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旅行】慶典結束之後?藝術總監杜昭賢:漁光島藝術節只是討論的開端
90年代台南海濱秋茂園逐漸沒落後,漁光島的發展曾一度處於停滯狀態。2017年我和都市藝術工作室夥伴接下「漁光島藝術節」任務,希望舉辦特有的地景藝術節,帶人們發現小島之美。
當時有正反兩種聲音:一是在地島民擔心辦活動將破壞島上生活寧靜,另一則是想透過藝術節帶來觀光人潮和發展商機,改善經濟生活。所以我們謹慎思考各方的期待,試圖讓更多住在市區的民眾知道:原來離生活不遠的地方,有這麼美麗的秘境,跨過一座橋就可到達。而該如何讓民眾珍惜保留下來的生態環境?一直是策展規劃的重要課題。
「在漁光島放空的99種方法」是2017年第一屆藝術節的主軸,14件藝術作品以不喧嘩的方式走入環境,參與民眾在藝術家所創作的地景藝術裡,放慢腳步享受陽光,感受海、空氣與自然的輕柔對談;2019年小島的表情更加豐富,第二屆藝術節請來七組藝術家團隊,以「海島新樂園」為主題,回溯島上曾風光一時的海濱樂園,不只連結自然生態和藝術,同時將當地歷史沿革重新詮釋呈現在觀眾面前。
2020年,全球因疫情陷入動盪不安的狀態,台灣因超前部屬而帶來某種自保的封閉性,與其他國家相比更為穩定,台南又甚或是漁光島就像台灣的縮影,維持安穩的同時,也讓我們得以思考安棲的本質。因此,2021年第三屆漁光島藝術節便以「安棲之嶼」為概念——一個可以天人共存、主體可以安身立命的棲居之地——將展覽鎖定在「療癒」二字,邀請藝術家轉化漁光島自然環境特質,進而形塑出療癒空間。
一個地方的改變是持續性的,漁光島藝術節的階段性目標是以藝術為觸媒來引發共感,聚焦場域的個性和氛圍,創造內容讓觀者了解當地風土,促成多樣性發展的可能。
藝術介入環境並非只是視覺關照,當藝術走出美術館、進入公共,便會直接面對在地反應、激起社會更多的對話,除了地方美學的實踐,更希望透過藝術節尋找經濟效益及發展的可能,進而加強社區認同感;此外,許多問題也會浮上檯面,例如基礎建設的不足、島上空間的運用、封島機制、島民對於發展的共識等。六年來,我們持續加深與島民的合作關係。
其實世界各國透過藝術文化推展城鎮行銷已行之有年,漁光島目前的藝術介入只是論述的開端、是階段性的,面對在地長期以來的課題,如何實踐,仍然需要公私部門和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付出決心,開創小島新活力。
◎責任編輯:胡士恩
最新文章
-
10件2025台灣燈會必看細節!那些沒寫在手冊裡但很重要的小事
2025/02/11 -
瘋魔與混亂才能激盪出真我,在《酒神有沒有派對》經歷恐懼與慾望的旅行
2025/02/10 -
絲襪小姐20週年《伏流》演唱會2/15登場!何欣穗等八組神秘嘉賓同台
2025/02/07 -
創作歷程大公開!《羅迪尼.狄克森》全新人物誌畫冊、展覽路由藝術登場
2025/02/06 -
2025TIDF巡迴展四大城市接力放映!日本導演小田香4月來台映後座談
2025/02/06 -
京都祇園花街藝術博物館!8大主題體驗藝伎編織的優雅世界
2025/02/06 -
林懷民首度執導馬戲!FOCASA《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3/28臺南登場
2025/02/05 -
2025魔法屾林2/8台南十鼓開展!5大亮點、7大主題策展打造奇幻樂園
2025/02/05 -
藝術迷必訪!2025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精選亮點一次看
2025/02/04 -
經典配樂高美館再現!《小魔女-瑪蒂達》電影交響草地音樂會3/8-3/9登場
2025/02/03 -
2025台北國際書展2/4登場!主題館6大亮點:AI共創小說、60+海外作家齊聚
2025/02/03 -
2025台北燈節2/2開展!4+1展區55組作品穿梭城市蛇來運轉
2025/02/03 -
從族群議題、二戰歷史到文化明星,從歐美到台灣書市,傳記發展的4點觀察
2025/01/24 -
「花蓮流行音樂AI實驗基地」試營運!常設展、共創靈感場域開啟新體驗
2025/01/24 -
鳳甲美術館2025展覽預告!2月「一隅生花」一探郭雪湖、施金輝之作
2025/01/24 -
《我的完美日常》新春重返大銀幕!「文溫德斯4K經典影展」2/7起華山開跑
2025/01/23 -
國美館2025六大必看展覽!「失序樂章」睽違27年再攜手龐畢度藝術中心
2025/01/23 -
龜心山城藝術祭七大作品一次看!年節限定市集邀旅人一探六龜之美
2025/01/2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