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短片開始】短內容讓文化淺碟化?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去挑戰它,在短的侷限裡找到更多的自由

2021/11/26 胡士恩

楊力州的第一部紀錄短片《打火兄弟》,1997年拍攝,那年他28歲。

為了拍片,當時在台南藝術學院(現為台南藝術大學)唸音像紀錄研究所的他,生平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消防隊,「媽媽從小叮嚀,經過消防隊門口一定要繞遠路,避免沾染到不好的氣。那個年代很保守,不太質疑權威,就一直乖乖照做。」他一人執行拍攝,在消防隊附近租了雅房,身上帶著B.B.Call,通知一響帶著器材跳上消防車,抓著桿子,人就跟著出去了。

楊力州一開始的拍片動機,與從小到大的規範的思索有關。「當你開始學習某種能力——對我來說那就是拍紀錄短片,有些東西會慢慢被打開。」拍片讓他認識世界的另一種樣貌,且那「世界」是自己建構的,不是他人制定或轉述。雖說是建構,但楊力州形容那更像把一塊一塊已經存在的、隔閡的磚牆給敲掉。

同事拍下工作中的楊力州。
 圖/楊力州提供
同事拍下工作中的楊力州。 圖/楊力州提供

2006年,Nike和奧美廣告找楊力州拍攝足球題材的5分鐘紀錄短片,讓他感到好奇:「為什麼不能是6分鐘或4分鐘?」合作夥伴拿出統計數字,上頭寫著15到30歲男性的停留時間為5分17秒,並建議要在32秒內抓住觀眾眼球。短片創作者一開始起步多半以議題性、題材掌握度、預算為考量,到了商業合作,大數據的統計結果便成為另一重要依據。

時間再度快轉來到重度依賴網路社群的2018年。楊力州在宣傳紀錄片《紅盒子》期間,接到南迴基金會合作紀錄短片的邀請,以修墳師傅福壽伯為主角,拍攝講述南迴公路段醫療資源迫切需求的短片《來不及墓園》,影片拍完剪成不到10分鐘的片子,在社群網路引起驚人的迴響與大量轉傳,幾乎所有電子媒體都找上門要採訪楊力州,「我的同事都忙著在電話裡解釋,導演要上映的作品是《紅盒子》,不是《來不及墓園》。」10天後,南迴基金會接到衛福部商討蓋醫院的電話,那是楊力州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新媒體的傳播力量。

「《來不及墓園》引發的效應跟社群平台特性、短片(只需講好一件事)的精神、敘事方式都有關係。」但楊力州認為,最重要的成功關鍵在於影片表現出一種急迫性,關於生命的危難與醫院的成立與否,他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悲憫的,看到會有感觸,「當然我也知道,這種網路力量的展現跟民粹有時候是非常接近的。民間力量不只在街頭,更在虛擬網路世界裡,我被這件事情教育到了,我其實不完全知道那個分寸該怎麼做,但很明顯地《來不及墓園》並沒有失控,它往一個好的方向走。」

短片《來不及墓園》。 圖/擷取自網路
短片《來不及墓園》。 圖/擷取自網路

2020年,楊力州在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擔任監製,推動歷時三年、18部紀錄短片的「怪咖系列」拍攝計畫,講述動保、同婚、女性、教育等議題中,敢於與眾不同的怪咖故事,短片在此的設定,除了製作面考量之外,也讓更多類型的故事可被容納。目前《動保蝙蝠俠》、《非法母親》、《尼泊爾布思議》、《多肉女子生存之道》、《真相地圖》已陸續在院線上映。

問及「怪咖系列」原本參考過往經驗,把長度設定在6分鐘,怎麼後來改了?楊力州笑說,知道是一回事,實際做總又是另一回事:「作為一名監製,我好像能理解導演的任性,或者說知道他們在意的點。這跟怪咖的某種精神有關:當所有人都告訴你5分17秒是最好,這是真的嗎?心裡還是會想挑戰看看。」他直言大數據讓世界的差異變小、越來越無聊,「當我們都明白內容是王道,那麼內容能不能去突破大數據提供的選項?在創作上,有時候我們會讓導演在可控制的範圍內,更任性妄為一點。」

怪咖系列短片《非法母親》劇照。 圖/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提供
怪咖系列短片《非法母親》劇照。 圖/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提供

