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2台灣文博會/3大策展團隊聯手!在高流「主題館」來場島嶼旅行:寶島冰菓室、島嶼大飯店、環島運動場

2022-08-05 17:45 沈佩臻

主題館展覽之一「寶島冰菓室」由水越設計擔綱策劃,以既平凡又絢麗的「冰」為題分為六...
主題館展覽之一「寶島冰菓室」由水越設計擔綱策劃,以既平凡又絢麗的「冰」為題分為六個象限進行探索。 圖/沈佩臻攝影

過往以北部文創園區為主要舉辦場地的台灣文博會,今年首度南下舉行,以「群島共振」為主題,於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規劃「文化策展區」、高雄展覽館設置「品牌商展區」,「文化策展區」於8月5日率先開跑,「品牌商展區」於8月10日加入展出陣容,一路展出至8月14日。

文化策展區又分為主題館、嘉義館、馬祖館、工藝館,本篇將介紹由豪華朗機工莎妹工作室水越設計跨域合作的主題館,分別於館內帶來環島運動場、島嶼大飯店、寶島冰菓室共三大展區,這座場館彷彿一座島嶼,從一樓逛遊至二樓,在參與過程中就像環島玩耍一番,與表演者、藝術家一起留下回憶。

寶島冰菓室:我們如何理解冰、理解文化

「寶島冰菓室」由水越設計擔綱策劃,以既平凡又絢麗的「冰」為題進行探索,爬梳後分為六個象限,包含冰的食材、冰的歷史、冰的器具、冰的現場、冰的聲音、冰的器皿。身處亞熱帶氣候的台灣,吃冰和吃火鍋一樣不太分四季,冰不僅是水的循環與維持,也象徵著文化的記憶,與每個人有著不同但深刻的連結,而我們如何理解這項文化?不妨來趟寶島冰菓室。

不只獲得冰的知識,寶島冰菓室現場還可以聽到冰的各種聲音、看見台灣各地冰店實況直播...
不只獲得冰的知識,寶島冰菓室現場還可以聽到冰的各種聲音、看見台灣各地冰店實況直播。 圖/沈佩臻攝影

水越設計周育如說:「冰在台灣有百年歷史,冰本身則有六千年身世,它到台灣之後從常民文化中演變出各種想像,冰也集結許多台灣物產,一碗冰的食材也可能來自全世界。」團隊研究食材時,可以從街角吃到的一碗冰,擷取到許多故事背景。展區現場展出台灣第一間冰店——1920年成立至今的龍都冰店,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開業102年,對於這些老闆們來說最重要的冰器是什麼,在現場可以看得到13家店的愛用冰器。

水越設計周育如。 圖/沈佩臻攝影
水越設計周育如。 圖/沈佩臻攝影

沒辦法直接把冰店搬到現場,但是水越設計玩了「現場連線」,不僅可以直接看見台南莉莉冰果室、高雄ICE+艾司加、花蓮海蜜等各地冰店現場,還可以與之對話。最有趣的是,如果曾經好奇動物園裡的紅毛猩猩、大象、台灣黑熊吃不吃冰,現場也與高雄市壽山動物園合作,看得見牠們大啖鳳梨火龍果西瓜冰。

