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小店永豐計畫/「有種茶」與時俱進,復興茶鄉再現榮光 坪林茶青詹承得、蔡威德╳有趣市集Daniel

2024/12/08 陳佳濃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台灣北部著名的茶鄉坪林,這裡是包種茶的主要產地之一,「新北市坪林青年茶葉發展協會」在2018年由一群返鄉青年共同創立,在台灣傳統茶文化逐漸被便利手搖飲取代的情況下,重新為認真好茶注入新活力。這群青年茶農傳承父執輩的製茶技術,以創新市場策略尋找和現代消費者的連結——透過風味創新、跨界合作,不但讓坪林包種茶保持一貫細緻精神,同時將新穎的品茶概念注入到跨世代的茶歷史中,開啟新篇章。

有趣市集創辦人Daniel謝維智。攝影/Kirs kang
有趣市集創辦人Daniel謝維智。攝影/Kirs kang

坪林茶青詹承得、蔡威德。攝影/Kirs kang
坪林茶青詹承得、蔡威德。攝影/Kirs kang

● 500輯:請承得與威德分享「坪林茶青協會」的建立?

威德:我不是坪林當地人,但對茶文化的興趣讓我和坪林產生了深厚的連結。我大約在2014年因為撰寫論文而來到這裡,讓我留在坪林的原因,是我看到這裡的茶產業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卻面臨著現實挑戰,隨著茶葉消費群體的老化,年輕世代對傳統茶的興趣漸漸減少,我感受需要改變的時刻到了。後來我加入「坪林茶青協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茶農一起推動包種茶的復興,保護在地茶文化,也把這珍貴的傳統帶入年輕人的日常生活裡。

承得:我是坪林的「茶二代」,家族世代都從事茶業,年輕時曾離開坪林工作一段時間。後來我發現都市裡的人對傳統茶了解不多,現代年輕一輩的孩子甚至透過手搖飲來理解茶,茶席文化對他們來說很陌生,這促使我決定回來發展茶業。長輩們有著深厚製茶經驗和技術,然而隨著市場變遷和需求改變,到了我這一代必須創新,努力找到平衡點,保留茶精髓,創造符合現代人口味與消費方式,再推廣出去,就是目前茶青協會正在努力的方向。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 500輯:Daniel從市場觀察來看,您認為「傳統茶品」在年輕世代中接受度如何?他們對茶品的認知與需求有哪些不同?

Daniel:的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傳統茶品的接受度相對較低,這與手搖飲和各種流行飲品的興起有關,喝茶的時候大家也偏好「加料」,有很多帶有口感的手搖飲店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話雖如此,這並不意味著年輕人不喜歡茶。相反,他們可能只是不熟悉茶文化,或者說對於傳統泡茶的儀式感缺乏認識。

年輕世代對飲品的需求有兩個關鍵,需要方便和多樣化,他們希望飲品可以隨處購得,快速享用。像是每到下午茶時間,辦公室同事都會發起訂手搖飲。現在的手搖飲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客製化調整。或許思考如何讓坪林茶品既保持高品質,跳脫傳統茶的「長輩感」,又符合現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會是傳統茶業的一項課題。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 500輯:坪林對於包種茶來說的獨特意義是什麼?茶青如何將地方文化與茶品緊密串連,讓其更具吸引力?

承得:坪林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包種茶生長,這裡是北台灣最純淨的水源地,坪林文山包種茶,茶外觀是條索狀,沖泡清揚的香氣有幽雅淡然的花香,茶湯蜜黃,口感鮮爽甘醇清澈不苦澀,是其他茶品難以模仿的。對於我們來說,將坪林的地方文化與茶品結合,是一個讓茶葉脫穎而出的重要策略。我們常常舉辦茶園體驗活動,讓消費者親自參與茶葉的採摘和製作,好玩之外,也從工作坊來教育民眾。

威德:我們還推出了職人行程,讓參加者可以體驗不同時長的製茶體驗,有半天、一天、最長兩天一夜的深度旅遊,活動上讓他們深入了解茶葉的製作過程,從茶葉採摘、萎凋、發酵到最後成品,體驗茶農的辛勤工作。當他們看到這個過程後,對茶葉的理解和喜愛自然會加深,也能理解即使只是一片茶葉,也是茶農辛勤工作後得來不易的成果。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 500輯:坪林茶品如何與市場區隔,讓人耳目一新呢?

承得:我認為包種茶還是有競爭力,關鍵或許在於如何讓年輕人容易接觸到它。我們做了一些改變,比如推出冷泡茶和即飲茶品,讓茶更好取得,無需經過沖泡等待也可以保持茶葉的純粹風味。

威德:茶青協會這邊也會使用各家茶農的車子改造成為「行動茶吧」,這是一個可以組裝和移動的吧台道具,每當有農家的空車時,我們會把這個裝置組裝好,到市集或活動上推廣茶飲文化,我們希望讓年輕人認識茶不僅僅是長輩們泡來品味的那種「正式」飲品,也能成為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在推廣時,會分享品牌故事和坪林茶鄉歷史,讓消費者品嚐的時候,可以連結當中的文化深度。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 500輯:坪林茶青協會成立後,坪林茶的改變有哪些?

