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七千件手感陶塊,直視輕盈的神聖感:印尼當代藝術家瑟提亞萬《靈語》首次台灣個展

2022/06/08 沈佩臻

安卓藝術攜手東南亞藝術專家、策展人龔若靈,帶來印尼當代陶瓷藝術家Albert Yonathan Setyawan個展《靈語》。 圖/沈佩臻攝影
安卓藝術攜手東南亞藝術專家、策展人龔若靈,帶來印尼當代陶瓷藝術家Albert Yonathan Setyawan個展《靈語》。 圖/沈佩臻攝影

成立12年以來,致力推廣台灣、亞洲與國際藝術家的當代藝術平台「安卓藝術」每年均推出東南亞藝術家展覽。今年安卓藝術創辦人李政勇攜手曾任職佳士得「現代與當代東南亞藝術部門」主管逾十年的藝術專家龔若靈擔任策展人,策劃印尼當代陶瓷藝術家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Albert Yonathan Setyawan)在台灣的首次個展《靈語》(Speaking In Tongues)。

這位雙手爬滿符號刺青、散發沉穩氣息的藝術家,於1983年在印度尼西亞出生,自萬隆理工學院拿到視覺藝術碩士後,前往日本京都精華大學繼續進修當代陶藝,最終獲得博士學位,目前於日本東京居住與工作。過去曾代表印尼參加第 55 屆威尼斯雙年展,以及參與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太陽雨: 1980 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澳洲國立美術館的「當代世界:印尼」。

千片質樸陶片,構築令人親近的雄偉

本次瑟提亞萬與畫廊團隊並肩花上 8 天佈展,近 7,000 片注入手感與冥思的陶片,以隱含秩序與幾何規則的方式組成 11 件裝置,適切安然地掛載於 120 坪大空間的白色牆面上。與早期裝置藝術總以雄偉龐大引燃崇拜感的模式不同,瑟提亞萬反其道而行,將人人能夠輕鬆握在手中的陶凝聚起來,帶來輕盈、空靈、靠近的神聖感,邀請觀者進入內在上下四方如同宇宙的精神領域,思考生命與遊走探索。

藝術家瑟提亞萬全新創作《潛意識的心靈格柵》。 圖/沈佩臻攝影
藝術家瑟提亞萬全新創作《潛意識的心靈格柵》。 圖/沈佩臻攝影

策展人龔若靈於開展視訊連線上說道:「身為一個策展人很幸運,疫情期間讓 Albert(藝術家)有時間和動力將創作拓展開來成為大型展覽,而這裡的大型有幾個意思,包含作品很多,例如為了展覽帶來 7 件新作,以及做了許多不同嘗試,例如嘗試了新的媒材——黑色陶土,可以說藝術家交足了功課。同時,台灣的文化氛圍、安卓藝術的空間皆相當吻合藝術家的受眾群。」

本次展覽中,由 2,552 片雨滴狀陶塊滿佈一整面高 4 公尺、寬 17 公尺大牆的《無窮》或許可說最震懾人心,而這份震懾並非瞬間怦然驚呼,它由遠走近,再由近而遠後,陷入縈繞心頭、難以言語的哲思,投射至每個人所想之任何事物。陶塊上刻畫著火焰與眼睛,靈感來自瑟提亞萬一次在馬來西亞在安全狀態下喝了迷幻劑,他看見許多眼睛結合火焰的圖像看著他,醒來後感受依然強烈,遂決定現實化。

《無窮》Infinitude,2022,粉漿澆鑄赤陶,400x1700cm(2552pcs),局部。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無窮》Infinitude,2022,粉漿澆鑄赤陶,400x1700cm(2552pcs),局部。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安卓藝術總監朱倢瑢說:「觀者可從繁密龐大圖騰的裝置中,同感於幕後辛勤工作與反覆操作的儀式,進而從龐大的時間與精力無形疊加中,體驗到一種純粹的神聖與靜默。」

反覆中,連結肉身與精神性

《靈語》集結了瑟提亞萬近兩年的創作結晶。走進展間,有藝術家自 2007 年即發展概念的《捕捉寂靜》,而當時的人像尺寸比現在小了很多,多年來瑟提亞萬不斷累加製作新的小人,並於 2019 年重新展出,本次呈現方式已經和前兩次截然不同。

在這件作品中,陶磁人像即象徵人的軀體,延伸自藝術家思考多年,人類肉身與精神性之間的關聯,「身體很像一個載體,乘載人看不到的東西,就像當你站在一個建築物前方,『要如何去感知這個建築物的存在?』這個問題一直在我心裡盤旋。」他接著說,每一個空心人形上面戳了像眼睛一般的洞,就像建築物的窗,從窗戶看進去你才知道建築物裡乘載著哪些看不到的東西。」

