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枯山水有禪非禪?它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藝術家李歐納科仁《礫石與沙》

2021-08-06 23:50 李歐納・科仁

不論是用礫石或細沙建構任何東西,這種努力之所以異常引人入勝,部分是因為帶有薛西弗...
不論是用礫石或細沙建構任何東西,這種努力之所以異常引人入勝,部分是因為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不論是用礫石或細沙建構任何東西,這種努力之所以異常引人入勝,部分是因為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這類建材通常讓人聯想到為時短暫、無常、不穩定的特質。特意使用沙礫來創作的想法——尤其是細沙——幾乎已不言而喻:我們在企求顯然無足輕重或徒勞之事。然而,礫石與細沙是我們的基本材料,是這個行星上最豐沛、尺寸易於調整,也最易於操作的「玩藝兒」之一。

但也因為這些性質,用沙礫造物之「困難」,鮮少被拿來與興建古埃及或中美洲金字塔那類偉業相提並論。需要調度巨量資材、人力和技術長才的建構行動,通常就被視為重大甚而意義深遠的事件。反觀礫石與細沙做成的東西,一眼就看得出來是怎麼做的。它們的生成沒有神秘或令人敬畏之處,其重要性或意義因此也往往鮮少有人關注,除了那些欣賞轉瞬即逝和模糊不定的人。

每一次重新耙整、重新造型,都使礫沙園煥然一新,然而跟重整之前相較卻又不是真的不同...
每一次重新耙整、重新造型,都使礫沙園煥然一新,然而跟重整之前相較卻又不是真的不同。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礫沙園的實體很脆弱,但我們如果考量到人類抗拒自然挑戰來加以維護的意圖,以及人類性格之變化無常,仍能佐證礫沙園其實極其堅韌。然而在本體論的分類上,有些事物必定以同時既新且舊的狀態存在,如果這些園林並不屬於這個類別,那麼拿礫石和細沙來創作不朽的歷史傳承,仍可說是非常特異的作法。

每一次重新耙整、重新造型,都使礫沙園煥然一新,然而跟重整之前相較卻又不是真的不同。如同你手中這本書如果加印,即使每次重製都用了全新的墨水和紙張,就最根本看來——一字復一字、一圖復一圖——那仍是同一本書。事實上,要是沒有一再翻新——重新造型、重新耙整——因為風雨、地震、重力、苔蘚、雜草、落葉和不安分的人類,礫沙園很快就會喪失可資辨認的特質,接著可能徹底改變、衰朽,並且消失。

因為礫沙園有前述的矛盾特質,加上它的抽象視覺構成和極度精簡——此外它的物質特性顯然與水成對比,卻用來象徵水——所以有些人把這些特色與禪宗思想的要義混為一談。這類園林的確有許多是由禪寺管理,也位於禪寺有如聖地般的庭院。

礫沙園的實體很脆弱,但我們如果考量到人類抗拒自然挑戰來加以維護的意圖,以及人類性...
礫沙園的實體很脆弱,但我們如果考量到人類抗拒自然挑戰來加以維護的意圖,以及人類性格之變化無常,仍能佐證礫沙園其實極其堅韌。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不過,就算加了幾塊大石頭,要說礫沙園與禪宗有宗教或哲學上的直接關連,這種觀點仍鮮少有史實佐證。事實上,「禪園」的說法在一九三五年首次出現,出處是一本名叫《京都百園 One Hundred Kyoto Gardens》的英文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五○年代,日文文獻才首次出現礫沙園,及其周遭環境是在表現禪意的說法,而且當時主要是用於詮釋京都龍安寺的礫沙園。

就算這些礫沙園有「禪意」,也不是最初設計和建造的人放進去的。這些園林並不是玄妙的開悟或隨興自發之舉帶來的成果,也就是我們會與水墨畫、弓道、茶道等等禪宗「藝術」想在一起的事。園林設計需要用心規畫,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建造。若說這涉及什麼「頓悟」,或說這些礫沙園意在啟迪這種頓悟,都不太可能。許多礫沙園甚至根本不是由修禪之人設計或興建的,而是出自社會最底層階級的園丁/園林設計師之手,這其中完全沒有與禪相關或「靈性」的地方。