威德:我們的品牌slogan圍繞著「有種精神」概念,這象徵包種茶的品質,也激勵我們作為年輕茶農的勇氣和堅持。要在當代茶品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先找到獨特定位。包種茶的清新與細膩口感是我們的優勢,希望透過坪林茶的獨特風味,與整理形象的重新設計,為消費者帶來輕盈而優雅的飲茶體驗。

承得:將品牌年輕化是轉型中很重要一環,我們十分注重包裝設計和產品多樣性。像是推出簡約時尚的茶袋,讓他們在日常中可以方便攜帶和分享。也推出許多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的產品,讓包種茶不再侷限於傳統品茗形式,而是主動融入更多生活場景。另外創新商品「茶慶酒」,是透過創新技術將高粱和威士忌風味融合到茶湯裡,增加茶的多樣性和市場吸引力​。

Daniel:另外我也建議,可以透過打造具代表性人物,類似「明星釀茶師」的方式來推廣喝茶這件事。如果能像釀酒師、烘豆師一樣,將釀茶師塑造成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代表人物,應該對於提升茶產業形象和知名度有蠻大的幫助。

這不只是在茶圈內推廣,更是要文化進入大眾、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心裡,認識到茶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再加上更具規模的行銷和媒體曝光,便能有效地創造品牌效應,並吸引不同消費群體。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攝影/Kirs kang

● 金句節錄:

威德:「要在當代茶品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先找到獨特定位。包種茶的清新與細膩口感是我們的優勢,希望透過坪林茶的獨特風味,與整理形象的重新設計,為消費者帶來輕盈而優雅的飲茶體驗。」

承得:「將品牌年輕化是轉型中很重要一環,我們十分注重包裝設計和產品多樣性。像是推出簡約時尚的茶袋,讓他們在日常中可以方便攜帶和分享。也推出許多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的產品,讓包種茶不再侷限於傳統品茗形式,而是主動融入更多生活場景。」

Daniel:「透過打造具代表性人物,類似『明星釀茶師』的方式來推廣喝茶這件事。如果能像釀酒師、烘豆師一樣,將釀茶師塑造成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代表人物,應該對於提升茶產業形象和知名度有蠻大的幫助。便能有效地創造品牌效應,並吸引不同消費群體。」

相關資訊:

官方網站:pinglinteageneration.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pinglinteageneration

小店永豐計畫

永豐基金會發揚小店文化,號召「好事之徒」為地方帶來力量

永豐基金會發揚小店文化,號召「好事之徒」為地方帶來力量

2022/10/06
小店永豐計畫發表 3場「跨域名人串連體驗」一起深入認識在地好店

小店永豐計畫發表 3場「跨域名人串連體驗」一起深入認識在地好店

2024/09/26
小店永豐計畫/坪感覺:星探一號!挖掘坪林潛質,打造包種茶園的發光舞台

小店永豐計畫/坪感覺:星探一號!挖掘坪林潛質,打造包種茶園的發光舞台

2022/10/06

最新文章

大武女兒潘美緣與丈夫將老家空間化為更多在地創生的可能,新成員店狗「雪球」則是稱職...

小店永豐計畫/大武女兒的溫柔鄉 那些家家酒書房裡的「大武小時光」

2025/09/15
透過合作社的運作,溫源田與馮修雙串連起部落裡的小農資源,再藉由美學設計與創意行銷...

小店永豐計畫/山谷間的Bulaku!布拉谷合作社種下的部落永續故事

2025/09/15
店主人芃諭與書店門口的海龜主視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打開新的對話想像—小島停琉

2025/09/15
返鄉後的林德盛承接了父親的土地,培育友善無毒的檸檬園。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金喜檸檬」守護土地,也守護部落的永續未來

2025/09/15
像簡天才師傅學習的法式魚排料理方式。攝影/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從魚塭游上餐桌的鱻—三魚直賣所

2025/09/15
回到妻子的家鄉都蘭,阿詮以「出力釀」開啟一段追尋傳統製麴文化的旅程。圖/Kris...

小店永豐計畫/從酒麴復育到出力釀酒杯 啜飲部落糯米酒的風土與記憶

2025/09/15
藉由海女研習所、圖鑑、資料庫等建制,成功海銀行攜手海女們,一起努力將這擁有歷史的...

小店永豐計畫/翻開潮間帶的文化採集帳本 在成功海銀行提領與海共生的海洋智慧

2025/09/15
每日與檳榔子一起生活的一家人。圖/Kris Kang

小店永豐計畫/溫柔永續的粉藕色——TAIWAN DYE與檳榔子染

2025/09/15
從小住在都市的娜娜(左)與莎莎(右),回到都蘭部落生活後,重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小店永豐計畫/與部落同行的藝術實驗所 米麻岸的文化行動筆記

2025/09/15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