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時代的臉孔》8月下旬開展:「英國國家肖像藝廊」160年首次世界巡迴,齊聚莎士比亞、黛妃、大衛鮑伊等珍稀之作

右|〈威廉.莎士比亞〉,推測與約翰泰勒有關,於1600-1610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繼去年向英國V&A博物館借展之後,今年奇美博物館則與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合作推出《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將大批從未離開國境的一級鎮館國寶級肖像藏品帶往海外首次亮相,飽覽橫跨西方大不列顛王國500年的百位名人臉孔與人生,巡迴陣容是160多年來的第一次,8月27日正式亮相。

逢閉館整修,為史上首次世界巡迴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成立於1856年,是全球首座肖像博物館,也是世界最大肖像蒐藏機構之一,總計有超過21.5萬件藏品,收藏16世紀至今影響英國與世界的人物肖像,堪稱英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縮影。該館開館160多年來從未讓大批國寶級作品離開英國本土,近年因進行《鼓舞人心計畫》而閉館整修至2023年,鎮館藏品才得以進行史上第一次世界巡迴,雙方合作的超級大展《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作為博物館30週年的特別獻禮。該館館長庫里南博士(Dr. Nicholas Cullinan)對此表示,是一生僅有一次遇上的機會。

珍稀藏品〈莎士比亞〉登台
展覽集結眾多珍稀之作,1856年創館時的第一幅收藏〈莎士比亞〉也會登台亮相,該作很可能是唯一一幅親見莎士比亞本人所繪製的畫作,後代許多莎翁肖像皆參考此畫而來。而在教科書上必讀的偉大科學家如達爾文、牛頓等,也將在展覽中與民眾相見,兩位科學家都因提出震撼世界的理論而聲名大噪,因而有大量肖像畫需求。

右|〈查爾斯.達爾文〉,約翰.柯利爾於1883創作(根據1881年作品改繪)。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從皇室成員到娛樂圈大咖都在
登基70年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溫暖優雅的黛安娜王妃、廣受愛戴的劍橋公爵夫人凱特等英國皇室成員肖像也是展覽重點,其中,伊麗莎白二世的作品更是女王拍攝逾萬張才製成3D立體效果的「全像攝影」(Holography)。其他還有邱吉爾、柴契爾夫人、曼德拉等政治人物。

右|〈溫斯頓,邱吉爾爵士〉,華特.西克特於1927創作。圖片版權/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而音樂圈重量級人物也在展覽看得到,包含披頭四、艾美懷絲、大衛鮑伊、紅髮艾德;紅極一時的知名影星如葛麗泰嘉寶、奧黛莉赫本,以及足球金童貝克漢、時尚教母安娜溫圖、www發明人提姆伯納斯-李等人物。總計來自英國國家肖像藝廊的75件作品,加上館方精選與英國相關的肖像作品14件共近90件展品。

早鳥優惠票 7/1開賣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展期將於8月27日至2023年2月28日止,全票450元,7月31日前早鳥優惠票280元,8月起至8月26日預售優惠票330元,於奇美博物館售票處、KKday、Klook、ibon、GOMAJI、台南好玩卡等五大通路販售。

相關資訊
《時代的臉孔:從莎士比亞到紅髮艾德》(Icons & Identities: Masterpieces of Portraiture)
日期|2022/08/27(六)至 2023/02/28(二)
時間|9:30-17:30(週三休館)
地點|奇美博物館 特展廳(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更多資訊請查詢「奇美博物館」官方網站
關於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成立於1856年,旨在鼓勵人們透過肖像畫,欣賞和理解那些曾經、和正在創造英國歷史文化的人們。現今,它通過保存、發展(增加收藏)和分享世界上最大的肖像蒐藏,向廣大的群眾推廣各種媒材的肖像畫。位於倫敦聖馬丁路的英國國家肖像藝廊,目前正進行《鼓舞人心計畫》(Inspiring People project)的重建工程,預計將休館整修至2023年,其主要工程為改造藝廊主建築物,包括對建築物進行全面翻新,以及增設一個新的學習中心。在閉館期間,藝廊將繼續透過數位管道和一系列全國性的合作夥伴分享其收藏品。更多資訊請見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官網。
推薦閱讀
最新文章
-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