這幾年,楊力州也從真實生活感受到網路短片的熱潮,「尤其是一起工作的年輕人,他們開始接受高娛樂性、輕鬆的內容,雖然自己做的紀錄片是比較嚴肅的題材,但人生總不能一直那麼嚴肅吧。」這些網路上的吸收、討論都變成怪咖計畫的養分,「我們最近在想,第三年能不能用類連續劇的方式呈現?讓片子更短,大概3分鐘就好。或是跟行銷端還能怎麼合作?」

如何善用短片的優點、避開缺點,是楊力州創作時的重要思索。「短片不容易深刻,它沒辦法寫申論題,只能簡答。但如果你要講的題目或面向太多,它很可能會變成是非題,或只有標題,那是不好的。」在怪咖系列的設定裡,他把短片視為完整訊息的50%,另一半交給行銷合作,例如映後講座、教案合作、圖說書出版等,讓短片也有延伸的倡議和討論。

「短片最大的魅力在於你如何把侷限變成你的自由。」楊力州說,當所有人都認為短片或是網路上的短內容會讓我們的文化淺碟化,這句話到底是不是定義或真理,我們要去挑戰它,「短片是對一件事情的『開啟』,所有的理解、好奇或深入研究,都必須通過開啟。」開啟之後呢?有的人走進新世界探索,有些人可能轉頭就走,楊力州說不論哪一個,創作者都不會再強求。

推薦閱讀

【從短片開始】金馬58獎落誰家?影評人鄭秉泓:從入圍短片作品看見華語創作能量

【從短片開始】影評人翁煌德:短片的特性,能更有效、廣泛地滲透人類的生活

最新文章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本土創作者持續為孩子寫故事。記者王聰賢/攝影

第37屆信誼幼兒文學獎揭曉 董事長張杏如:讓孩子看到從這塊土地長出來的作品

2025/04/26
2025廳院選《少年PI的奇幻漂流》劇照。 攝影|Johan Persson

橫掃歐美劇場大獎!《少年PI的奇幻漂流》舞台劇7月國家戲劇院亞洲首演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盛大開館!以四大展覽揭幕,打造連結世界與在地的藝術平台。
 圖/新...

新北市美術館鶯歌開館!現場直擊四大展覽爬梳城市前世今生

2025/04/25
新北市美術館月底開幕,劉和然董事長在記者會上期許這是一個全民的美術館。圖/王聰賢...

新北市美術館開啟市民美學新頁 董事長劉和然:在地與世界交匯的全民藝術平台

2025/04/24
從選美比賽到傳統祭儀!「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用影像對話身分認同與文化...

「我們之中」伊琴.基.查爾斯個展MoCA登場!以錄像探索原民身份文化

2025/04/24
創作才女 LÜCY 第二張專輯海內外好評不斷,《晚安巡演》足跡遍布12個城市並持...

比專輯更私密的演出!才女 LÜCY《晚安巡演》6/20 Zepp New Taipei開唱

2025/04/24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一起思考「幾個波浪號才對~」

2025臺北文學季4/19剝皮寮開展!幾個波浪號才對~探索訊息的多義性

2025/04/24
新北市美術館開館以四檔展覽揭開序幕!其中由新北藝術團體「新店男孩」攜手年輕藝術團...

新店男孩《Don’t Worry, Baby》新美館登場!攜手XTRUX建構虛實流域

2025/04/23
礁溪老爺酒店年度企畫「閱讀與旅行--12位旅人,12場文學行動」,多位講者出席記...

環遊世界80盤 詹宏志:從廚房遠眺美食的地平線

2025/04/23
李安最具自傳色彩的系列作!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放映「父親三部曲」,金馬影帝郎雄精湛...

李安「父親三部曲」影視聽中心5月登場!郎雄精湛演技再現大銀幕

2025/04/23
詩人吳晟出版新書,是他對土地對樹木的深情。圖/有鹿提供

詩人吳晟半生不忘種樹 新書以詩、散文、政策 與樹約定

2025/04/22
圖/noii noii提供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洪建全基金會HONG×RIJKSAKADEMIE國際駐學計畫首次成果發表,藝術家...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李昂與詹宏志以李昂新書《彼岸的川婆》為文本,展開靈異體質者vs無神論者、靈異vs...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當影像成為時間的延續,在文心藝所,走進杉本博司鏡頭下的永恆瞬間。
 圖/文心藝...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將於5月登場!集結台灣、亞洲及世界各地的藝廊一同共襄盛舉...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圖|前...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深坑不只有好吃的臭豆腐、老街,對工作室落腳深坑的李承道而言,還有值得一訪的咖啡店...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