寶島冰菓室,一碗冰的食材百百種,從此出發看見台灣美麗食材。 圖/沈佩臻攝影
寶島冰菓室,一碗冰的食材百百種,從此出發看見台灣美麗食材。 圖/沈佩臻攝影

水越設計將13間冰品店裡的相關器具搬到現場,在寶島冰菓室呈現。 圖/沈佩臻攝影
水越設計將13間冰品店裡的相關器具搬到現場,在寶島冰菓室呈現。 圖/沈佩臻攝影

現場呈現器皿與冰品的多重搭配,甚至可以動手拼組自己的冰。 圖/沈佩臻攝影
現場呈現器皿與冰品的多重搭配,甚至可以動手拼組自己的冰。 圖/沈佩臻攝影

除了視覺之外,還可以聽冰,現場設置環形聽冰區,有小美冰淇淋廣告歌、叭噗叫賣聲、吃冰塊ASMR,也有創作者Yannick Dauby於環地中海阿爾卑斯山區Caïre Archas山內採集的聲響、貝加爾湖冰現場演奏、45層樓冰凍的聲響等,聽回憶,也聽遙遠山谷裡的故事。展覽現場邀請高雄在地冰店 ICE+艾司加,推出寶島冰菓室限定冰品,邀請觀眾來文博會一起看海吃冰。

圖/沈佩臻攝影
圖/沈佩臻攝影

環島運動場:不斷交流與體驗

位於一樓迎接大家的「環島運動場」,由豪華朗機工操刀策畫,以體驗至上為主軸,依循著「創造環」平凡大事、未來小徑、來時大道、重要小事,以及「閱讀環島」、「體驗環」的運動場路徑,表演者與觀眾進行參與式互動,打造一趟屬於彼此的夏日生活回憶,其中不乏你我日常生活中可觀察、可感受的元素,如台灣原生種、路口號誌燈、旅遊書籍等,背後有著什麼含義?策展人林昆穎說:「在築夢路上,還是需要停下來看看號誌指引方向,也更需要慢下來產生更大動能。」

主題館展覽之一「環島運動場」,藉由日常生活物件,串起島嶼風景,探索、冒險、旅行與...
主題館展覽之一「環島運動場」,藉由日常生活物件,串起島嶼風景,探索、冒險、旅行與反思。 圖/沈佩臻攝影

文博會總策展人、主題館「環島運動場」策展人林昆穎。 圖/沈佩臻攝影
文博會總策展人、主題館「環島運動場」策展人林昆穎。 圖/沈佩臻攝影

第一站綠意盎然的場域為策展團隊與台中科博館合作,現場有95%台灣原生種植物,其中不乏生長於南國的物種,從盆栽中看見循環、順應自然的生命美學,右方白牆上則有跟著時令形成的循環構造,形塑出規律與文化。植物圍繞著中央平台,將由表演著拿著卡牌和民眾互動,林昆穎指出:「創造環就是不斷交流與體驗的場域。」

環島運動場「創造環」平凡大事與台中科博館合作,擺入台灣原生種植物。 圖/沈佩臻攝...
環島運動場「創造環」平凡大事與台中科博館合作,擺入台灣原生種植物。 圖/沈佩臻攝影

在95%台灣原生種植物圍繞下,表演者與民眾互動玩牌,進一步探索牌中的人事物。 圖...
在95%台灣原生種植物圍繞下,表演者與民眾互動玩牌,進一步探索牌中的人事物。 圖/沈佩臻攝影

來到第二站,是一處大型遊戲場。公園裡成群兒童抓緊旋轉的遊戲裝置,在這裡人人都可以跟表演者一起玩耍,展牆則是透過常見的交通號誌、街燈、路燈去完成。林昆穎說:「每個人可能都有想要完成的夢想,我們可能選擇愛情、親情、友情等不同選項,在遊戲裝置上彷彿許願般,選定一項坐上來跟著轉一圈又一圈,地方有大家熟悉的emoji,停下來也許是開心或不開心。這一區想談的是築夢過程中,還是需要停下來看看外面的交通號誌指引方向,也許我們需要再慢一點來產生更大動能。」他也期待觀眾進來時可以熱情跳上來,跟表演者一起玩。

表演者帶領站觀眾站上旋轉裝置,選定注重的選項,藉由停下來的方向與表情符號輕鬆體驗...
表演者帶領站觀眾站上旋轉裝置,選定注重的選項,藉由停下來的方向與表情符號輕鬆體驗。 圖/沈佩臻攝影

