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將「離島」作為方法—何欣潔談離島出版:本島的陰性敘事,以及航離港口的勇氣

2023/12/07 何欣潔

我是一個離鄉的澎湖人。這是我與夥伴們創辦「離島出版」(以及其前身「澎湖海鮮皇族」)的初衷。如同很多離島居民一樣,我在台灣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在幼時便身不由己地被大島的吸力帶離故鄉。多年過去,或許外表看起來已經與大島居民無異,但總有些「什麼」,在看似平靜無波的海底下湧動,難以止息。

何欣潔|1985年,澎湖人,在台北求學、就業,曾任《今周刊》記者、《彭博商業周刊》駐台特約記者、端傳媒台灣組主編。2013年創辦「海風野味/澎湖漁市場」,2021年離開媒體工作,與合夥人共同創辦「澎湖海鮮皇族」,2023年成立「離島出版」。
 圖/離島出版提供
何欣潔|1985年,澎湖人,在台北求學、就業,曾任《今周刊》記者、《彭博商業周刊》駐台特約記者、端傳媒台灣組主編。2013年創辦「海風野味/澎湖漁市場」,2021年離開媒體工作,與合夥人共同創辦「澎湖海鮮皇族」,2023年成立「離島出版」。 圖/離島出版提供

將「離島」作為方法開始探索的旅程

在過去很長一段日子裡,我常常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問題意識來定義這些「什麼」,以及如何框定、描述我從澎湖移動到台灣的生命經驗與身體感覺。

有一段時間,我以為關鍵字未必是「離島」,也可能是「海洋」或「漁業」。畢竟,以「離島」作為一個問題意識,在過去的台灣,並不是非常地主流——即便在非主流的思想領域,它也不算熱門。

雖然我常常思索 / 聲明自己作為一個澎湖人,之於台灣人有多麽地不同,但卻沒有明確地將「離島」作為方法,開始探索的旅程。

自2017年開始,我開始在香港端傳媒工作。作為華文國際媒體,端傳媒相當關注「邊界」與「移動」的議題。我與眾多同事都對金門、馬祖有濃厚的興趣,策劃了一系列的報導。

2021年開始,我遇上了好幾個不同的離島夥伴。我與同為澎湖鄉親的呂伊庭創辦「澎湖海鮮皇族」,表面上販賣海鮮,實際上包裹著我們發展「澎湖學」的夢想。次年,我與同事李易安集結我們倆在端傳媒的金門、馬祖報導,完成《斷裂的海》一書。

以這兩項策劃為經緯,我開始與金門的王苓、馬祖的曹雅評、施佩吟等富有創意與行動力的離島島民合作,慢慢建立一種鬆散的、各自私聊但又彼此連通的「準讀書會」關係。在各種不同場合,我們反反覆覆地討論自己的離島經驗,以「離島便當」、「離島戀人巧克力」等游擊式的策劃,實驗各種島島串連的可能性。

2021年何欣潔與同為澎湖鄉親的呂伊庭創辦「澎湖海鮮皇族」,表面上販賣海鮮,實際上包裹著發展「澎湖學」的夢想。 圖/離島出版提供
2021年何欣潔與同為澎湖鄉親的呂伊庭創辦「澎湖海鮮皇族」,表面上販賣海鮮,實際上包裹著發展「澎湖學」的夢想。 圖/離島出版提供

離島是一種相對的概念

慢慢地,離島,或者說離(岸)島(嶼)的概念,開始在我心裡生了根。

既名為「離島」,而不只是大洋之中的孤立島嶼,就表示有一個相對的「大陸」或「本島」概念與之對應。

生活在離島上的居民,都跟我一樣,生命中至少有一次不得不跨海移動的經驗;而島嶼地形本身的隔絕性,卻又讓故鄉變化的速度比其他地方更慢一些,文化的差異性也更大一些。

有時候,這些差異相當幽微,卻讓人無法忽視。在新的城市裡,我們總覺得自己是此處的異鄉人。雖然許多城鄉移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但我們與故鄉之間,隔著紮紮實實的一片海,不是跳上一班夜行客運或開上一輛汽車便可以抵達的地方。

不同島嶼與橫亙其中的海,給島民構成了一種特殊空間感與歷史紋理,也切切實實地改變了我們的生命與政治選擇。如果台灣——或世界上任何一處「大陸」與「本島」——錯過了這樣的故事與經驗,我相信,這些「大陸」與「本島」的歷史,必然都是有缺陷而不夠完整的。

澎湖海鮮皇族臉書專頁不時有「今日澎湖」的現場直擊照。
 圖/離島出版提供
澎湖海鮮皇族臉書專頁不時有「今日澎湖」的現場直擊照。 圖/離島出版提供

離島是一種陰性敘事

對現在的我來說,離島是一種陰性敘事,是本島的重要他者,是像我們這樣的群島共同體認識自己與他人的必要條件。我們成立離島出版、書寫離島,不只為了離島,也為了本島。

我相信,一個能夠容納離島多元性、看見金馬、理解(觀光熱潮之外的)澎湖的共同體,必定會是更溫柔、更多元、更複雜也更清楚明白「我到底是誰」的所在。而我們出版的範圍,也不僅僅是台灣的離島——一場關於挪威離島與極圈島嶼的內容生產計劃,已經在11月順利啟航。

