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揮下正義大旗之前,我們能理解多少──台灣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的人間絮語

2021-04-08 14:50 林彤

在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鏡頭下,我們究竟看到怎樣的人、怎樣的家庭、怎樣的死刑...
在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鏡頭下,我們究竟看到怎樣的人、怎樣的家庭、怎樣的死刑犯,與怎樣的社會?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第一次去監所看「同學」(死刑犯)的時候,我其實是有點害怕的。身為人權工作者,在開車前往監所的路上我卻不斷地在思考:他殺過人,會不會我其實沒辦法接受這件事?會面的15分鐘,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他、跟他說話?

人生初體驗的「會面」比想像中更快結束,那位「同學」滔滔不絕地訴說對於被害者與家人的悔意,以及他信佛後對生命的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是專注地聆聽著。會面前的心魔早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疑問:他為什麼殺人?當下在想什麼?他後悔嗎?他在監所怎麼生活?有沒有朋友、家人關心他?還有,對於永遠看不到盡頭的監獄生活,他會迷惘嗎?這些問題無關乎法律制度,而是從情感上想深入認識一個新朋友的念頭出發,也許「同學」對我來說是在這天開始,才變得更加清晰。

導演李家驊在映後座談曾提過,他拍這部片其實是想問,國家判死的理由除了「人神共憤」...
導演李家驊在映後座談曾提過,他拍這部片其實是想問,國家判死的理由除了「人神共憤」、「天理難容」以外,死刑還能怎麼被理解?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我們在討論廢死(或任何形式的犯罪)時,常聚焦加害者的成長背景,因為一個人之所以「長歪」必定有複雜的成因,而我們若是能知道原因,或許更能加強前端的社會安全網、接住有需要的人,避免類似事件再度上演。那在懲罰之後呢?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導演李家驊在映後座談曾提過,他拍這部片其實是想問,國家判死的理由除了「人神共憤」、「天理難容」以外,死刑還能怎麼被理解?因為天理難容,所以以命償命,然後呢?

「火災的感覺你知道嗎?像我在裡面好像每天都在發生火災,每天一覺醒來好像什麼都沒有的感覺。」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講述了三位死刑犯的故事。第一位是已經死刑定讞、正在看守所等待執行的A;第二位為2013年死刑定讞、2019年於看守所自殺的陳昱安;第三位則是眾所皆知、2016年執行死刑的鄭捷。

三位死刑犯雖犯行各異,但在「殺人償命」的正義大旗前,他們的命運殊途同歸,宛如報廢...
三位死刑犯雖犯行各異,但在「殺人償命」的正義大旗前,他們的命運殊途同歸,宛如報廢的物件,只有在律師、死囚家屬面前和撕去「死刑犯」標籤之後,才是一個個的血肉之軀。 圖/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提供

除了A本人有接受訪問以外,其他位分別從家人、律師、法官、監所管理員、民間團體、冤錯案受害者等,這些離死刑最近的角色切入,描述他們所看見的死刑犯樣貌,以及他們對死刑的看法,並帶出在「審判─判決─等待執行─執行─執行後」這段時間會經歷哪些情況。

重大刑案發生後,大眾往往只能接收媒體所報導的資訊,大部份都是被害人家屬悲慘的畫面,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很難深入討論社會制度對被害者、加害者雙方及其家屬是否還有改善空間。此外,本片還點出幾個尚待改進的問題:加害者家屬的心理支持、死刑犯缺乏收入與欠缺醫療、無限期的待死現象(Death Row Phenomenon)。

作為一位廢死運動倡議者,我認為如果對於死刑犯有那麼一絲覺得他的罪「天理難容」,無從宣洩這可恨的情緒,或許紀錄片《我的兒子是死刑犯》會是另一個出口,讓我們能重新認識這群等待死亡、已經沒有未來的人,能對死刑制度有更寬廣的思考。

第十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

2021/4/30(五)至5/9(日),場次與購票資訊請見TIDF官方網站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推薦閱讀

我與熱衷買房的父親──台灣紀錄片《買房子賣房子》鏡頭下的世代對話與衝突

最新文章

徐書涵的微型個展「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裏山x平藝術空間最新展覽「山中精靈 A Spirit in the Mountains 」,藝術家徐書涵作品展

2023/09/22
2023原創基地節SONGYANLAND FESTIVAL《松菸LAND:共享變...

