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Femture:未來的模樣」即將登場!9大單元帶領人們想像世界與女性主義未來的模樣
第二十七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將於10月16日至10月25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展開為期十天的盛宴。本屆女影主題「Femture:未來的模樣」以「Not only making herstory, making the “Femture” (feminism + future)」 作為思考起點,希望在這瞬息萬變的紛擾年代,以影像帶出一連串的叩問。在疫情、種族暴力、體制不公、厭女文化興起等各種挑戰席捲的2020年,拉出一方開放式的討論基地,大膽開啟對於世界以及女性主義未來的想像。
她的失敗美學:既然沒有要成為正典,那就以失敗喧賓奪主
本屆女性影展開、閉幕片皆出自「她的失敗美學」單元,傳統價值觀中女性角色經常被迫背負的污名、物化或虛擬化的符號與標籤。一個個標籤能讓個體面目模糊、一場場失敗揭示著污名的永恆存在,在「她的失敗美學」單元中,以激進的方式建構出反轉主流性別機制的異質書寫。
開幕片《成為母親的我們》關注少女未婚媽媽,改編自導演於宗教庇護所工作的真實經歷,細膩貼近的視角,加上充滿張力的劇情,使本片一舉獲得2019 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及歐洲電影獎最佳歐洲電影獎。閉幕片《孟加拉製造》則描繪女工對抗父權、反抗剝削的故事,批判孟加拉社會毫不留情,是氣場百分、女力爆棚的標準女影片。她們都以一反正典的姿態前行,擺脫標籤與物化,演繹出異常動人的另類美學。
記憶未來式:事件之後,人類何以面對記憶的多樣姿態
一場重大事件總讓世界為之震盪,以此為中心猛然漾出一個圓,往後的生活處處是事件的延伸,「回望」卻已成一門艱深的課題。偏偏記憶之形體不可捉摸,一會兒固化成形,一會兒又狹帶著無限紛雜的記憶紐帶,瞬間潰堤。
呼應疫情造成的全球創傷,今年女影特別規劃「(非)刻意入侵」與「記憶未來式」單元,探討人們歷經災難與創傷後,該如何自處並面對過往記憶。片單一路從東亞的世越號事件、福島核災,跨到蒙古採礦公司對當地人的迫害、伊朗精神病院的集體實驗等,也不忘擴及愛情與親情幽微的糾葛和傷害,深刻撼人又貼近時事,可謂當今所有人刻不容緩的必修課。
本屆焦點影人琪拉・穆拉托娃傳奇禁片在台上映
本屆焦點影人琪拉・穆拉托娃(1934 - 2018),是蘇維埃/烏克蘭影史中最具開創性及影響力的重量級女導演。她的創作不時聚焦非典型女性角色與殘缺的愛情,且不畏諷刺時政、叛逆不羈,十足爭議的作品不少未公開播映即慘遭禁,更成為戈巴契夫治下唯一有作品被禁的蘇聯導演。
本單元與烏克蘭國家電影中心(The National Oleksandr Dovzhenko Film Center)合作,引進5部穆拉托娃的經典作品,其日前無預警宣告破產,但卻力保這批影片能不受影響、在台上映,從首部作品《萍水相逢》(1967),放到告別之作《永恆的回歸》(2012),讓台灣觀眾得以一窺當年禁片的神秘面紗。
關於第二十七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本屆女影共有 9 大單元,蒐羅了 76 部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好片,9月6日(日)13:00 將正式啟動售票,全台7-ELEVEN ibon售票系統、網路皆可購票劃位,更多詳情請關注女性影展官方網站、粉絲專頁與Instagram。
時間|2020.10.16 – 10.25
地點|光點華山電影館
單元|(非)刻意入侵、她的失敗美學、亞洲新銳短片輯、記憶未來式、焦點影人:琪拉・穆拉托娃、短短迷你群、酷兒反身像、法國先鋒派女導演特輯、台灣競賽
最新文章
確定全台巡迴!《奈良美智特展》不只台北場,7、11月移師台南與高雄
2021/02/26不屑道德的批判,耽溺自負的浪漫:作家七等生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2021/02/25【機智的韓劇生活】《驅魔麵館》與《梨泰院Class》:賣吃的從來就只是個幌子,真正賣的是熱血
2021/02/25影評人雀雀/《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展現當代台灣女性創業浮世繪
2021/02/24【青宅愛看劇】能樂、摔角、爭家產?編劇宮藤官九郎全新作品《我家的故事》
2021/02/23【華語歌詞症候群】在愛情裡敲響警鐘,寫給別人也告解自己的李宗盛
2021/02/2170年代「美國夢」的虛無:看電影大師勞勃阿特曼經典作品《賭途分叉點》
2021/02/21只要是人,總有些怪怪的地方吧:日劇《我家女兒交不到男朋友!!》
2021/02/18翻拍劇的「教科書」:韓劇《哲仁王后》的高收視並非偶然
2021/02/17蔣勳書寫臺靜農,點捺頓挫間的生命美學
2021/02/16專訪演員李霈瑜/大霈:等待機會的時候就好好地充實自己,踏實地慢慢走
2021/02/16村上春樹深愛的傳奇咖啡店——《大坊珈琲店手記》:一杯又一杯地沖著咖啡,是這樣的38年
2021/02/16天空的浪漫想像從何而來?《天空地圖》:看見想像的、光怪離奇的、近代科學性的追尋與渴望
2021/02/15前蘋果首席工程師:iPhone之所以魅力無限,不只是「除錯」,而是「創意競擇」
2021/02/15令人懷念的good old days——《鏤空與浮雕》:後來香港就再也沒有傳奇了
2021/02/15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 ── 讀鄭維中《海上傭兵: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戰爭、貿易與海上劫掠》
2021/02/13豪華朗機工十周年紀實《聆聽花開》:匯聚百工專業一起想像、共同創作
2021/02/13《在家工作》:如果獨處更能發揮自己的專業強項,為什麼硬要過團體生活?
2021/02/1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