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詩意且充滿想像:走入插畫家川貝母《成為洞穴》,感受圖像與文字創作的召喚
編按:插畫家川貝母作品常發表於報紙副刊,亦為《500輯》第18期「在路上,去壯遊,讓自己不同」繪製專題封面。據川貝母自述,成為洞穴的概念始於2018年的個展,當時選了二十件作品展出,為了更進一步的傳達作品的意涵,他決定幫這些插圖寫短文,於是成了「洞穴」概念的契機。
本文擷取2021年大塊文化出版《成為洞穴》中〈溫度〉、〈星空〉、〈知識鳥〉三則短文與插圖,引領讀者走入川氏洞穴。
NO.05 溫度
動物的溫度是另一種溫度,它來自不同的身體,但有時感受卻比自我的溫度還要強烈。動物的溫度和擁抱有關,和牠一直跟在後面的行為有關,和牠熱情地在臉頰呼氣有關。我還記得那天,牠用最後的力氣走到後院躺下時冰冷的身體。但牠的溫度一直都還留在心底,不管過了多少年,永遠不會消失。
NO.11 星空
在「國際洞穴日」這天,人們會將原本封死的洞穴石頭搬離,把裝修在房間的鏡子搬到門口。那天不點燈,月亮被一群蝙蝠與烏鴉遮住,黑夜的濃度比往常還濃厚,彷彿會弄髒潔白的衣布。於是洞穴裡的生物和外界有了連結,紛紛如深海物種般發出綺麗光芒游向天際。每個人都望向天空試圖指認,誰的最華麗、最恐怖、又出乎意料。再也沒有比敞開心胸的夜晚更令人懷念了。
NO.39 知識鳥
一格一格的盒子,他們稱之為「樂園」。
阿瑪斯和其他人就躺在盒子裡,各自專注看著前方的知識鳥,知識鳥伸出如蕈類溼潤的長喙,接收著阿瑪斯的欲望,再反射幻覺給他:於是阿瑪斯有如實現願望似地,原本空蕩蕩的盒子塞滿了他想要的東西,他沉浸在自己建構的心靈世界裡。
一格一格的盒子,他們稱之為「煉獄」。
阿童和其他人被囚禁在盒子裡,各自被迫注視著前方的知識鳥,知識鳥伸出如蕈類溼潤的長喙,投射軍方設定好的酷刑場景:阿童在腦內遭受不人道的拷問,一次又一次死而復生。原本空蕩蕩的盒子塞滿恐懼,卻沒有任何一滴血滲出。
軍方對於知識鳥感到滿意。
川貝母 Inca Pan
成長於屏東滿州,目前專職插畫與小說創作。喜歡以隱喻的方式創作圖像,作品常發表於報紙副刊,亦受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之邀繪製插畫並登上封面。著有短篇故事集《蹲在掌紋峽谷的男人》,並入圍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入選九歌《104年小說選》、《106年小說選》。
◎ 責任編輯:翁家德
最新文章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