拾級而上,可以瞥見內環中營造階梯式的「閱讀環島」環形走道,走到外緣擺放著250本選書,書籍面向落在環島、旅行等不同象限,透過書籍的選讀,就像出發一場跨越時空與地點的心靈壯遊。內環「體驗環」則是共感劇場,即刻上演眾人共創的島嶼故事「共振三分鐘」, 你我的參與,在表演互動交流之中,累積成美麗風景,發現自己就是文化生態的創意動能。

環島運動場「閱讀環島」環形走道。 圖/沈佩臻攝影
環島運動場「閱讀環島」環形走道。 圖/沈佩臻攝影

由豪華朗機工操刀策畫的「環島運動場」就像一個環形大遊戲場,透過三環設計串起島嶼遊...
由豪華朗機工操刀策畫的「環島運動場」就像一個環形大遊戲場,透過三環設計串起島嶼遊戲與靈感。 圖/沈佩臻攝影

島嶼大飯店:心的移地旅行

「島嶼大飯店」為莎妹工作室策劃,共分為「島嶼靈感」與「連線共創」。林昆穎分享:「島嶼大飯店有一個重要的核心,是遊走在島嶼上,尋找靈感、看見靈感。」而如同劇場一樣,莎妹工作室導演王嘉明希望在這個展覽裡,也有像是參與劇場一樣直接的互動感受。

「島嶼靈感」搜集多位不同領域的引路人,聆聽他們沉澱、醞釀、再出發的靈感來源。 圖...
「島嶼靈感」搜集多位不同領域的引路人,聆聽他們沉澱、醞釀、再出發的靈感來源。 圖/沈佩臻攝影

莎妹工作室導演王嘉明。 圖/沈佩臻攝影
莎妹工作室導演王嘉明。 圖/沈佩臻攝影

在「連線共創」中,觀眾需線上預約,透過Check-in入住手續,隨機進入8間房間之一,與8位藝術家之一,進行15分鐘的遠端連線,穿越空間與時間的界線,與置身遠方的藝術家互動協作,打造不在場卻又在場的共感時刻。藝術家包含鄒瑩霖、劉彥成、李明潔、邱舒、王宇光等,每一間房間佈置,都隨著藝術家所在之處有所調整,藝術家經常在海邊釣魚,就有鵝卵石出現,諸如此類不同設計。

島嶼大飯店可預約與藝術家直接遠端連線共創。 圖/沈佩臻攝影
島嶼大飯店可預約與藝術家直接遠端連線共創。 圖/沈佩臻攝影

「島嶼靈感」則搜集9位不同領域的知名人物擔任引路人,以沉澱、醞釀、再出發的旅行棲所為形式,感受藝術家分享島嶼創作心路。走入廊道中於互動式螢幕選擇一個顏色、方向、形狀,包含獨立音樂人林生祥、藝術家吳耿禎、編舞家布拉瑞揚、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時裝設計師陳劭彥、作家陳德政、景觀設計師吳書原等,引領你進入藝術家獲得靈感來源的台灣地景。

島嶼大飯店「島嶼靈感」區。 圖/沈佩臻攝影
島嶼大飯店「島嶼靈感」區。 圖/沈佩臻攝影

2022台灣文博會——群島共振 Resonance Island

文化策展區|8/5(五)至 8/14​(日)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文創品牌、IP 授權|8/10(三)至 8/14​(日)高雄展覽館

最新資訊請查詢台灣文博會官網Facebook

推薦閱讀

2022台灣文博會/當代舞蹈轉譯竹編,工藝館「旅物SHOP」:從自然環境出發,延伸理想生活

2022台灣文博會/一場霧裡的迷你劇場展演,馬祖館「眾霧釀島」:自黑暗望向光明,迷航間採集四鄉五島故事

大港登入指南「K.PORT 100+」高雄港港史館開展:實體打卡入場、限定風土調飲,六大展區亮點整理

串連文博會、設計展,高雄「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登場:打開6處歷史場景、30條文博遶境、百點集章行動

2022台灣文博會主題、視覺公開!緊扣高雄港都意象,以「群島共振」創造爽朗觀展路徑

最新文章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登場! 圖/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新美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亮相!攜手六位藝術家呈現地景藝術之美

2025/01/17
寺尾哲也|曾任Google工程師八年,待過MTV、台北、東京。曾獲林榮三小說二獎...

