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枯山水有禪非禪?它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藝術家李歐納科仁《礫石與沙》

2021/08/06 李歐納・科仁

不論是用礫石或細沙建構任何東西,這種努力之所以異常引人入勝,部分是因為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不論是用礫石或細沙建構任何東西,這種努力之所以異常引人入勝,部分是因為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不論是用礫石或細沙建構任何東西,這種努力之所以異常引人入勝,部分是因為帶有薛西弗斯式的荒謬。這類建材通常讓人聯想到為時短暫、無常、不穩定的特質。特意使用沙礫來創作的想法——尤其是細沙——幾乎已不言而喻:我們在企求顯然無足輕重或徒勞之事。然而,礫石與細沙是我們的基本材料,是這個行星上最豐沛、尺寸易於調整,也最易於操作的「玩藝兒」之一。

但也因為這些性質,用沙礫造物之「困難」,鮮少被拿來與興建古埃及或中美洲金字塔那類偉業相提並論。需要調度巨量資材、人力和技術長才的建構行動,通常就被視為重大甚而意義深遠的事件。反觀礫石與細沙做成的東西,一眼就看得出來是怎麼做的。它們的生成沒有神秘或令人敬畏之處,其重要性或意義因此也往往鮮少有人關注,除了那些欣賞轉瞬即逝和模糊不定的人。

每一次重新耙整、重新造型,都使礫沙園煥然一新,然而跟重整之前相較卻又不是真的不同。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每一次重新耙整、重新造型,都使礫沙園煥然一新,然而跟重整之前相較卻又不是真的不同。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礫沙園的實體很脆弱,但我們如果考量到人類抗拒自然挑戰來加以維護的意圖,以及人類性格之變化無常,仍能佐證礫沙園其實極其堅韌。然而在本體論的分類上,有些事物必定以同時既新且舊的狀態存在,如果這些園林並不屬於這個類別,那麼拿礫石和細沙來創作不朽的歷史傳承,仍可說是非常特異的作法。

每一次重新耙整、重新造型,都使礫沙園煥然一新,然而跟重整之前相較卻又不是真的不同。如同你手中這本書如果加印,即使每次重製都用了全新的墨水和紙張,就最根本看來——一字復一字、一圖復一圖——那仍是同一本書。事實上,要是沒有一再翻新——重新造型、重新耙整——因為風雨、地震、重力、苔蘚、雜草、落葉和不安分的人類,礫沙園很快就會喪失可資辨認的特質,接著可能徹底改變、衰朽,並且消失。

因為礫沙園有前述的矛盾特質,加上它的抽象視覺構成和極度精簡——此外它的物質特性顯然與水成對比,卻用來象徵水——所以有些人把這些特色與禪宗思想的要義混為一談。這類園林的確有許多是由禪寺管理,也位於禪寺有如聖地般的庭院。

礫沙園的實體很脆弱,但我們如果考量到人類抗拒自然挑戰來加以維護的意圖,以及人類性格之變化無常,仍能佐證礫沙園其實極其堅韌。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礫沙園的實體很脆弱,但我們如果考量到人類抗拒自然挑戰來加以維護的意圖,以及人類性格之變化無常,仍能佐證礫沙園其實極其堅韌。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不過,就算加了幾塊大石頭,要說礫沙園與禪宗有宗教或哲學上的直接關連,這種觀點仍鮮少有史實佐證。事實上,「禪園」的說法在一九三五年首次出現,出處是一本名叫《京都百園 One Hundred Kyoto Gardens》的英文書。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五○年代,日文文獻才首次出現礫沙園,及其周遭環境是在表現禪意的說法,而且當時主要是用於詮釋京都龍安寺的礫沙園。

就算這些礫沙園有「禪意」,也不是最初設計和建造的人放進去的。這些園林並不是玄妙的開悟或隨興自發之舉帶來的成果,也就是我們會與水墨畫、弓道、茶道等等禪宗「藝術」想在一起的事。園林設計需要用心規畫,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建造。若說這涉及什麼「頓悟」,或說這些礫沙園意在啟迪這種頓悟,都不太可能。許多礫沙園甚至根本不是由修禪之人設計或興建的,而是出自社會最底層階級的園丁/園林設計師之手,這其中完全沒有與禪相關或「靈性」的地方。

礫石或細沙這類建材通常讓人聯想到為時短暫、無常、不穩定的特質。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礫石或細沙這類建材通常讓人聯想到為時短暫、無常、不穩定的特質。 圖/行人出版社提供

◎本文摘錄自行人出版社《礫石與沙:日本枯山水庭園的見微知著》,原章節標題為〈非禪 No Zen〉。

◎責任編輯:沈佩臻

推薦閱讀

朝羅浮宮出發!日本設計師梅原真:世界最薄和紙,要用Japan式型錄自己賣

「如果有世界最美花店,那就是Blumenkraft」——藝術家李歐納・科仁《花店》的近身觀察

Leonard Koren

「如果有世界最美花店,那就是Blumenkraft」——藝術家李歐納・科仁《花店》的近身觀察

「如果有世界最美花店,那就是Blumenkraft」——藝術家李歐納・科仁《花店》的近身觀察

2021/07/06

最新文章

品牌商展嘉義市展區「+1點」展場示意圖。圖|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嘉義市2025文博會展區:從「+1點」開始,發現嘉義市文創的新風景

2025/08/01
林君陽導演與演員對戲。圖/大慕影藝提供

嘉義市,拍出每個故事的模樣/專訪:《我們與惡的距離Ⅱ》導演林君陽、《化外之醫》導演詹淳皓

2025/08/01
「華麗計程車行」劇照。圖/影一製作所、LINE TV、華視提供

嘉義市,拍出每個故事的模樣/專訪:「華麗計程車行」演員黃冠智、製片人徐國倫、導演莊景燊、黃常祚

2025/08/01
嘉義市長黃敏惠。圖/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拍出每個故事的模樣/嘉義市長黃敏惠:文化是靈魂,影視讓它被看見

2025/08/01
「破土: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與行動主義」於8月15日起在IAIA當代原住民藝術博物...

國美館「破土」展覽攜手美國IAIA、集結10組藝術家聚焦臺灣原住民藝術

2025/07/31
TAO ART 與倫敦薩奇雅茨畫廊(Saatchi Yates)合作,推出韓國藝...

韓國新銳藝術家李秀真台灣首度個展「Diary on the Blues」TAO ART展出

2025/07/30
莊惟惞做過眾多歌手的演唱會,跟著一場又一場繞著地球跑。記者沈昱嘉/攝影

陪藝人走過舞台上每瞬的空白與孤單:必應創造創意總監 莊惟惞

2025/07/29
美國藝術家托尼‧馬特利Tony Matelli台灣首次個展《佈局》8月9日至20...

托尼‧馬特利台灣首展《佈局》毓繡美術館登場!以超寫實雕塑翻轉視覺邏輯

2025/07/29
886、Wenwen創辦人史官,留學時期開始自學家鄉菜,意外發現自己對臺灣料理的...

喝自然酒配沙茶牛肉,在紐約不斷進化的臺灣菜——886、Wenwen創辦人史官

2025/07/2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