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塩田千春:過程與死亡相伴,讓我更想活下去,促成《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誕生
森美術館《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巡迴展來到台灣,我非常開心。本來台灣是接在韓國、印尼、澳洲等國家後的最後一站,但由於台灣的防疫政策做得很好,是這些國家中唯一不用延期,能夠如期舉行的國家,台北市立美術館也非常熱情邀約,對這一切只有感謝兩個字。
這一次來到台灣,我先經過兩個禮拜的隔離,個人進到館內參與佈展大約10天左右,因為我每一個作品都用毛線完成作品,在一個地方展覽結束後,就會全部被剪掉,所以到了新場域,我們必須重新編織這些線。當然,每一個美術館的空間其實沒有太大差異,可是北美館的天花板高度不太一樣,這對我來說也會影響設置這些作品時的呈現方式,例如《集聚——找尋目的地》400多個皮箱,與森美術館不同的是,這次由高處往低處排列而下。每一次我都會先觀察美術館的狀態後,再決定作品要以何種方式呈現。
我的作品通常想將內心難以言語形容的事物化為形體,與大家分享,到美術館看到這些作品,如果找到一些可以打動內心或產生共鳴的感受,就是我的目的。來看作品的人,首先你可以覺得作品很有趣,進一步找到共鳴,美術館就是要找到共鳴的場所。
其實在我過去的生活中,總是忙完一個展覽就緊接著忙下一個展覽,可能沒有太多時間思考關於生死的問題,但是這個展覽比較特殊的是,當時接受森美術館邀約後隔日,醫生就宣布我的癌症復發,我第一次感受到死亡離我很近,原來我的生命是有限的,這件事對我來說影響甚鉅:「當我的肉體消失之後,我的心情、思想會到哪裡去?」所以我也存在著諸多疑問,企劃發想展覽的過程可以說是「與死亡相伴」,正是因為身在這樣的狀態中,我更想活下去,它讓我非常想要促成展覽成功,這可能是我至今的展覽經驗中,第一次有如此強烈的意願與動機。
另外,關於身體狀況,當初在確診後我動過手術,也經過抗癌藥物治療,雖然當時發現時已經第三期,也有一些轉移現象,但是經過治療後身體狀況已經恢復得非常好。此外,疫情爆發至今已經一年多左右,我們好像沒有辦法回到正常生活,這段期間大約有10個展覽陸續取消或延期,可是也因此我又更多時間與家人相處,能夠專注在創作中。這次在台灣兩個禮拜的隔離時間,其實身為藝術家,我們都還蠻喜歡這種被隔離的生活,不用與人接觸的生活,因為我可以非常專心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還蠻樂在其中。疫情帶給世界的影響其實很難說,有好有壞,它讓我們有機會可以重新找回自己,雖然它確實帶來了不方便。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
時間|5/1(六)至8/29(日)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展覽室(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欲知其他資訊請見台北市立美術館專頁
臺北市立美術館
最新文章
-
必看2025台北雙年展《地平線上的低吟》北美館登場!72位藝術家共譜思慕
2025/10/31 -
萬中選一Pluribus美劇11/7 Apple TV首播!絕命毒師、絕命律師主創打造2025新劇
2025/10/31 -
台南U.I.J × 泰國刺青藝術家To smile《Sound Blooms》沉浸式聲音花園登場
2025/10/31 -
2025白晝之夜11/1限時12小時開跑!規劃6小時交通、路線懶人包攻略
2025/10/31 -
基隆美術館《WE ARE ME》登場!集多國藝術家一揭當代社群觀看現象
2025/10/30 -
愛馬仕匠心工坊11/15華山免費開展!集結愛馬仕頂尖工藝師的現場展演
2025/10/30 -
在藝術裡觸草!展覽《Touch Grass》一次呈現8位國際藝術家取材自然之作
2025/10/29 -
臺灣首場國家級教育會展多元主題展現教育新風景 共創AI世代學習新願景
2025/10/29 -
兩無罣礙的柔軟自在 蔣勳新書《池上 萬安 龍仔尾 貓》正式發表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