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藝術旅行】跟著藝術走進金瓜石,「礦山藝術季」和居民共創美麗山城

2021/10/01 法呢

「藝術季看不懂,也沒關係。」我在這兩屆金瓜石「礦山藝術季」的現場,最印象深刻的不是哪一件展品,而是山城的小徑裡,一幅瓜山國小小朋友的壓克力標語。地方藝術季關鍵在藝術家與居民的互動,也是與地方型美術館最大的差別。

我每年都會去金瓜石,特別是10、11月天氣逐漸轉涼,細雨從海的那頭不斷往山巒綿延,格外有味道。基隆山、無耳茶壺山、劍龍嶺,在山徑間穿梭、登高望遠,有海有山,有礦產遺址,幾年下來看著大自然與礦業遺址的交錯與共存,久了總是會想問,金瓜石的下一步呢?

〈階梯通往之處〉|Studio Shikai 的作品〈階梯通往之處〉乘載每位居民對地方的想像與憧憬。黃金停產後所留下的人、建築與歷史,都是蘊含著黃金的礦脈。 圖/法呢攝影
〈階梯通往之處〉|Studio Shikai 的作品〈階梯通往之處〉乘載每位居民對地方的想像與憧憬。黃金停產後所留下的人、建築與歷史,都是蘊含著黃金的礦脈。 圖/法呢攝影

在金瓜石舉辦的「礦山藝術季」今年已經是第二屆,雖然受疫情影響改為線上舉辦,但「思考著藝術作為地方陪伴的可能」的初衷絲毫不打折扣。每年藝術季都有設定題目,也都有藝術家來去、留下作品;在這之中,居民的參與、與藝術家共創、由下而上的提案彈性、隨著環境變化的動態調整等,比起藝術性的表現,那些地方再次被討論、社區重新凝聚的過程,正是藝術季的魅力所在。

以藝術陪伴地方的過程,不是透過強烈的色彩、張牙舞爪去改變它,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去解決問題,而是身在其中,輕輕地在土地上放一點東西,就像礦山藝術季策展人黃鼎堯所言:「礦山藝術季是『我們的藝術季』,從來沒有任何人是這座山城的主人。一座山就是一個家,這是藝術季陪伴地方的精神,試著讓他鄉與故鄉相遇。」我們這些外來者、不管是遊客或藝術家,吸引我們不斷往下挖掘的是地方歷史文化和生活紋理,進而長出創意與洞見養分。本文接著以10張影像作品,帶你走進2020-2021礦山藝術季現場,期待來年的展期你也有機會親自前往。

火山地形|礦山藝術季所在的金瓜石地區為火山地形,火山岩層黏性高,常有超過45度的陡坡,也是富含礦脈的區域,孕育了這座小山城。 圖/法呢攝影
火山地形|礦山藝術季所在的金瓜石地區為火山地形,火山岩層黏性高,常有超過45度的陡坡,也是富含礦脈的區域,孕育了這座小山城。 圖/法呢攝影

俯瞰房舍|或大或小的房舍倚山而建,在當年靠山吃山(金礦)的日子裡,生活可是相當熱鬧。 圖/法呢攝影
俯瞰房舍|或大或小的房舍倚山而建,在當年靠山吃山(金礦)的日子裡,生活可是相當熱鬧。 圖/法呢攝影

〈掀開/背後/金與暗〉|東北角地區潮濕多雨,黑色的油毛氈屋頂是居民常見的防水材料。藝術家黃仲辰的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表達了過往光輝的日子,以及礦山底下黝黑真實的生活面向。
 圖/法呢攝影
〈掀開/背後/金與暗〉|東北角地區潮濕多雨,黑色的油毛氈屋頂是居民常見的防水材料。藝術家黃仲辰的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表達了過往光輝的日子,以及礦山底下黝黑真實的生活面向。 圖/法呢攝影

採集場景|雜貨店也是早期的冰果室,居民的童年回憶分享,也成為藝術家採集素材、創作的場景。低頻旋律、街景人聲、金屬聲響,站在夏天的冰果室門口,想像一下此起彼落製冰機的聲音。 圖/法呢攝影
採集場景|雜貨店也是早期的冰果室,居民的童年回憶分享,也成為藝術家採集素材、創作的場景。低頻旋律、街景人聲、金屬聲響,站在夏天的冰果室門口,想像一下此起彼落製冰機的聲音。 圖/法呢攝影

