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入門課】什麼是沉浸式劇場?細數國內外經典劇作,帶你走進劇中人的悲與喜
沉浸式劇場(immersive theatre),聽起來是一個很嚴肅的詞,也被寫作「參與式劇場」、「觀眾參與」或「互動式劇場」,一言以蔽之,就是有別於坐在台下觀賞演出,觀眾必須在非典型的劇場空間中,如展場、房間、廢墟、咖啡廳,又或是創作者所打造、營造出的空間中,加入成為劇的參與者,順著表演者的帶領,一同感受全劇的悲與喜。
英國有Sleep No More,台灣有《開房間》
曾在美國紐約演出的《Sleep No More》是英國劇團 Punchdrunk 以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四大悲劇之一《馬克白》(Macbeth)為基礎所創作的作品,最早在2003年英國倫敦開演,2011年進入美國紐約與在地創作參與式作品的劇團合作一炮而紅,名馳國際。購買票券的觀眾會被演員們引入劇中人的世界,在自由遊走、觀看之間,觀眾們可以選擇在酒吧點杯調酒先喝為快,也可以選擇直接進入被安排好的空間,用自己的視角,拼湊劇中世界的全貌。
這樣的參與式作品在台灣也有,比如河床劇團,導演郭文泰在2011年首次推出僅為一位觀眾設計的作品《開房間》。不過,河床劇團其實早在2003年推出《未來主義者的食譜》,為單場僅能容納的24位觀眾準備一張餐桌,讓觀眾在餐桌上,吃著劇中廚師為他們準備的實驗料理。無論是24位觀眾共餐,又或是1位觀眾走進房間觀賞演出,這事實上對於當時的觀眾而言都相當挑戰,因為,我們不知道進到劇場之後的下一秒鐘,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
讓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份
參與式類型的演出在台灣也開始變多,比如明日和合製作所《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邀大家一同進劇場考試,又或是《高山流水之空中》邀請大家參與議題的決策,這些都是相當有趣,且挑戰觀眾的作品。光是回頭問,觀眾為什麼要隨著表演者起舞,這點大概就有很多人無法接受吧?不過,沉浸式劇場最主要的目的除了打破劇場的第四面牆(Fourth Wall),更重要的是讓觀眾成為作品的一部份,讓觀眾成為劇中人之一,打開新的觀劇感受,也實驗觀演(人與人)之間的界線究竟可以模糊到什麼程度。
過去,因為《無光晚餐》受到關注的驚喜製造Surprise Lab,又重新啟動第四部體驗式作品《微醺大飯店》。《微醺大飯店》全長約120分鐘,觀眾可以在劇中享用3杯酒、3份小點,並解開7位角色的7個秘密。在《微醺大飯店》中,觀眾所飾演的人物是被邀請參加酒會的賓客,觀眾們在這場酒會裡可以開心的飲酒,但同時,會進入劇中人的世界,隨著劇中人的指引開始解謎。待疫情解封,如果對於沉浸式劇場仍一知半解,或許可以邀請你身邊的朋友、同事,一同前往窺探究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責任編輯:翁家德
表演藝術入門課
最新文章
-
台大電機學歷擱一邊 楊理博走進山野 重新連結自然原生家庭
2025/07/23 -
舒淇首部自編自導電影《女孩》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全新視覺設計亮相
2025/07/23 -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 一張三角凳與六件藝術作品的對話
2025/07/22 -
港片迷注意!杜琪峯親臨開幕、20部經典之作8、9月影視聽中心輪番上映
2025/07/22 -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
2025/07/18 -
張碩尹攜手英國藝術團隊推新作:一部關注「家」的互動短片,觀眾移動決定觀看視角
2025/07/17 -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