《捕捉寂靜》Capturing Silence,2019,粉漿澆鑄赤陶,局部。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捕捉寂靜》Capturing Silence,2019,粉漿澆鑄赤陶,局部。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近年瑟提亞萬開始接觸打坐與冥想,重複著灌漿、製模的步驟,如同反映了他冥想禪思過程裡的反覆性,將學習到的身心知識連結成肉身與精神並不斷擴大。

策展人龔若靈表說:「對藝術家來說,藝術核心並非集中在神性上,而是對於人性的渴望和潛能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因此,透過訓練有素但不完美的雙手,那些物件表面上所留下可見的每道觸摸和操作,伴隨著緩慢的沉思和視覺的發現,為這些作品注入了一種親近感,將觀眾與藝術家連結起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瑟提亞萬的創作並未止步於製陶完成的瞬間,而是涵納入作品的組裝、上牆、及建構陶件和空間轉化出的整體經驗維度,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才能真正完成他的藝術創作。

《靈知的連結 I》 Gnostic Nexus I(2020)。火焰圖騰,靈感源自聖經與童話,當它上牆之後經過排列密集與光影交集之下,有人會想成是繩結,也有人看成飛舞的蝴蝶。
 圖/沈佩臻攝影
《靈知的連結 I》 Gnostic Nexus I(2020)。火焰圖騰,靈感源自聖經與童話,當它上牆之後經過排列密集與光影交集之下,有人會想成是繩結,也有人看成飛舞的蝴蝶。 圖/沈佩臻攝影

這幾年在日本工作室中,瑟提亞萬不斷回望成長背景、宗教信仰帶來的影響,從企圖突破牢籠,到後來選擇坦然沉澱,細細體察在靈魂中留下的符號與圖騰,並轉譯為陶瓷創作,而符號後面的暗喻正是他現階段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作品想要表達的內容之一。

《潛意識的心靈格柵》Subliminal Mind Lattice,2022,粉漿澆鑄赤陶,180x600cm(1680pcs),局部。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潛意識的心靈格柵》Subliminal Mind Lattice,2022,粉漿澆鑄赤陶,180x600cm(1680pcs),局部。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展覽資訊

藝術家Albert Yonathan Setyawan台灣個展《靈語》(Speaking In Tongues)

展覽期間|6/7(二)至 7/14(四)

展覽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1樓)


關於Albert Yonathan Setyawan

生於1983年印度尼西亞,是一位當代陶瓷藝術家,於萬隆理工學院取得了視覺藝術的碩士學位,在京都精華大學繼續他在當代陶藝方面的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後於日本東京居住與工作。他潛心研究「重複」這一動作的意義,諸如為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遵循某種模式,同時探索陶土的物質性和世系傳承,並以此為根基進行一系列當代陶瓷領域的創作。在陶藝之外,延伸出一系列其他媒材創作,包含繪畫、多媒體裝置、表演與影像記錄等。

印尼當代陶瓷藝術家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Albert Yonathan Setyawan)。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印尼當代陶瓷藝術家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Albert Yonathan Setyawan)。 圖/安卓藝術提供、朱淇宏攝影


推薦閱讀

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登場!藝術家李明維《如實曲徑》首度以兩名舞者詮釋,緩步靜默中安放人心

口腔、檸檬、橫跨千年對話的雕塑:何翔宇台灣首場個展《掛得比較低的果實》TAO ART登場

最新文章

紐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Anthony McCall)首次在台個展「安東尼‧麥...

安東尼·麥考爾首次在台個展富邦美術館登場!以一束光讓所有人走進電影中

2025/07/25
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 「We TAIWAN」核心展覽「臺灣光譜」 於8月2...

「臺灣光譜」8月席捲大阪!三大展區沉浸光影亮相安藤忠雄設計「VS.空間」

2025/07/25
沉浸式體驗場域《 SensWave 波感溫室》於8月1日在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

《SensWave波感溫室》8月苗栗自然圈登場!以五大互動展區召喚感知共鳴

2025/07/24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圖|臺北表演藝...

《晚風》北藝中心戶外裝置7/24亮燈!高德亮為士林點一盞城市夜燈

2025/07/24
對楊理博來說,「山人」的定義,「就是在山里好好生活的人」。記者沈昱嘉/攝影

台大電機學歷擱一邊 楊理博走進山野 重新連結自然原生家庭

2025/07/23
舒淇首部自編自導電影《女孩》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角逐最高榮譽金獅獎!電影《女...

舒淇首部自編自導電影《女孩》入圍威尼斯影展主競賽片、全新視覺設計亮相

2025/07/23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圖/舟舟物物提供

設計品牌舟舟物物周年展 一張三角凳與六件藝術作品的對話

2025/07/22
國際名導杜琪峯領隊來台參與「奇峯無邊 銀河無際:杜琪峯與銀河映像」主題節目,號召...

港片迷注意!杜琪峯親臨開幕、20部經典之作8、9月影視聽中心輪番上映

2025/07/22
椅子樂團全新專輯《愛的對白》專輯封面(右), 此張既有久違的台語作品,也聽得到早...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