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宜蘭傳藝園區/巧藝館實踐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共創美好生活

2022/10/28 黃筱晴

​​​​​​​

看遍了傳藝園區的傳統建築整修、工藝技術、表演藝術、歲時節慶,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對園區經營的用心,但基金會的目標不只如此,除了希望透過這個空間打造傳統藝術推廣平台,同時讓藝術更自然地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位於宜蘭傳藝園區魯班街的巧藝館。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位於宜蘭傳藝園區魯班街的巧藝館。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放手去做 打造人人都能親近的傳統藝術推廣平台

以經營連鎖超市起家的台灣本土企業全聯實業,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初衷,透過非營利組織型態於2015年成立了「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並在2016年接下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經營權之後,傾全集團力量著手打造目前大家所看到的宜蘭傳藝園區

擁有博物館管理背景的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羅欣怡,從2017年起即加入基金會,她分享,全聯實業董事長林敏雄特地在2018年的農曆大年初一攜家帶眷來到傳藝園區拜年,當時董事長一直強調「善的循環」, 鼓勵大家放手去做,「有盈餘,就持續回饋傳藝;有虧損,就再投入資源」,衝破瓶頸就能一路往上。

羅欣怡強調,基金會的經營理念是「傳承傳統藝術,共創善美生活」,支持並活化本土藝術文化,讓傳統藝術文化能與民眾的生活結合。並「以至善的態度,發揚傳統價值;用淳美的精神,落實生活美學」為理念,推動園區成為「民藝」、「表藝」、「工藝」的動態博物館,讓傳統藝術融入生活,使表演藝術、傳統工藝與遊客、民眾產生更多互動體驗。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羅欣怡(左)、副執行長張曉怡(右)。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羅欣怡(左)、副執行長張曉怡(右)。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全聯以「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透過最貼近民眾的好食與好物,將「美好生活」帶入大家的日常之中;同樣的,我們也在宜蘭傳藝園區深耕並實踐著這樣的理念,基金會常務董事林子文表示,除了呵護傳統藝術文化珍貴的底蘊,更期待能推動傳統藝術、工藝技藝跳脫出「純欣賞」的距離感,「藝術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透過多元的推廣展現與交流體驗,讓藝術自然而然地與生活緊密連結,為日常注入更多美好而療癒的能量。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為了延續傳統工藝薪火,保存並傳承珍貴文化資產,基金會也在園區內設立了「傳藝巧藝館」,期望能成為公部門的推手、工藝師們的幫手,搭起與民眾對話的橋梁,讓更多民眾感受傳統工藝的手作溫度與精巧技藝,進而能夠了解、甚至收藏人生中第一件藝術品,以打造「台灣蘇富比」為目標,將美感融入民眾生活之中。

羅欣怡說,「傳藝不只要做到『技藝』的傳承,也是『記憶』的傳承。技藝的傳承可以靠接班人、子弟兵,記憶的傳承,則是靠所有的使用者、每個看到作品而產生感動的人。而這也是傳藝持續努力的目標,讓藝術作品的影響力擴及千家萬戶。」

竹編工藝師──劉興澤。圖/王聰賢攝影
竹編工藝師──劉興澤。圖/王聰賢攝影

走進國寶級藝術創作基地 黃蘭葉緙絲工藝館

傳藝園區裡可說是臥虎藏龍,位於河岸旁觀景樓B1的黃蘭葉緙絲工藝館,是由2020年經文化部認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也就是俗稱「人間國寶」的黃蘭葉老師主持,是目前台灣唯一以緙絲經營團隊者,工藝職齡已逾40年,結合織、染、繡技術,或傳統、或現代的創作,將藝術生活化。

文化部認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黃蘭葉老師於傳藝園區內開設緙絲工坊課程,吸引國內外許多民眾前往體驗、學習技藝。圖/王聰賢攝影
文化部認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黃蘭葉老師於傳藝園區內開設緙絲工坊課程,吸引國內外許多民眾前往體驗、學習技藝。圖/王聰賢攝影

