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入門課】給劇場新手關於「小劇場」的3個關鍵字
大眾熟悉的舞台劇大概是像綠光劇團賺人熱淚的的「人間條件」系列、果陀劇團以原著改編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又或是故事工廠IP授權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等作品。
這些大團或大製作,多會邀請線上藝人參演,加上劇情較為通俗易懂,對於剛接觸劇場的觀眾是不錯的入門作品。而常聽見的「小劇場」、「實驗劇場」這些名詞,究竟與多數人目前所觀賞的舞台劇又有什麼差別?他們究竟在做些什麼?本文提供給對劇場有興趣的讀者3個關鍵字,一起走進「小劇場」的世界。
Keyword 1:實驗
「小劇場」可以指涉表演的空間、類型或劇團規模。就類型而言,小劇場又稱作實驗劇場(experimental theatre)或前衛劇場(avent-garde theatre),這一類型的劇場充滿實驗性,在藝術表現上也相較於一般常見的舞台劇特殊、具突破性,重視藝術價值大於市場票房。
廣義來說,小劇場的特殊性在於作品不見得是為了說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傳達一個或多個概念,又或是針對戲劇結構、肢體表演,甚至是透過設計、科技媒材的運用,來完成創作者的實驗,有時甚至能創造出一種新的敘事或表演方式。
Keyword 2:小空間
就空間而言,小劇場大多是在容納百人以下的黑盒子空間,又或是其他非典型的演出空間,如咖啡廳、市集、開放空間等。相較於大型場館,觀眾在小劇場能距離表演較近,感受是更加直接的。
早期曾有外表坊小劇場、皇冠小劇場等實驗劇場空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現在多因為消防法規、經營困難等所剩無幾。當前最廣為人知的即是位在台北市牯嶺街上的「牯嶺街小劇場」,除了不定時舉辦售票演出外,三樓空間還可用於排練,讓演出劇團靈活運用。
Keyword 3:小劇場運動
台灣的小劇場發展是有其歷史脈絡的,涉及層面非常廣。有就藝術本質進行實驗的作品,如1980年金士傑將京劇《荷珠配》改寫為話劇《荷珠新配》,試圖以當代戲劇的敘事語言,找到當代與傳統的連結;亦有根據當時社會、歷史、政治等因素而出現的戲劇,比如田啟元在1993年時改編《白蛇傳》為《白水》,並由全男性演員演出,為性別平權發聲。由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鍾明德所撰寫的《臺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內容爬梳1986至1989年間台灣小劇場的發展,並介紹各個劇團的發展歷程,是了解台灣小劇場運動發展的重要著作。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公布!白輻射影像設計,柔和藍紫羽片、曲線變化勾勒蛻變意象
2023/03/27徠卡之家Daria Troitskaia致高之途攝影展!以女性視角探索自我,即日起至6/12
2023/03/24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24讓當代藝術走進日常生活:富藝斯進駐香港西九
2023/03/23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3/21-4/20展出,法國藝術家Delphine Pouillé〈引體向上〉獲首獎
2023/03/232023香港Art Basel 3/23-3/25:後疫情時代的亞洲藝術中心
2023/03/22《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2023/03/15Van Cleef & Arpels攜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廣舞蹈盛事
2023/03/13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公布:「小世界 Small World」輕巧探索、深切詰問當代人類定位
2023/03/132023故宮大型國際借展3/11-7/16!「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2023/03/132023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楊紫瓊擒下首位華裔女影后
2023/03/13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