寺尾哲也讀《我的天才夢》:我們擁有的,只有時間

2025/01/17
林蔚昀|作家,譯者。多年來致力翻譯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

林蔚昀讀《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瑣碎的日常書寫,是「生」的證明

2025/01/17
朱宥勳與盛浩偉近年在不同崗位上參與傳記工作,各有不同觀察。

傳記是一種對人性與事實的論證:作家朱宥勳╳盛浩偉

2025/01/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新年首展「No Language」登場!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

突破語言框架!台北當代藝術館《No Language》展覽8大亮點作品搶先看

2025/01/16
《光聚》禹禹藝術工作室(左上)、《像與影的呢喃》周柏慶 × 何昆瀚(右上)、《光...

2025臺南月津港燈節15週年 1月18日開幕攜手國際藝術家綻放「光的年輪」

2025/01/14
臺北最大規模社宅公共藝術,盛大開展!「We Are Home 廣慈社宅公共藝術成...

臺北廣慈社宅藝術盛典!以18件創作 x 1座遷徙博物館揭藝術日常

2025/01/10
全民美術館新北美術館將於4/25正式開館! 攝影/濱田英明、圖/截自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4/25開館!全新亮點展覽「基進城市」、「新店男孩」搶先看

2025/01/10
田中達非常重視今年在台灣的展出,親自出席1/9的開幕記者會,並且在1/10舉辦開...

田中達也三度來台 人氣新作首度亮相台灣 展出逾160組全新藝術微型

2025/01/10

想與不想之間,不斷修行:陳懷恩談優人神鼓紀錄片《非想非非想》

2025/01/09
紙張以巨型尺寸的透視型態貫穿舞台,王榆鈞的筆觸經影像設計李國漢轉換,如河流如時間...

用聲音打開舞台的邊界:王榆鈞談《明 Dawn to Dawn》

2025/01/09
三十年來,鎌田治朗(Jiro Kamata)拆解並重新理解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

高雄金馬賓館《天穹之眼》開展!鎌田治朗:人類都有穿戴光的慾望

2025/01/09
來自泰國的YONLAPA、FOLK9、KIKI、H3F等樂團,攜手台灣樂團問題總...

泰國樂團強勢席捲全台 YONLAPA、FOLK9、KIKI、H3F帶來聲音奇幻之旅《Buzzing Tour in Taipei》

2025/01/09
鄒駿昇首次以嘉義地景為靈感創作,構築出超越時空的魔幻小城。 圖/平凡製作 stu...

嘉義《+1+1+1》第三期亮相!鄒駿昇操刀封面以細筆插畫勾勒魔幻小城

2025/01/09
誠品生活全新創作「誠品生活台南」獨棟街邊大店預計今年第一季試營運,全店4層樓6,...

「誠品生活台南」空間3D圖首曝光!全新6000坪有機綠建築獲世界設計大獎

2025/01/08
國家影視聽中心精選5部XR作品,帶來特別企劃「XR 互動式:奇幻大冒險」。

...

「XR互動式:奇幻大冒險」精選5部國內外作品挑戰感官沉浸體驗

2025/01/08
第 17 屆「草草戲劇節」正式啟售!「以上與未滿」的曖昧之境,探索流動的邊界。
...

嘉義「草草戲劇節」3月登場!橫跨兩大展區、百場活動、表演、市集、展覽

2025/01/07
《Animage雜誌和吉卜力展》1/8台北華山開展!開箱上百件手稿、模型,與全球...

開箱《Animage 雜誌和吉卜力展》!上百件雜誌篇幅、手稿、模型一次看

2025/01/07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