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空間「伊日後樂園BACK_Y」新開幕:平子雄一個展、12位藝術家聯展同步登場
僅與「伊日藝術計劃YIRI ARTS」相隔一條巷子,由老屋延展而生的最新藝術空間「伊日後樂園 BACK_Y」面世。低調灰泥為主調,留下原始老屋建築架構,踏進屋內之前的戶外庭院宛如秘境,大量綠意風景延伸至室內通透採光,三層樓藝廊空間將以當代藝術作為策展主軸,如同命名為後花園(Back Yard),成為伊日策劃展覽近十年來,相信藝術無所不在的新路徑,以及讓新事物時刻發生的藝術樂園。
走入花草靜心的後樂園
「伊日後樂園」命名源自於興建於三百年前的「岡山後樂園」,也是日本著名的諸侯花園,於一樓空間入口種下超過20種多年生的草木、花卉植物,如油柑、草莓芭樂、虹彩木、黃金串錢柳、賽赤楠、藍羅漢與五爪木等,在庭園中看見一年四季的時間感,而參展觀者在進入室內展覽之前,藉此途經一片靜心詩意。
是藝廊,也是微型博物館
一座高220公分大型木雕創作《你從哪裡來?》佇立於一樓展場中央,作品出自日本藝術家大竹利絵子(Rieko Otake)之手。小男孩左手臂上的貓頭鷹男人意指經驗與智慧累積,如同伊日多年來在藝術領域秉持初衷。同時,用於展⽰各種作品、尺⼨各異的12座⼤理⽯台座,則象徵進入一段全新循環,創造與探索無限可能。
To The Moon,虛實未來調性
呼應賦予「伊日後樂園」藝術空間的實驗性格,位於二樓,高度近3公尺的LED電子螢幕,除了展示錄像創作,也預告未來將呈現虛實整合的策展調性。從通往頂樓的石梯往上看,霓虹燈裝置散發柔光告示著「To The Moon」,暗示觀眾登上建築頂端,在這裡可看見「伊日藝術計劃」天臺上的藝術家李承亮大型裝置作品《月球太空計劃》三部曲。
雙展覽同步進行
近年備受國際關注的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個展《Fallen Leaves》成為「伊日後樂園」開幕後的首檔展覽,他以植物為主軸,將天然與人工兩個元素融入系列作品,檢視著都市人與自然關係間的模糊地帶。此外,藝術家聯展《狗臉的歲月》則延伸經典瑞典電影「狗臉歲月」作為策展脈絡,串連起國內外12位藝術家的陶、木雕等異材質立體作品,探討每個人成長經歷的矛盾心境。
伊日後樂園 BACK_Y
時間|13:00 – 19:00(週日、一休館)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新明路66號
展覽資訊
1F 狗臉的歲月 — 藝術家聯展
2F Fallen Leaves — 平子雄一個展
展期|3/5(六)至 3/26(六)
最新文章
向動物學謙卑,台文館《成為人以外的》特展登場:六大展區收斂80位文學作家,高5公尺織品藝術邀眾人共創
2022/07/05日本藝術家OTANIJUN《十人十色》個展倒數中:靈感源自80年代美劇《小淘氣》,探尋手繪與數位的平衡點
2022/07/052022彰化走讀藝術節登場!10件藝術作品、16場文史走讀,走遍鹿港文武廟、龍山寺、意樓等歷史場域
2022/07/04跨出南島,用音樂連結文化殊異的彼此:Putad╳小島大歌巡演回顧
2022/07/04全世界的小眾集結,台灣迷幻樂代表「Mong Tong夢東」:巡演真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2022/07/03金曲樂團落日飛車的巡演前夕:調整身心,直到謝幕前都不真正算數
2022/06/30朦朧細膩的創作語言,以陶與繪畫交會共鳴:朋丁《記憶的岩脈》台日藝術家賀羽薇、阿部寬文聯展
2022/06/29殭屍之外,還能關注什麼?「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巡迴南美館:聚焦亞洲鬼怪神話、首添台灣文化視角,最後喝一碗孟婆湯再走
2022/06/29「2022屏東兒童青春藝術節」回歸!串連劇場表演、名人講堂、戲劇夏令營等,屏東各大藝文場館登場
2022/06/28紙、玻璃與尤加利樹,以創作滋長循環意識:古巴觀念藝術家雙個展,新竹春室the POOL登場
2022/06/27在光裡回望消失與重生,「Re:小花盛開的回音」高雄登場:20組創作者聯手11件作品,AR音花綻放金馬賓館
2022/06/25專訪徐佳瑩/實驗音樂各種可能,重新認識這位全面升級的「準明星」
2022/06/25《克林姆藝術沉浸特展》首次登台!三大展區、25座巨幕、逾300幅作品,松菸4號倉庫登場
2022/06/23連續21天「2022大溪大禧」7月登場! 攜手設計人與藝術團隊,打造主題曲、立體繪本與神將互動展覽
2022/06/22忠泰美術館《生生LIVES》展覽倒數中!策展團隊免費專場導覽,與《安藤忠雄展》雙展聯動兩大優惠
2022/06/22經典電影《少年吔,安啦!》重回大銀幕!搖滾教父倪重華號召新生代嘻哈歌手推出30週年致敬合輯
2022/06/21日本攝影大師石內都,台灣首次個展登場:從女性身體、母親遺物談「生命中的面對」,亞紀畫廊為期一個月展出
2022/06/16「吉卜力動畫大師—高畑勲展」週末開展:四大展區、展件達2000件,親炙半世紀創作軌跡
2022/06/1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