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圖/施清元攝影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圖/施清元攝影

在可容納五萬多名觀眾的聖馬梅斯大球場,身著紅白球衫以及傳統貝雷帽的西班牙畢爾包(Bilbao)市民,正在為堅持只與巴斯克地區選手簽約的足球隊「競技畢爾包」高聲齊唱著隊歌,最後有一小節是這麼唱的:「在那老橡樹的樹幹上,如今已綻放出新的枝枒。」

聖馬梅斯大球場裡咆哮的民眾。 圖/施清元攝影
聖馬梅斯大球場裡咆哮的民眾。 圖/施清元攝影

搭乘國內線飛在畢爾包市區上空時,磚紅的瓦舍如魚鱗般緊密地鋪在河岸邊,於窗景瞥見了60年代港運與重工業發達的繁盛殘影。然而進入80年代,鋼鐵需求大減,失業率攀升至30%,曾是重要運輸渠道的藍帶河(Nervion),將都市的貧富階層阻絕成兩個互不相容的生活圈,畢爾包變成了背負「公害都市」惡名的枯木,直到一艘包裹著鈦金屬反射面的藝術大船,在1997年入港,才又吹起了蘇生之風。

從 Artxanda 山上看到的畢爾包市景。 圖/施清元攝影
從 Artxanda 山上看到的畢爾包市景。 圖/施清元攝影

由 Frank Gehry 設計,並在1997年落成,知名的古根漢美術館,其實只是上世紀末畢爾包活性計畫(Bilbao Plan)的一環,總經費約15億美元、想轉型為文化創意都市之巨大願景,還包括了港灣再造、都市基礎建設整備、以及文化設施的更新。

行走在畢爾包街頭,並非所有建物都像古根漢美術館一樣奇特新穎,例如改造百年酒倉而成的 Azkuna Zentroa 藝文展演中心,新古典的外觀裡,包藏著鬼才 Philippe Starck 的奔放柱體造型,以及當代表演藝術的種苗;也有像畢爾包美術館或是皇家巴斯克語學院這樣完整保留初始樣式的建築,現在它們被嶄新而柔軟的生命力給包覆(前者是眾多的公共藝術,後者是風格多元的餐飲店),城市再造的思維,更像是一面新舊價值互相尊重的漸層光譜,灑落於市區,經過十多年的醞釀,讓過去盛產的鋼索與鐵絲得以軟化,並重新編織出畢爾包以人文尺度(Human scale,重視人類的身體感受)為主體的城市紋理。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圖/施清元攝影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圖/施清元攝影

皇家巴斯克語學院。 圖/施清元攝影
皇家巴斯克語學院。 圖/施清元攝影

即使不拿地圖在手、即使沒有報名參加到近年盛行的 open house 活動,你依然深感參與著一個規模壯大且舉辦時間悠長的藝術節,而在地建築師 Santiago Calatrava 設計的 Zubizuri 橋,雖然造型褒貶不一,但確實地將曾經分斷的河岸兩側,重新鏈結起來,也讓因古根漢而來的各國遊客,能夠走進老城區,更深刻體驗以生活為名的藝術實踐。

西班牙巴斯克健康部總部。 圖/施清元攝影
西班牙巴斯克健康部總部。 圖/施清元攝影

河的左岸,人們逛完古根漢,在陽光下的露台區,享用微發泡白酒(Txakoli)與巴斯克地區以牙籤串起的經典小食Pintxos的搭配;而河的右岸,搭乘纜車上山,穿著休閒的市民,在能夠飽覽市區廣景的露天牛排座Simon,平價紅酒配起至少得點一公斤的炭烤牛排,一位老伯即使已經需要攜帶小型氧氣瓶出門,卻依然歡欣地吃肉喝酒,享受生活,他那身為畢爾包市民富足又驕傲的神情,至今仍深植我的腦海,並嚮往無比。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附設的咖啡座。 圖/施清元攝影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附設的咖啡座。 圖/施清元攝影

一座地標級的藝術場館,只會是開端,文化的泉水,能不能滲進四周土壤的孔隙中,滋養到一般民眾,讓地鐵站、市場,或甚至是一所小學、一家餐廳、一面牆,跟著綻放出新的枝枒,才會是眾多跟著高唱設計之都口號的城市,能否成功仿效畢爾包的關鍵,才能成就更多滿足旅人心靈的藝術之旅。

◎責任編輯:胡士恩

推薦閱讀

【藝術旅行】寺廟、町家、工廠都是展場!「京都國際攝影祭」千年古都的藝術巡遊

【藝術旅行】慶典結束之後?藝術總監杜昭賢:漁光島藝術節只是討論的開端

【藝術旅行】是藝術裝置,也是繁忙都市裡的停靠站:2021倫敦設計節現場直擊

最新文章

椅子樂團全新專輯《愛的對白》專輯封面(右), 此張既有久違的台語作品,也聽得到早...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圖|20...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

2025/07/18

張碩尹攜手英國藝術團隊推新作:一部關注「家」的互動短片,觀眾移動決定觀看視角

2025/07/17
日本藝術家小瀨真由子首次台灣大型個展《房間裡的大象》,以及西班牙當代藝術家塞吉歐...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Echoes of a Fold 摺色⁣〉(右耳) 賀羽薇陶展,於7月11日至...

賀羽薇陶藝展《摺色》朋丁登場!以平面繪畫手法融入全新詩意陶作

2025/07/11
被譽為「沉浸式藝術之父」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7月富邦美術館登場...

倫敦泰特爆紅展覽!光之雕塑家安東尼‧麥考爾台灣首展富邦美術館7/26亮相

2025/07/11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臺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參展藝術家亮相!邀
臺灣...

中美館12月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集70位藝術家共構藝術對話

2025/07/10
2025臺北藝術節將於9月11日至9月28日登場!今年以「超限動」(Reelin...

2025臺北藝術節「超限動」9月登場!8檔演出橫跨AI、生態神話多維度作品

2025/07/10
今夏最野感官派對!《身體藝術節》7月19日首度登場,FOCASA馬戲篷降落花蓮,...

FOCASA首屆《身體藝術節》7月花蓮登場!集馬戲、跑酷、市集一次體驗

2025/07/08
雅絲敏・瓦迪蒙舞團《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劇照。 圖/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提供

國際編舞鬼才雅絲敏.瓦迪蒙首登台!《愛麗絲書中奇幻冒險》8月衛武營登場

2025/07/08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阿里山小火車駛進科博館!阿里山林鐵行動學校7/2台中開展

2025/07/08
菓葉村因「桂花巷」而知名,陸小芬(前排坐右一)重返菓葉村時,村民奔相走告,開心一...

文化部首屆「百大文化基地」啟航!李遠、陸小芬走訪澎湖,帶影迷重回桂花巷

2025/07/07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2025重返南美館,再啟城市空間對話、重構家的感知與意義。
...

「2025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南美館登場!以回家作夥為題重啟城市對話

2025/07/04
udn-loading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