黃蘭葉務實地說,「文化需要實際的資金投資才能延續下去」,原本只想好好經營紡織公司的她,抵不過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館長,還有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的熱情邀約,再加上中原大學林志峰教授一席打造「緙絲博物館」的邀請,才讓黃蘭葉老師終於起心動念願意落腳傳藝園區。

黃蘭葉緙絲工藝館提供30分鐘至5小時的多種工藝體驗課程,從小巧的杯墊到長圍巾,6歲、110公分以上的民眾就可以預約體驗,入住煙波花時間的住客,還可以優惠價預約指定課程方案。黃蘭葉老師表示,「感受到傳藝秉持著『與在地共好』的心情在經營園區,結合旅遊,希望讓想到要學緙絲的人就會想到這裡。」

宜蘭傳藝園區巧藝館內的作品展示區。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宜蘭傳藝園區巧藝館內的作品展示區。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全聯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國寶接班人計畫 近距離感受藝師好手路

除了黃蘭葉緙絲工藝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接班人傳統工藝示範與推廣計畫」邀請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或團體傳習計畫的結業藝生,進駐宜蘭傳藝園區進行展演。目前共設有竹編工藝、漆工藝、粧佛、錫工藝、傳統木雕、籃胎漆器等6個工藝項目的專屬工作室、教育推廣區及作品展示區,每日有工藝師在此駐園創作、分享交流,民眾可近距離觀賞、體驗工藝製程與內涵,感受傳統工藝之美。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王聰賢攝影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王聰賢攝影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王聰賢攝影
傳藝文昌街、魯班街及傳藝工坊有工藝師駐園創作,現地展現深厚技藝,民眾可近距離觀賞並與藝師面對面交流。圖/王聰賢攝影

宜蘭傳藝園區

宜蘭傳藝園區/解鎖三藝 手作、演出、工藝打破既有印象

宜蘭傳藝園區/解鎖三藝 手作、演出、工藝打破既有印象

2022/10/28
宜蘭傳藝園區/不一樣的傳藝玩法:解鎖遊程樣貌 四派體驗

宜蘭傳藝園區/不一樣的傳藝玩法:解鎖遊程樣貌 四派體驗

2022/10/28

最新文章

椅子樂團全新專輯《愛的對白》專輯封面(右), 此張既有久違的台語作品,也聽得到早...

椅子樂團《愛的對白》數位發行!久違台語作品回歸、早期民謠再現

2025/07/18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圖|20...

2025屏東夏日狂歡祭7/19登場!0度冰宮、13米冰雕溜滑梯免費暢玩

2025/07/18

張碩尹攜手英國藝術團隊推新作:一部關注「家」的互動短片,觀眾移動決定觀看視角

2025/07/17
日本藝術家小瀨真由子首次台灣大型個展《房間裡的大象》,以及西班牙當代藝術家塞吉歐...

伊日藝術計劃兩大展覽《房間裡的大象》、《The Magical Journey》7月展出

2025/07/16
專訪當日Peter Cook穿了件色彩繽紛的襯衫入鏡,他笑說這是太太去年送給他的...

走進MoCA「山/市」!專訪建築大師Peter Cook:我仍保有童心,仍然喜歡玩

2025/07/15
「走進漢聲」展區能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2025/07/14
今夏嘉義阮劇團首度以全新劇場行動計畫《噪音風暴—LOUDER》於7月18日至8月...

嘉義阮劇團《噪音風暴》7/18-8/24登台北空總!四齣台語劇場翻轉新想像

2025/07/14

連結萬物,是好奇的起點——Olafur Eliasson╳林怡華╳曾志偉 ╳500輯

2025/07/12
《多重影子屋》Multiple shadow house,2010。圖片提供/臺...

不要停止問「為什麼」:跟著Olafur Eliasson找到5個靠近藝術的方式

2025/07/12
udn-loadin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