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人類心智與機器運算的權力關係:王連晟個展《混沌邊界》北美館登場

2022/01/17 沈佩臻

延續過往脈絡,《混沌邊界─王連晟個展》進一步激發觀者對於機器演算與人類社會間權力關係的相關思考。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延續過往脈絡,《混沌邊界─王連晟個展》進一步激發觀者對於機器演算與人類社會間權力關係的相關思考。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王連晟日前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全新創作《混沌邊界──王連晟個展》,作品延續過往創作脈絡,進一步提出科技學習互動、人工智能、人機權力等相關思考,即日起至4月17日登場。

歷年來,王連晟的作品跨足互動裝置和聲音表演,常以數位媒介達到特異的身體感知,近年致力於程式演算影像與聲音的契合,2018年以作品《閱讀計畫》獲台北美術獎首獎;此外,過往曾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現代影音藝術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中心、德勒斯登國際當代藝術展、比利時新科技藝術獎等國際知名藝術節展出。本展延續藝術家先前創作的脈絡,探討資料與運算所築構的網路系統,在人工智能發展下所形成的複雜且龐然集合體,如何感知及回應世界,並進一步探問此混亂/隨機/有機的系統中形塑未來的關鍵變因。

王連晟作品〈工蜂〉。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連晟作品〈工蜂〉。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創作靈感來自「混沌理論」,指一切事物的原始狀態,從看似毫無關聯、無跡可循,最終仍有機地形成某種秩序與規律,王連晟運用該理論探討如動態系統中,須用整體、連續的網絡關係才能加以解釋及預測之行為。人工智能廣泛應用並深入於生活各層面,他將當前與科技緊密的人類社會視為「混沌」,試圖捕捉其中的意志與權力關係,並藉由本展描繪人類與科技互動、學習及增長的邊界景觀。

個展包含5組自動運行的裝置作品,分別為〈地平線—海洋|球形—太陽|垂直線—森林〉、〈工蜂〉、〈人造瀑布〉、〈召喚者們〉及〈均等計畫〉。作品關注全球化科技時代的困境與可能的突破,包含廢棄物和循環經濟、虛擬和現實、人工智能與資本主義的協作與制衡、機器中介社會的狀態、人機權力關係等,試圖激發觀者的問題意識並延伸討論。

王連晟作品〈地平線-海洋∣球形-太陽∣垂直線-森林〉。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連晟作品〈地平線-海洋∣球形-太陽∣垂直線-森林〉。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地平線—海洋|球形—太陽|垂直線—森林〉是由搜尋關鍵字所得的大量網路圖像,透過程式辨識與校正而成的動態影像,討論人工智能、集體意識和身體感知的關係。〈工蜂〉由數架無人飛行器組成,不時起降如同自然界的蜜蜂,採集展場的隨機資訊,同時影響其他作品運行,象徵源於政治或利益目的之數位監控。

王連晟作品〈召喚者們〉。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連晟作品〈召喚者們〉。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人造瀑布〉由一座PLA(玉米澱粉樹酯)經3D列印製成的爆米花瀑布、運轉的機器和循環輸送帶呈現常見的工業景觀,藝術家把可食用的基改爆米花作為包裝緩衝材料,提出實踐循環經濟的可能。〈召喚者們〉藉由手機搜尋與宗教相關的網頁文字,於兩支相向的手機間放置鐘擺式感應裝置,如數位時代的降靈會儀式般,隱喻日常人們以共享資訊內容為彼此指引,進而構成「真實」。

王連晟作品〈人造瀑布〉。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連晟作品〈人造瀑布〉。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均等計畫〉表現證券交易所的縮影,提供觀眾下載可對個股現象做某些預測的程式,並經由機器學習和使用者反饋,探索人性與人工智能介入資本市場的未來。 王連晟表示:「科技如黑魔法般輔助文明進展,實踐社會創新的同時,人類未來景況卻越來越難以預料;本次展覽提示在科技與人類彼此交纏並擴大的意識邊界上,對於生活中的各種數位互動,乃至於種種權力的讓渡,都應深入思索。」

王連晟作品〈均等計畫〉。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王連晟作品〈均等計畫〉。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混沌邊界──王連晟個展 Beyond Chaos – Lien-cheng, Wang Solo Exhibition

展期|1/15(六)至 4/17(日)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E、F展覽室(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年度必看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17件經典之作登場

北美館年度必看大展「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17件經典之作登場

2025/06/20
【優人物】專訪塩田千春:絲線交織生與死,透視自我的當代藝術家

【優人物】專訪塩田千春:絲線交織生與死,透視自我的當代藝術家

2021/07/04
【優人物】打造台北市立美術館新氣象 不走傳統路的藝術家 王俊傑

【優人物】打造台北市立美術館新氣象 不走傳統路的藝術家 王俊傑

2022/09/18

最新文章

南美館展覽「鹹鹹的風飛沙.鹽分地帶美術家的歸返」,以臺灣鹽業終章後的美術返鄉記憶...

「鹹鹹的風飛沙」南美館登場!集18位「鹽分地帶」藝術家以創作回應土地

2025/07/03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圖|地下電影

鬼才魏斯安德森的個人大展巴黎登場!法國電影資料館的致敬與回顧

2025/07/03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圖|文化總會、台灣電力...

奈良美智金瓜石6/28開展!瑞芳台電金水基地歷來最多作品展出

2025/07/03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