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中躍出的立體氣魄 第14屆台積電書篆大賞「行草組」首獎呂淇安
寫字一定是平面的?書寫篆刻一定是靜態的?今年第14屆台積電書篆大賞「行草」組首獎得主、明倫高中美術班呂淇安的腦海裡,2D的書寫也可以有3D的視野,在看似靜態的文字裡,也可以藏有動態氣勢、立體而鮮活。
最早開始接觸書法,單純因為班導師覺得他字好看、值得持續學習,但呂淇安坦白表示,自己當時並沒有這種感覺,但當能寫出好看的書法、有成就感,就是他持續書篆的原因。呂淇安長期和書法教師汪彥璋學習,並對歐陽詢、王鐸與智永禪師情有獨鍾,其中並特別喜愛智永禪師,因其「對比很大、有張力」。
事實上,這並非呂淇安首次參加比賽,講話率直的他表示,其實因為過去自己楷書寫得不好所以沒有得名,而本次首次以行草參賽就得獎,無論筆法、內容,都和他略帶瀟灑漂撇的個性似有關聯,或可解讀為適情適性、見字如見人。
呂淇安本次得獎的文本出自周予寧的現代詩《一起褪色》,評審評論他融會了多家筆意,開合有度,線條流暢有彈性;而他則特別舉內容中的「聲」字為例,「行草不是在寫一個一個字,是在寫一幅畫,要有對比、輕重、疏密,所以部份字體寫得比較密,而『聲』這個字刻意拉長,因此寫出了對比跟變化。」落筆之前,原來已有見地在心頭。
就讀明倫高中美術班二年級的他,除了書法也特別喜愛雕塑,因其立體感,例如他特別喜愛雕塑大師朱銘的太極系列,充滿明快活力;然而雕塑的立體和書法的平面,兩造難道沒有衝突之處?此時呂淇安想得清楚、答覆迅速,他認為書法也可以是立體的,一如本次得獎作品中的「清」字,「當左半側三點水的第三點和右半部的第一筆相連,這筆折上去就從後面變成了前面,我希望有一天能寫出有立體感的書法。」
想親眼一看呂淇安本次的得獎作品?第14屆台積電書篆大賞的84件佳作,以及中研院活動及教案的精選作品,全數集結成為台積電書篆大賞的第14屆得獎特展,目前正於中正紀念堂三樓藝廊展出,活動為免費入場直至4月17日為止,歡迎到場參觀。
最新文章
皆川明特展《TSUZUKU》登台!高美館10月下旬開展:8大主題深入minä perhonen,邀葛西薰、田根剛合作呈現
2022/08/12台通、9m88談現象級漫畫,他們為何對《T子%%走》情有獨鍾?
2022/08/12當代館主題大展《轉接器》MoCA Studio登場:攜手洪建全基金會合辦,11位台灣當代創作者、3組表演團體展演
2022/08/12李亞倫X蘇微希:用漫畫留下一些什麼,也是一種使命感
2022/08/12漫畫家常勝:以創意為信仰,用一生成為職業漫畫家
2022/08/12《雪人》再見:88歲英國童書作家雷蒙.布力格辭世
2022/08/12經典茶樓、茶室接連歇業 那些電影中熟悉的老香港印象 注定越來越模糊?
2022/08/11江家華/畫出撫慰人心的紙上影像,4位危險等級的漫畫家
2022/08/112022南國漫讀節8月27日屏東總圖起跑 開啟南國的多重宇宙,蔣勳、龍應台等超過50場活動展現讀力
2022/08/1191年建物修復重啟,高雄原愛國婦人會館《美力年代》開展:11位創作者齊聚,跨域回應女性角色
2022/08/082022台灣文博會/6000條細木起伏,嘉義館「摩登時光」:剪紙藝術再現樹木園,光影裡感受文化思潮與信仰
2022/08/06「新世紀的女兒」鄭宜農:跨越奮鬥與掙扎,迎向綻放的美麗
2022/08/062022台灣文博會/一場霧裡的迷你劇場展演,馬祖館「眾霧釀島」:自黑暗望向光明,迷航間採集四鄉五島故事
2022/08/062022台灣文博會/當代舞蹈轉譯竹編,工藝館「旅物SHOP」:從自然環境出發,延伸理想生活
2022/08/06「獨書獎」肯定小而美的獨立書店 蔣勳:看見有夢想的人
2022/08/052022台灣文博會/3大策展團隊聯手!在高流「主題館」來場島嶼旅行:寶島冰菓室、島嶼大飯店、環島運動場
2022/08/05烏龍茶遇見紫砂壺陶 促成台灣人茶文化的共同記憶
2022/08/05台灣最完整園林建築「林本源園邸」:從江南到台灣,一探優雅的園林工藝文化
2022/08/05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