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狼狽的在一起,不如自己一個人活

2021/01/28 劉黎兒

單身一人、獨居一人,或寄居一人,一個人,或日文說的「1人樣(HITORISAMA)」,現時正在引領時代風騷,影響全球的消費意識、生活意識,乃至人生選擇!才不出幾年,日本、台灣乃至世界各地,一人家庭比例不斷提高,像日本預計2040年單身戶將達四成,或許不到2050年,就會超過半數了。單身戶多的Solo社會來臨,一個人家庭即將成為多數,一個人,當然可以更抬頭挺胸。事實上,每個人原本就是一個人,即使已婚有子女,到頭來還是一個人,平時也要一個人才好,因為一個人才可以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世界。每個人都想當一個人,一個人,最受羨慕,也最應被尊重。

單身一人、獨居一人,或寄居一人,一個人,或日文說的「1人樣(HITORISAMA)」,現時正在引領時代風騷。 圖/大塊文化提供
單身一人、獨居一人,或寄居一人,一個人,或日文說的「1人樣(HITORISAMA)」,現時正在引領時代風騷。 圖/大塊文化提供

我不是單身,但許許多多朋友都是單身,而且越來越多,即使被懷疑沒有戀愛過的悲情「母胎單身」,也不覺得需要結束一人生活。月子就一直一個人,她說:「我一個人就是一個家庭,小家庭的定義應該與時俱進!我早就『成家』了!」像月子一樣認為單身生活絕非婚前過渡期的人很多,而且不僅女性,有些單身男自己租屋、買房,即使仍寄居原生家庭(父母的家庭,子女未組新家庭),也過著雅致、滿喫、至高無上的「1人樣生活」、「Solo生活」,一點也不將就。  

台灣、日本或其他東方社會,往往把「單身」跟「孤獨」畫等號,然後又連結「寂寞」「淒涼」,認為是不好、負面的事,以至於單身的人往往被迫(不得不結婚),甚至有罪惡感、不安感。月子說:「由於長年被洗腦,害我也覺得老後如果自己一個人在家抱電鍋吃飯,或自己倒茶喝、看電視,好像很悲哀可憐!但明明不是這樣,我自己選擇一個人生活,不必配合別人,別人也不需配合我,完全是最舒服的狀態,比起不得不去配合別人,我的人生多了好幾倍的成熟與充實!」  

雖然我也自認過著成熟充實的婚姻生活,但自由的月子還是常讓我羨慕,畢竟有家人的家庭還是需要互相配合,有些已婚友人常會每隔幾個月搞「迷你失蹤」,就是為了享受單獨、孤獨,而我偶爾有機會一個人吃飯、喝咖啡,也開心無比。不僅如此,許多「一人家庭」都過得比「一人以上家庭」更為細緻優雅。無關有錢沒錢,一人自炊比例越來越高,連單身男人帶便當也隨處可見,大家日子過得一點也不馬虎,已婚家庭看得到的妥協產品,一人家庭不會隨便將就,擇善固執。

一個人比較容易活出自己,也因此單身在日本被認為是「能品嘗孤獨的選民」,極品的成熟選民,有別於過去認為單身幼稚、不算大人的看法。日本早已認清現今社會不是人人「皆婚」的社會,未來「一人家庭」將比「一人以上家庭」多。單身男女早就可以大聲說:「一個人也是家!我所在之處就是家!

今後的時代不論已婚未婚,一個人具有獨立、樂活下去的能力最為重要,這不是負擔,是值得謳歌的事,好好自主生活的一個人會告訴你,這樣的人生才是人間極品!

本文摘自《最高!極品1人樣》,作者劉黎兒大塊文化出版

婚與不婚

可以同時成為前衛藝術家和好媳婦嗎?——專訪藝術家倪瑞宏

可以同時成為前衛藝術家和好媳婦嗎?——專訪藝術家倪瑞宏

2021/01/27
印度尤/在印度,友情是婚姻的基礎

印度尤/在印度,友情是婚姻的基礎

2021/01/28
感謝人類圖!讓自己找到原始設定,讓兩個人知道如何相處

感謝人類圖!讓自己找到原始設定,讓兩個人知道如何相處

2021/01/28

最新文章

保留不經意的細縫——用直覺欣賞,高田唯5件作品

2025/10/04

李漢強meets高田唯:探索「那一點點」差異

2025/10/04

創造相遇——造訪高田唯工作室與近況

2025/10/03
睽違24年來台個展!國際矚目當代藝術家季大純「五夜山河水」10/4起誠品畫廊登場...

季大純睽違24年來台!誠品畫廊個展「五夜山河水」呈現近20年創作心路

2025/10/03
「建築的恐懼與療癒」展場一隅。 圖/新北市美術館提供、攝影:狐色影像製作

新北市美術館「建築的恐懼與療癒」集16組建築師與藝術家一展跨域對話

2025/10/02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首部劇情長片《幻之光》上映30週年,誠品電影院獨家企劃「光影...

是枝裕和創作30週年!誠品電影院10/4起特別獻映《幻之光》等5部經典之作

2025/10/02
謝德慶作品,Fall 3_One Year Performance 1981-1...

洪建全基金會贊助 謝德慶首次完整回顧展在紐約Dia Beacon登場

2025/10/01
陳澄波最愛的寫生地點之一嘉義公園。公園內設有九處陳澄波畫架,讓觀眾可以從藝術家視...

臺史博「寫生的故事」特展結合主題小旅行,走進陳澄波時代風景

2025/09/26
《Fare》製作台北特輯,從飲食文化、環境地貌、居民生活等角度深入這座城市。圖/...

英國雜誌《Fare Magazine》的台北探索:一座滿足每種飲食需求的城市

2025/09/21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