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賀銘專欄 / 聲塵】晨鳴與共-後疫情中,點聽一首首Bird Song
去年春天,曾有一首純粹以田野錄音混製成的歌曲,悄悄地登上了全英單曲榜的第18名,那是由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The RSPB)集結了夜鶯、啄木鳥、布穀鳥等25種飛禽鳴唱的《Let Nature Sing》。兩分三十二秒的此曲,旨在於世界黎明合唱日 (International Dawn Chorus Day)前提醒聽者們,自1966年來光在英國一地,就有4400萬隻鳥兒因都市開發等原因而絕跡。
時序來到今年,在嚴峻疫情迫使全球眾多城市頒布禁足令的期間,跨國科學家團隊測得了全球環境降噪了達50%,這也意味著自然界的聲響隨著人類活動的減少,得以重新在世界的聲音景觀裡清楚浮現,其中當然包含了在城市裡本就已少被覺察的「鳥語」。
德國巴伐利亞邦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單位Biotopia,便在此境況下發起了「Dawn Chorus黎明合唱」這個網站(黎明合唱即為鳥類於破曉時集體的吱喳鳴叫),鼓勵大家在整個地球都安靜下來的此時,錄下居所方圓內清晨時的鳥鳴,上傳至該網站與其他網友共享。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循著網站的地圖功能,線上聆聽世界各個角落裡所傳出的鳥啼。其所收錄的音檔更提供自由下載,讓網友們可以反覆撥放,或是織造出另個版本的《Let Nature Sing》,乃至於取樣使用於自身的音樂或聲響作品中,甚者我們也能向曾於台北光譜音樂祭登場的酷兒DJ 指標人物Eris Drew取經,將眾鳥啁啾直接穿插於DJ Set中,讓鳥鳴穿越音樂類型與聽覺空間,在後疫情時代成為一個更常被聽見且被運用的聲響,並讓人們主動在地球暫能喘息的這片刻,尋得生活周遭鳥兒歌唱的美好,以及意識到這份美好正在逐年消逝的危機。
最新文章
恆春人,生活什麼事都用唱的:南半島珍貴無形文化財「恆春民謠」的續唱傳奇
2021/03/05傳統宗教、多元語言、口述歷史——金馬獎超強新人,《南巫》導演張吉安的20年沈潛
2021/03/04汲取日系養分、吼唱台灣史,下一個世代的音樂:珂拉琪
2021/03/03專訪演員陳姸霏:既然我人已經在這裡,就做好這裡的事
2021/03/02確定全台巡迴!《奈良美智特展》不只台北場,7、11月移師台南與高雄
2021/02/26不屑道德的批判,耽溺自負的浪漫:作家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2021/02/25【機智的韓劇生活】《驅魔麵館》與《梨泰院Class》:賣吃的從來就只是個幌子,真正賣的是熱血
2021/02/25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2021/02/24【青宅愛看劇】能樂、摔角、爭家產?編劇宮藤官九郎全新作品《我家的故事》
2021/02/23【華語歌詞症候群】在愛情裡敲響警鐘,寫給別人也告解自己的李宗盛
2021/02/2170年代「美國夢」的虛無:看電影大師勞勃阿特曼經典作品《賭途分叉點》
2021/02/21只要是人,總有些怪怪的地方吧: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
2021/02/18翻拍劇的「教科書」:韓劇《哲仁王后》的高收視並非偶然
2021/02/17蔣勳書寫臺靜農,點捺頓挫間的生命美學
2021/02/16專訪演員李霈瑜/大霈:等待機會的時候就好好地充實自己,踏實地慢慢走
2021/02/16村上春樹深愛的傳奇咖啡店——《大坊珈琲店手記》:一杯又一杯地沖著咖啡,是這樣的38年
2021/02/16天空的浪漫想像從何而來?《天空地圖》:看見想像的、光怪離奇的、近代科學性的追尋與渴望
2021/02/15前蘋果首席工程師:iPhone之所以魅力無限,不只是「除錯」,而是「創意競擇」
2021/02/1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