2023原創基地節10/6-10/15松菸展出!響應白晝之夜推夜間文史走讀、偽考古藝術等星光體驗

2023/09/19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圖|2...

2023基隆潮藝術9/28正濱漁港開展!10組作品從海光介面探索海港城市

2023/09/19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圖|中華文化...

南竿【島嶼風景】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以國際視角帶來深沉的提問

2023/09/17
富藝斯秋季拍賣台北預展9/16-9/17台北BELLAVITA「藝文空間」亮相!...

富藝斯秋拍台北預展:奈良美智《不就是不》首登拍場!一睹當代藝術大師與新銳之作

2023/09/15
FOCASA助陣2023臺灣文博會掀高潮!雙馬戲篷、匯聚30組團隊、連續10天、...

FOCASA馬戲藝術節現身台北!集結30組團隊百場演出、全白馬戲篷首度亮相

2023/09/15
東引【迴島嶼吧】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photo b...

東引【迴島嶼吧】計畫!2023馬祖國際藝術島由蔡沛原接棒召喚大家回島

2023/09/14
秋天藝術節有知名編舞家楊・馬騰斯舞作《任何搞分裂的企圖都將以粉身碎骨告終》,以及...

編舞家楊・馬騰斯×獨立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以不同藝術形式不同語言,卻都堅持抗爭那些「記憶中的黑夜」

2023/09/14
音樂劇演出片段。 圖/C MUSICAL提供

《拉赫曼尼諾夫》韓原創音樂劇首度來台!回顧天才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的人生故事

2023/09/13
《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以獨創泡沫橡膠(海綿)戲偶,杜達.派耶瓦在...

荷蘭偶戲《布魯斯瑪莉 Bruce Marie》台灣首演

2023/09/12

2023 Camping Asia/站在當代潮流最前沿! 北藝中心攜手香奈兒 2023 Camping Asia 共創下個世代的未來藝術學苑

2023/09/12
《我是紅》是萬吉魯.卡穆尤以她 2005 年的獨舞作品《Spiral》為基礎,與...

2023Camping Asia【策展人林人中】為台灣表演藝術打開一扇國際之窗

2023/09/12
編舞家瓦旦・督喜。圖片提供/TAI身體劇場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瓦旦.督喜】帶著前人的思想,活出自己的生活與藝術

2023/09/12
編舞家林文中在今年度camping asia帶來鑽研多年的「流體技巧」課程。攝影...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文中】沒有標準,才能衝 撞出藝術的火花

2023/09/12
身兼編舞家與舞者,林祐如與田孝慈關注真實世界,並將切身觀察化為舞作,用身體表達。...

2023Camping Asia【藝術家林祐如×田孝慈】不是只有漂亮的動作,才叫跳舞

2023/09/12
藝術家 Lucas Zanotto 以極簡創作引起情感共鳴,傳達「一切都很好」正...

《Everything Will Be OK》現正展覽中!Lucas Zanotto:你不應該孤單,有人依靠很好

2023/09/11
Fanko從五年前畫出狗仔之後,在許多因緣際會及她笑說是幸運般的際遇之下,狗仔遠...

活著很累很辛苦,讓狗仔為你的日常注入滿滿的可愛——Fanko個展「不小心長太大了」即日開展

2023/09/11
2023臺灣文博會以五大主展區、五個副展館,打造史上展館最多、範圍最大的文博新記...

2023臺灣文博會以野性力量重返台北!五大場域、六大亮點搶先看

2023/09/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