而這些關於離島的思索,值得以一個出版社作為載體,讓更多人一起閱讀它。

對我們來說,出版傳統意義上的書籍,是出版工作的核心要義,但卻並非唯一途徑。出版的形式應該自由、體裁不拘。可以是可愛繪本、可以是嚴肅專書;可以是引人入勝的漫畫,也可以是15分鐘一集的線上節目;可以是一趟獨一無二的主題旅行,當然也可以是凝結海風與土地精華的島嶼物產。

畢竟,離島生活的核心,是廣袤無邊的海洋。可以通向世上任何地方的海洋,有時難免讓我們恐懼,但終將給予我們勇氣,讓我們以自由式游出港口、探索世界。

澎湖海鮮皇族與西尾半島物產店合作推出的「離島便當」。 圖/離島出版提供
澎湖海鮮皇族與西尾半島物產店合作推出的「離島便當」。 圖/離島出版提供

關於離島出版 >>

相信閱讀島嶼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也必須有許多種方式。成立於2023年,離島出版發展了:數位頁面、島產食材、島嶼走讀、離島餐會、聲音素材、特製地圖、實體講座、線上課程等多條航線,細讀島嶼的每一頁隱藏密碼。

點這裡,參與離島出版計畫!

離島出版 臉書專頁

澎湖海鮮皇族 臉書專頁

本文選自《500輯》Issue97「在離島創造明日的可能」

離島往往因被大海圍繞而受限,但倘若能掌握自身與天地的連結,從島嶼出發的視野,也可以是無限。當煙火散盡、颱風離去,冬季或許是認識離島日常的另一種時機。本期《500輯》邀集不同領域的實踐者,寫下停駐一段時間的離島生活與創作見聞,期待與讀者一起從故事中看見,身為島民,認識離島,其實就是更認識我們自己。

最新文章

板橋全新開幕Caju餐酒館,以有如藝廊般絕美場域,摘下2025美國繆思設計大獎 ...

板橋餐酒館Caju的日與夜!結合茶香、雞尾酒、歐陸料理的詩意之所

2025/05/27
「吃草,也是一種生活哲學。」麗貞副董在台東創立植物園,推廣以節氣養生的草本文化,...

一株草的力量,來自對土地的溫柔堅持 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用二十年耕耘,打造草本生活的綠洲

2025/05/23
If&n 2025 SS「Piece of Peace」靈感汲取自希臘之旅的所見...

台灣時裝品牌 if&n 發表 2025 春夏新作 「Piece of Peace」,沉浸南歐海島醺然氛圍

2025/05/22
CNFlower西恩東方花藝經典「端午掛飾」再創新,首推限量永生植物系列。
 ...

CNFlower西恩端午花藝掛飾再創新!首推限量永生植物系列

2025/05/21
Maison Crivelli 2025隱秘藏紅香精。圖|10/10 APOTH...

Maison Crivelli 2025隱秘藏紅香精!最神秘、保證驚喜的木質調香水

2025/05/21
COVA以精心手作的甜點,擄獲許多饕客的心。記者沈昱嘉/攝影

經典優雅的米蘭浪漫 百年傳奇甜點「COVA」進駐台北101

2025/05/20
大師名廚甜點齊聚!從藍帶主廚「思維一露」、進軍巴黎「晴菓」,到師承法廚名校「罌粟...

誠品生活南西「夢幻甜點店」開張!全台33間夢幻名店一站朝聖

2025/05/16
新手獨旅不妨來個台中一日遊。在陽光普照的晴朗下,無論是一嘗歐式早午餐或是泰國家居...

新手獨旅友善台中遊逛清單!必嚐歐式早午餐、泰國設計選物店、勤美術館

2025/05/15
山与。攝影|林佑勳、圖|米其林

2025米其林5月新入選!台北、台中精緻宴席

2025/05/14
丹麥咖啡品牌La Cabra首度登台!邀咖啡迷一嚐明亮清澈的風味,感受來自北歐獨...

全球百大咖啡丹麥La Cabra 5/9-11快閃台北iliya!冠軍咖啡師來台現場沖煮

2025/05/08
《臺灣米其林指南》正式宣佈,將納入新北與新竹。圖/米其林指南提供

《臺灣米其林指南2025》擴大版圖 納入新北、新竹

2025/05/07
星巴克大溪公園門市!隱身於歷史建築間的森林咖啡館。圖|星巴克

星巴克大溪公園門市!隱身於歷史建築間的森林咖啡館

2025/05/07
「SALT&STONE」號稱「全台北最好吃」、「強到沒對手」的胡桃派。記者沈昱嘉...

「SALT&STONE」料理各形各味極盡精彩 還有強到沒對手的胡桃派

2025/05/06
「食令shabu」空間設計既開放又具隱私,隔間板可靈活調整。記者沈昱嘉/攝影

台北101頂級鍋物:被譽為「火鍋界愛馬仕」的食令shabu

2025/05/06
曼谷香氛品牌copenn.與台灣線上媒體SENSORY JOURNAL經歷長時間...

曼谷人氣香氛品牌copenn.海外首展!跨國團隊共同打造最具詩意的消費體驗

2025/05/03
文化部所舉辦之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今日正式揭開首屆得獎的110單位名單。記者王...

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名單公布 文化百頁市集周末開箱中

2025/05/03
坦杜雪莉時光雙璧系列正式登場!以43年與21年高年份呈獻新舊雪莉風味演進。
 ...

雪莉控必收!坦杜Tamdhu 雪莉時光雙璧系列43年、21年高年份威士忌亮相

2025/05/02

【本期發刊】與一份報紙共度的時間

2025/05/0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