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旅行】慶典結束之後?藝術總監杜昭賢:漁光島藝術節只是討論的開端
90年代台南海濱秋茂園逐漸沒落後,漁光島的發展曾一度處於停滯狀態。2017年我和都市藝術工作室夥伴接下「漁光島藝術節」任務,希望舉辦特有的地景藝術節,帶人們發現小島之美。
當時有正反兩種聲音:一是在地島民擔心辦活動將破壞島上生活寧靜,另一則是想透過藝術節帶來觀光人潮和發展商機,改善經濟生活。所以我們謹慎思考各方的期待,試圖讓更多住在市區的民眾知道:原來離生活不遠的地方,有這麼美麗的秘境,跨過一座橋就可到達。而該如何讓民眾珍惜保留下來的生態環境?一直是策展規劃的重要課題。
「在漁光島放空的99種方法」是2017年第一屆藝術節的主軸,14件藝術作品以不喧嘩的方式走入環境,參與民眾在藝術家所創作的地景藝術裡,放慢腳步享受陽光,感受海、空氣與自然的輕柔對談;2019年小島的表情更加豐富,第二屆藝術節請來七組藝術家團隊,以「海島新樂園」為主題,回溯島上曾風光一時的海濱樂園,不只連結自然生態和藝術,同時將當地歷史沿革重新詮釋呈現在觀眾面前。
2020年,全球因疫情陷入動盪不安的狀態,台灣因超前部屬而帶來某種自保的封閉性,與其他國家相比更為穩定,台南又甚或是漁光島就像台灣的縮影,維持安穩的同時,也讓我們得以思考安棲的本質。因此,2021年第三屆漁光島藝術節便以「安棲之嶼」為概念——一個可以天人共存、主體可以安身立命的棲居之地——將展覽鎖定在「療癒」二字,邀請藝術家轉化漁光島自然環境特質,進而形塑出療癒空間。
一個地方的改變是持續性的,漁光島藝術節的階段性目標是以藝術為觸媒來引發共感,聚焦場域的個性和氛圍,創造內容讓觀者了解當地風土,促成多樣性發展的可能。
藝術介入環境並非只是視覺關照,當藝術走出美術館、進入公共,便會直接面對在地反應、激起社會更多的對話,除了地方美學的實踐,更希望透過藝術節尋找經濟效益及發展的可能,進而加強社區認同感;此外,許多問題也會浮上檯面,例如基礎建設的不足、島上空間的運用、封島機制、島民對於發展的共識等。六年來,我們持續加深與島民的合作關係。
其實世界各國透過藝術文化推展城鎮行銷已行之有年,漁光島目前的藝術介入只是論述的開端、是階段性的,面對在地長期以來的課題,如何實踐,仍然需要公私部門和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付出決心,開創小島新活力。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2023誕隍祭6/16-7/9台北霞海城隍廟為城隍爺慶生
2023/05/31 -
黃博志個展「七個在海上的人」立方計劃空間展出:瑪德蓮時刻系列首展,呈現60-80年代成衣工人的生命經驗
2023/05/30 -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6/24登場!「藝術策展」、「設計導入」、「飲食實驗」三大計劃亮點搶先看
2023/05/30 -
鳳甲美術館「一百坪的散步練習」以何彥諺、鄭先喻、楊季涓、鄺鎮禧、魏柏任之作,邀大眾用行走打開感知
2023/05/30 -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如果我是一面鏡子》:許喬彥、葉偉立等5位藝術家,重新探討觀看世界的方式
2023/05/29 -
橫山書法藝術館《榜書》展開:攜手史博館共同策劃,四大展區呈現歷代拓本書跡、當代書藝魅力
2023/05/26 -
竹宮惠子「愛馬仕之道」中文上線!加入官方LINE看漫畫
2023/05/26 -
2023vis™-wild藝術與潮流文化祭!限期三天,酉5PM TWCAUDE攜10組設計品牌、藝術家亮相
2023/05/26 -
坂本龍一:愛,或者說戀愛,是救贖——耗時十年、256則近身訪談《skmt:坂本龍一是誰》
2023/05/26 -
2023 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5/26-5/28登場!12國、上百件作品,還能近距離觀賞周書毅表演
2023/05/26 -
《百年孤寂》第六講:焦元溥解析名作中的音樂符碼
2023/05/26 -
「時光之味:小津安二郎120年」影展以全新4K修復版致敬日本大師,《風中的母雞》、《東京暮色》全台首映
2023/05/25 -
2023 ONE ART Taipei新賞獎得主,Yufi Yamamoto台灣個展:以抽象線條勾勒理想女性之美
2023/05/23 -
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館藏作品展」登場!三大亮點爬梳19世紀末至今近200件精彩展品
2023/05/23 -
「海律─王怡婷個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實驗展場開展:探查海岸風景,跨媒材形構無垠蔚藍
2023/05/22 -
北美館2023 X-site計畫《途中》展出!穿越長廊親身經歷巨大聲響體感
2023/05/19 -
毓繡美術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日常中止》雙展:台日港菲藝術家之作,辯證時間與生命終始
2023/05/17 -
葉蕓僖「伍貳貳」個展!新銳藝術創作者以東西方複合媒材、聚焦環境保育議題
2023/05/17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