物產來自雲林,可想而知,三小市集匯集的力量來自於產地裡的每一片農田成果。 圖/周書羽攝影
全台三分之一的農物產來自雲林,可想而知,三小市集匯集的力量來自於產地裡的每一片農田成果。 圖/周書羽攝影

不被人看好的曾經,路上遇見一群相挺之人

「說起來也很感謝,我覺得三小市集運氣蠻好的。」李宜倩說,創業時才剛畢業,雖然經驗不多,但受到很多在地人的幫助。她提到許多生產者因為各種原因回鄉,卻多半是獨自打拼,透過交流媒合、互導資源與共同激盪可能性後,反而出現許多新機會。三小市集從市集到平台的經營,讓許多合作夥伴從原先「這只能這樣做」、「我只會這樣種」等想法開始改變,也逐漸有更多人串連起來,彼此也是合作共同進步,你在變、我也跟著進化,在地工藝家原料從農餘料中取材造紙、市集農友再推薦旅程體驗互導、伴手禮則回到食育基地,大家各自分工、不搶專業、做自己最會做的事,光是這樣,單打獨鬥的生活至今,自然而然地發展成為低調的無聲共好。

全台三分之一的農物產來自雲林,可想而知,三小市集匯集的力量來自於產地裡的每一片農田成果。 圖/周書羽攝影
全台三分之一的農物產來自雲林,可想而知,三小市集匯集的力量來自於產地裡的每一片農田成果。 圖/周書羽攝影

介紹一個地方,許多人用人口數、土地面積切入。三小市集則刻意挖掘那些有意思的小數字,如在地的中藥鋪、銀樓、小學等,希望透過更深入有趣的小地方,訴說這個充滿故事的雲林鄉鎮。去年,新增「雲林食務所」培力基地,提供農友們技術及知識升級與環境永續課程,積累更多對土地的發展思慮。李宜倩特別說,若想支持雲林農業,除了付出實際消費行動支持,更希望大家付出時間參與地方,不論是能好好地讀一篇《雲林食通信》的食材故事、分享一篇「雲林食務所」的地方觀點、或是實地走訪「三小市集」認識一位農夫朋友,找到自己可以開始行動的起點,一起成為雲林的關係人口吧!

十年前因活化老空間機緣而落腳雲林的外地人李宜倩(右),發現了雲林的獨特:「小」。選擇繼續留在雲林,投入當地主要產業──農業,運用自身行銷整合長才,將認真做事的農友小人物,推向更被尊重的幕前位置。 圖/周書羽攝影
十年前因活化老空間機緣而落腳雲林的外地人李宜倩(右),發現了雲林的獨特:「小」。選擇繼續留在雲林,投入當地主要產業──農業,運用自身行銷整合長才,將認真做事的農友小人物,推向更被尊重的幕前位置。 圖/周書羽攝影

雲林食務所/三小市集‧食育基地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九如街51號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10:00-18:00、週日8:00-16:00

更多資訊請點此

永豐基金會合作願景

參與支持「好田計畫」,恢復土地友善與公益行動。增設在地小農們金融貸款的特殊方案,提供更穩固的後盾與轉型準備金,任其執行更永續的土地應用。

永豐基金會

永豐基金會發揚小店文化,號召「好事之徒」為地方帶來力量

永豐基金會發揚小店文化,號召「好事之徒」為地方帶來力量

2022/10/06
【永豐75】永豐75大事記,一路走來的時代記憶

【永豐75】永豐75大事記,一路走來的時代記憶

2023/11/16
小店永豐計畫發表 3場「跨域名人串連體驗」一起深入認識在地好店

小店永豐計畫發表 3場「跨域名人串連體驗」一起深入認識在地好店

2024/09/26

最新文章

Gen Z社交新熱點!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10/20改裝開幕!以全新咖啡自取機結...

這是伯朗咖啡館?!科大概念店攜手丹麥品牌HAY全新改裝、首創咖啡自取機

2025/10/15
Grace Han台北藝術概念店的空間內,兩幅藝術作品「躍動」與「舞雲」的聯映,...

以愛與思念為軸的柔軟延展 Grace Han台北藝術概念店 靜謐開展

2025/10/15
米其林⼀星 Sur- 與台灣酒飲品牌 SLOWAVE 再次攜⼿共同打造全新風味篇...

米其林⼀星Sur-╳SLOWAVE「霞⽊果酒」譜寫在地餐酒新風味

2025/10/13
Diptyque聖誕倒數月曆2025!貓咪書店裡的25份小驚喜。圖|Diptyq...

Diptyque聖誕倒數月曆2025!貓咪書店裡的25份小驚喜

2025/10/13
台北101觀景台將於10月25日,舉辦「超級英雄變裝遊行」。圖/台北101提供

到台北101觀景台玩高空萬聖派對!親子齊變身超級英雄、歡樂闖關討糖趣

2025/10/09
Plain-Me共同創辦人Tim,不僅是老東區人,更對東區的街廓、生活感別有一番...

從庶民到精品 潮流最前線|plain-me創辦人Tim: 東區有全台最好的生活平衡感

2025/10/09
黃以倫一路見證台北東區的演變。攝影/吳致碩

打造台北食尚新地標|名廚黃以倫:看好東區再復興

2025/10/09
王策希望VWI能夠成為經典的國際品牌。攝影/吳致碩

日常生活圈 承載青春回憶|冠軍咖啡師王策:東區就是我的舒適圈

2025/10/09
在東區生活超過20年,這裡的魅力與活力持續吸引著周筵川。攝影/吳致碩

個性商圈 走逛千遍不厭倦|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周筵川:東區魅力無可取代

2025/10/0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