礫石或細沙這類建材通常讓人聯想到為時短暫、無常、不穩定的特質。 圖/行人出版社提...
礫石或細沙這類建材通常讓人聯想到為時短暫、無常、不穩定的特質。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本文摘錄自行人出版社《礫石與沙:日本枯山水庭園的見微知著》,原章節標題為〈非禪 No Zen〉。

◎責任編輯:沈佩臻

推薦閱讀

「如果有世界最美花店,那就是Blumenkraft」——藝術家李歐納・科仁《花店》的近身觀察

朝羅浮宮出發!日本設計師梅原真:世界最薄和紙,要用Japan式型錄自己賣

最新文章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由白輻射影像以「破蛹展翅」為主題進行設計。 圖/台北電...

2023台北電影節主視覺公布!白輻射影像設計,柔和藍紫羽片、曲線變化勾勒蛻變意象

2023/03/27
無所畏懼的獨到視角 Daria Troitskaia 《THE WAY UP H...

徠卡之家Daria Troitskaia致高之途攝影展!以女性視角探索自我,即日起至6/12

2023/03/24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奈良美智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內惟藝術中心4/1-8/31啟程

2023/03/24
富藝斯總部二樓目前展出本季春拍的日拍拍品。記者孫曼/攝影

讓當代藝術走進日常生活:富藝斯進駐香港西九

2023/03/23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於3月21日起至4月30日在桃園展演中心正式展出。 圖/桃...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3/21-4/20展出,法國藝術家Delphine Pouillé〈引體向上〉獲首獎

2023/03/23
Art Basel Hong Kong 2023,Courtesy Art Ba...

2023香港Art Basel 3/23-3/25:後疫情時代的亞洲藝術中心

2023/03/22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自3月18日至6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 Re...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北美館展出:循著12個關鍵焦點,一窺瑞士攝影大師多重面貌

2023/03/20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

2023索尼世界攝影大獎公布!從建築到旅行從10件優選攝影打開世界視角

2023/03/19
(左起)台積電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許峻郎、篆刻組首獎永平高中美術教師張品慈、篆隸楷組...

第15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寫新頁:王宥沺雙冠創紀錄、張品慈創意篆刻奪獎

2023/03/18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即將於3月25日至5月14日登場。 圖/寶藏巖國際...

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3/25-5/14展開:12位藝術家協作「英雄旅程」、2日限定音樂市集

2023/03/18
HUSH在《娛樂自己》這張本位演出的作品中,把「我」這個核心擺在最前面,因此寫歌...

專訪HUSH/玩弄最私密的感受,毫無保留娛樂自己

2023/03/16

現代舞大師「波赫士夏瑪茲」舞劇北藝中心登場!「一萬種姿態」「半醒」兩種風貌

2023/03/15
《BODO》採大型現地製作,結合多重敘事、互動科技和多頻道聲音裝置,將展場轉換為...

張碩尹個展《BODO》北美館展出:從 「我」開啟獨有觀展路徑,幽暗劇場內的角色扮演

2023/03/15
作家暨畫家蔣勳繪人間繁花,在台中中央書局舉行「大疫繁花此時眾生」畫展。圖/中央書...

蔣勳「大疫繁花」中央書局畫展:提醒眾生珍惜歲月饋贈

2023/03/15

Van Cleef & Arpels攜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廣舞蹈盛事

2023/03/13
2023台北雙年展主視覺,設計Wkshps(紐約)。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第13屆台北雙年展主題公布:「小世界 Small World」輕巧探索、深切詰問當代人類定位

2023/03/13
西斯汀大廳視圖,本作品由畫家文森佐.馬爾基於1860年左右繪製。左側呈現教宗庇護...

2023故宮大型國際借展3/11-7/16!「梵蒂岡宗座圖書館珍藏」暨「明清宮廷藏書」特展

2023/03/13
2023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媽的多重宇宙」關繼威獲得最佳男配角(左一)、...

2023奧斯卡完整得獎名單公布 「媽的多重宇宙」大獲全勝,楊紫瓊擒下首位華裔女影后

2023/03/1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