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當塵埃透著光,你的名字在我心底發燙

2020/09/24 家安老師

但願所有人都能在欣賞這部電影之後,在心底再唸一次青春裡的那個名字。 圖/氧氣電影提供
但願所有人都能在欣賞這部電影之後,在心底再唸一次青春裡的那個名字。 圖/氧氣電影提供

「幹嘛為了愛情打架?哪一班女生?」國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開頭,聽見歐神父這樣問張家漢(陳昊森 飾)。禱告室裡的空氣很輕,張家漢說:「他是一個男生,他說,Birdy 是一部電影的名字。」

這是一個發生在30年前的故事,時至2020年,同志電影族繁不及備載,張家漢和 Birdy王柏德(曾敬驊 飾)的愛情,在觀眾心底會有什麼特別的位置嗎?一開始我沒有答案,但猶記得踏出特映會現場時,同行友人半開玩笑地說:「你不覺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和《用你的名字呼喚我》片名像得有點讓人搞混嗎?」「Gay 怎麼都這麼愛叫別人的名字啊?」

這麼愛叫別人的名字?這句話在我心裡沉澱許久。是呀!多少事就如同那個誰的名字也在青春歲月裡積著、揣著,一不留神就讓人忘記。直到在同學會聽到「那個誰,最近過得如何」才發現,原來會這麼掛心名字,或許是因為淺意識裡總把它視做「秘密」的代碼,深怕誰會從自己的唇語裡,聽見不只是朋友的讀音。

解嚴之後,人的心已經更自由?

「我敢說出我喜歡誰,你敢不敢?」《刻在》時間設定在1987年,導演柳廣輝自承,這是一部自己高中初戀的電影:「原本我以為我早就淡忘了當時的對象,沒想到一邊寫劇本,越寫心中情感越滿溢。」在特映會上,祁家威也分享:「1986年,當時我講了婚姻平權的事情,還真的被警備總部抓去關了162天;那時的社會風氣是別人家的孩子都不可以有同性戀,自家孩子更不可行,就是要打斷腿。」《刻在》的前半段,背景正是台灣解嚴前、後的三年,是一個我也未曾經歷過的年代。

那個時代,作為一個高中生的張家漢和王柏德只能在校園裡面躲躲藏藏,不敢承認自己愛上的是同性別的「他」。 圖/氧氣電影提供
那個時代,作為一個高中生的張家漢和王柏德只能在校園裡面躲躲藏藏,不敢承認自己愛上的是同性別的「他」。 圖/氧氣電影提供

「雖然我不知道他(蔣經國)做了什麼事,但他應該是個好人,因為大家都很喜歡他。」劇中出現這麼一句話。人類做為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生物,從小第一個學會的概念或許就是服從、順應主流。於是,當時代環境都稱同性戀為Faggot、咖仔時,作為一個高中生的張家漢和王柏德,自然只能在校園裡面躲躲藏藏,不敢承認自己愛上的是同性別的「他」。

時至2020年,雖然同性婚姻某種程度上已被台灣法律認可,但歧視依舊存在。就以「接吻」為例,民間團體調查顯示,在路上看到異性接吻,有超過7成民眾表示可以接受,但若是同性接吻,則剩不到5成的民眾能夠接受,並且有48.7%民眾表示「難以接受」。種種現實都使得同性之間的情愫,往往只能烙印心底,成為遺憾。

長大後的我們都曉得,並不是所有思念的人都會相聚,也並非所有的傷都能痊癒。 圖/氧氣電影提供
長大後的我們都曉得,並不是所有思念的人都會相聚,也並非所有的傷都能痊癒。 圖/氧氣電影提供

唸你的名字,以歌頌史詩般的偉大口吻

「那時候說是同性戀就是死刑⋯⋯現在可以大聲說出來了嗎? 」這是中年的張家漢所說的一句台詞。《刻在》以倒敘結合插敘的手法,讓張家漢自己向我們「告解」他的初戀喜悅、困惑青春,以及最終的兩人關係。或許是為了一圓導演的未竟之夢(註),《刻在》以「再遇見」作結,給了觀眾一個美好結局的期待──但我們都曉得,並不是所有思念的人都會相聚,也並非所有的傷都能痊癒。

我想起作家張曉風<唸你們的名字>中的一段話:「每一個名字,無論雅俗,都自有它的哲學和愛心。如果我們能用細膩的領悟力去叫別人的名字,我們便能學會更多的互敬互愛,這世界也可以因此而更美好。」盤點2020年的影視作品,如果說《想見你》是一捲充滿情感的錄音帶,那《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就像是一塊通透的三稜鏡,折射我們心裡最深刻的那個秘密。但願所有人,無論性別、性向,都能在欣賞這部電影之後,在心底再唸一次青春裡的那個名字。

〔註〕:導演在特映會坦然表示,他尚未找到自己青春裡的那位Birdy。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新生代演員陳昊森(左)與曾敬驊(右)在片中飾演高中生,共譜史詩青春般的愛情故事,就像是一塊三稜鏡,折射我們心裡最深刻的那個秘密。 圖/氧氣電影提供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新生代演員陳昊森(左)與曾敬驊(右)在片中飾演高中生,共譜史詩青春般的愛情故事,就像是一塊三稜鏡,折射我們心裡最深刻的那個秘密。 圖/氧氣電影提供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台劇《誰是被害者》:我們都害怕不被理解的死,我們都期待被理解

從影集《正常人》到國片《怪胎》:和迷惘共處,是屬於年輕世代的日常與正常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專訪《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美術指導姚國禎:時代重建不只是復刻,如果真要說,那是一種情懷

專訪《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美術指導姚國禎:時代重建不只是復刻,如果真要說,那是一種情懷

2020/10/27
專訪《斯卡羅》演員法比歐:花三倍時間準備劇本,沒關係,我慢慢學

專訪《斯卡羅》演員法比歐:花三倍時間準備劇本,沒關係,我慢慢學

2021/10/18

最新文章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