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詩歌節《道別與鹽》徵稿中:12種詩觀溫柔道別2020年,攜手「晚安詩」號召你的道別詩作
乘巨浪而來的2020年,潮起終究潮落,如同每一年三千一百多萬秒中發生的零零總總,其實好壞兼容,眾人渴望午夜23:59後的煙花綻放成為否極泰來的華麗分水嶺,而坐擁飄渺山嵐的礁溪老爺則選擇另闢蹊徑,以沉著安靜的詩歌力量,如冬日裡的陽光灑落,從線上到線下一起溫柔倒數後,再邀你一起寫出道別詩作,勇敢邁入2021年。
詩,能自癒也能癒人,礁溪老爺策畫老爺詩歌節《道別與鹽》活動,以十二首詩分別闡述經歷2020年的感性心情,延伸轉化成詩展、線上徵稿、影音與詩人之房,從線上到線下滋養著靈魂。
十二篇詩作,以正向字句洗滌心靈
環顧礁溪老爺館內,可發現以「鹽」製成的詩作意象作品,宛如置身展間,以正向文字引領人們洗滌重整心靈。文壇重量級詩人向陽在詩作中寫下「在天與地之間,撒一把鹽,我們告別一切劫難和災變」,將鹽化作語言,揮別2020年的一切苦厄。鴻鴻則透過「溶於水,或溶於舌尖,生命的意義,就在那一丁點鹹」表達鹽的告別、生命與世界的無常。
擅以淺白而焠鍊的文字映著悲痛的宋尚緯,本次亦節將道別與鹽融化於詩句中:「那些沒說出口的話,最後都成為我的海洋了,它們也成為我的浪,成為我的鹽,成為我的花」。詩作語言內斂、餘味無窮的曹尼則寫下「在每道縫隙,種下一粒一粒鹽, 澆水、除野草,期待板塊推移,抽長成海」。何景窗則以豆莢中的碗豆比喻為人,生存於這個焦慮不堪的年,被外界泡軟了內裡,寫下「你在豆莢裡伸展身體,這感覺前所未有,無助彷彿遠去,或者成為你的養分」正向鼓勵著人們。
徐珮芬則寫下「柔軟、潮濕,舊的貓和舊的街、舊的決定、舊的臉,我不打算擦乾⋯⋯不需要一個一個說過再見,你是你的明天」,將內心絮語以文字帶領人們與過往告別。潘柏霖則帶來作品《明天就要成為更好的人》,鼓勵人們與過去的不好告別,重新成為自己的英雄。林婉瑜的《時間與鹽》中寫下「告別總是蜿蜒,越說越淡,說了再見以後或許,抱抱遺憾」,一年之末交替著一年之初,一切也漸漸光亮。
此外,任明信的詩文「相信燭火,相信鹽巴,放心被食物拯救,被屋簷和微笑拯救」,再度以略為哀傷的文字宇宙擄獲眾人。也看得見余光中作品《許願》,精摘出「讓所有的愛都恢復自由,回到充滿的心胸,不再怕白晝的孤獨,和夜晚的惡夢」。讀著羅智成的詩就像進入他的神秘世界冒險,將平交道的叮叮叮字陣裝入詩句「叮時光的平交道叮叮叮叮叮叮,叮已降下了欄柵叮叮叮叮叮叮」。鄭愁予的《賦別》也經典重現「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
本次更邀請其中三位詩人鴻鴻、何景窗與徐珮芬跨界限時推出三間詩人之房,以詩文、書籍與隱藏彩蛋一窺詩人的內心世界,例如鴻鴻「以旋律滋養靈魂」意象,取黑膠唱片為亮點,讀取唱盤、聆聽古典與爵士樂,感受豐富的藝術世界與生命養分;何景窗「筆墨間的日常跨度」意象,透過最受歡迎的黑墨文字,書寫赤子之心與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徐珮芬「夜行性動物幻夢」意象則可窺見夜行詩人,在失眠夜裡掙扎、在黑夜清醒歡慶的心。
徵求你的獨特道別詩作
讀完老爺詩歌節《道別與鹽》的12首詩作,讓你也想提筆抒發告別2020的情緒了嗎?礁溪老爺酒店邀你同樣以道別為母題,寫出你的道別詩作。
進入老爺詩歌節《道別與鹽》活動網站,跟著指示輕輕搖晃手機,徐珮芬、潘柏霖等眾詩人的簡練字句以鹽聚集,再晃晃手機猶如拋灑鹽粒,又淡淡散去,彷彿向所有不好說再見,一首接一首,溫柔精彩的文字集結成線上詩冊。如果自己想寫詩又該怎麼做?詩人們也一一傳授寫道別詩的N種方法,像是宋尚緯的「斷捨離法」、徐珮芬的「沒有法」或鴻鴻的「交換故事法」等。
當有了蠢蠢欲動提筆抒發心情的意念,礁溪老爺串聯台灣詩詞社群「晚安詩」邀你同樣以道別為母題,寫出你的道別詩作,投稿後將由向陽、林婉瑜、徐珮芬、曹尼、潘柏霖、鴻鴻、羅智成共七位詩人評選,活動於即日起至1月22日止,將於「晚安詩官方粉絲專頁」及「礁溪老爺粉絲頁」上刊入選詩作,並獲得「道別詩冊禮盒」。投稿收件信箱:hrc.poetry@gmail.com
◎老爺詩歌節《道別與鹽》活動網站
◎【詩人之房】限量入住中(即日起至2021年2月7日)
最新文章
《印象・莫內—光影體驗展》6月松菸登場:一腳踏入18位印象派大師巨作,5公尺巨幕沉浸式藝術體驗
2021/04/16華語歌詞症候群/捕捉情感裡每一次忽明忽滅火光的李焯雄
2021/04/14專訪《當男人戀愛時》邱澤:想角色所想的,然後走路,你會走到他的姿態,你跟他之間的甜蜜點
2021/04/13揮下正義大旗之前,我們能理解多少──台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人間絮語
2021/04/08專訪劉若英/從為愛痴狂走到各自安好的孤單代言人
2021/04/07我與熱衷買房的父親──台灣紀錄片《買房子賣房子》鏡頭下的世代對話與衝突
2021/04/07台灣的高山,帶我進入異世界——日本攝影師小林賢伍的深情凝望
2021/04/02限量「常玉」餐酒tasting menu登場:史博館攜手unDer Lab劉欣蓓操刀,細膩演繹傳奇人生與畫作
2021/04/01跟著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重新注視海洋:不只是男人的海,更是台灣人的海
2021/04/01鄒駿昇策劃《Home Town Taiwan》線上插畫展:集結湯士賢、洪添賢、米力共33位台灣插畫家,疫情下溫暖問候全世界
2021/03/30「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試營運:3檔展覽登場,600幅珍稀臺灣影像曝光、「塵與時」世界巡迴終站
2021/03/30政治正確的打開方式:Netflix自製劇《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
2021/03/29國片《複身犯》的人性思辨,失去社會連結的當代孤獨
2021/03/29編劇王瑋/Netflix影集《母女姊妹花》:為居於次位的女性處境發聲
2021/03/25華語歌詞症候群/後來、記得、分手快樂⋯⋯那些把演唱會變成巨型KTV的冠軍單曲
2021/03/24【青宅愛看劇】日影《淺田家!》致徬徨的自己:自我成長的回眸,真摯動人
2021/03/24專訪阮劇團《十殿》編劇吳明倫:從神怪到人間,在當代劇場召喚台灣五大奇案的靈魂
2021/03/22什麼是「適當量」?剛好才是最好,適量製造時代來臨
2021/03/18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