祈堂老街|祈堂老街岔路口的廢墟,是聚落重要的交會點,藝術家也將其改造成開放的公共空間。
 圖/法呢攝影
祈堂老街|祈堂老街岔路口的廢墟,是聚落重要的交會點,藝術家也將其改造成開放的公共空間。 圖/法呢攝影

挖掘高嶺土|藝術家跟著居民的腳步,在既有的礦場中挖掘製陶的高嶺土;在金礦之後,找尋新的可能。
 圖/法呢攝影
挖掘高嶺土|藝術家跟著居民的腳步,在既有的礦場中挖掘製陶的高嶺土;在金礦之後,找尋新的可能。 圖/法呢攝影

把環境化為紋理|陶土製成的食器,並與居民討論、依照金瓜石的環境紋理進行雕琢。 圖/法呢攝影
把環境化為紋理|陶土製成的食器,並與居民討論、依照金瓜石的環境紋理進行雕琢。 圖/法呢攝影

瓜山國小學生的訊息|「藝術季看不懂,也沒關係。」 圖/法呢攝影
瓜山國小學生的訊息|「藝術季看不懂,也沒關係。」 圖/法呢攝影

〈The Light〉|藝術家林辰勳在醫院舊址上,參考過往的內外觀,模擬、重新建構金瓜石醫院現今可能的遺址樣貌。 圖/法呢攝影
〈The Light〉|藝術家林辰勳在醫院舊址上,參考過往的內外觀,模擬、重新建構金瓜石醫院現今可能的遺址樣貌。 圖/法呢攝影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藝術旅行】西班牙畢爾包:從美術館到街區生活,都是藝術實踐

【藝術旅行】慶典結束之後?藝術總監杜昭賢:漁光島藝術節只是討論的開端

藝術旅行

【藝術旅行】寺廟、町家、工廠都是展場!「京都國際攝影祭」千年古都的藝術巡遊

【藝術旅行】寺廟、町家、工廠都是展場!「京都國際攝影祭」千年古都的藝術巡遊

2021/10/01
【藝術旅行】西班牙畢爾包:從美術館到街區生活,都是藝術實踐

【藝術旅行】西班牙畢爾包:從美術館到街區生活,都是藝術實踐

2021/10/01
【藝術旅行】是藝術裝置,也是繁忙都市裡的停靠站:2021倫敦設計節現場直擊

【藝術旅行】是藝術裝置,也是繁忙都市裡的停靠站:2021倫敦設計節現場直擊

2021/09/30

最新文章

基隆主普壇,開龕門、豎燈篙、主普壇開燈至中元普度等重要儀式皆在此進行。

雞籠中元祭:從對立到和諧,映照人心與時代

2025/09/05
出國時喜歡跑廟看神明,圖中為日本京都的晴明神社。

神性就是相信內在智慧,不向外去尋求——Misc林佳齡

2025/09/05
邁克爾‧穆勒(Michael Müller)個展《關於繪畫的思考》於爍樂畫廊台北...

邁克爾 ‧ 穆勒《關於繪畫的思考》爍樂畫廊展出!一睹沒有邊界的畫布創作

2025/09/05
《Natural Blue藍色企劃》一場當代創作者的藍色收藏提案,於9/2 - ...

「Natural Blue藍色企劃」NOKE忠泰樂生活展出!一睹當代創作者藍色收藏

2025/09/04
「自由自在:臺灣當代女性書藝展」臺灣首次大型女性書藝研究展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
...

臺灣首次大型女性書藝研究展「自由自在」橫山書法藝術館登場

2025/09/04
「2025 Camping Asia」重磅啟動!
 圖/各單位

2025 Camping Asia 11月登場!以舞蹈為語言、5檔精選表演節目一次看

2025/09/03
双方藝廊十週年聯展《非双》於9月13 日至10月25日展出12位跨世代藝術家之作...

双方藝廊10週年聯展《非双》集13位跨世代藝術家一展時代縮影

2025/09/02
高美館《快樂島-日常的史詩》透過繪畫、雕塑、裝置等多元創作媒材,展開藝術家對記憶...

快樂島8/30高美館開展!日韓25位藝術家回應成人世界的脆弱

2025/09/01
楊德昌傳世經典《一一》全新4K修復版9/19重返大銀幕,預售票即可獲「坎城紀念版...

楊德昌《一一》全新4K修復版9/19上映!預售原文海報緊急加印1125 套

2025/08/29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