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那是一種向「源」致敬的感動
曾文溪,全台第四條長河,源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主要往西南奔流,灌溉以台南為主的嘉南平原。
出發往麻豆大地藝術季前,我尚摸不清曾文溪與麻豆的關係,直到導覽團把我們一行人從嘉義接上車,一路奔東,開上台18線那彎彎繞繞的阿里山公路,抵達石棹附近的福山壩。在厚達數米的攔砂壩前,並沒有任何「藝術家的作品」,但我們看見曾文溪向下切割,與順向坡、逆向坡的急緩關係,寬達兩米的混泥土福山壩缺口,便是人為與大自然共構的「作品」,而由非藝術背景、接受水利工程訓練的「藝術家」陳伯義以攝影記錄下來,是為「地質紀念碑」。
2022大地藝術季Mattauw:橫跨曾文溪3大展區、超過60件作品、百場文化體驗
以紀念碑為名的作品,深深震撼我——古今多少事,是天災、是人禍、是戰爭、是不可挽回、但人類又拼命想要以有形的巨大量體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的產物。福山壩的地質紀念碑,是人類、是自然相互角力的「作品」,更是一個研究水利、尋找解答的科學家、工程師的長期觀察與研究,但又在偶然間以瞬間快門記錄的藝術作品。
順著曾文溪向下而流,初秋涼爽的麻豆與官田,有更多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觀看與參與。觀看,是藝術季裡我們慣常的行為,但參與,是麻豆大地藝術季最特別的身體經驗。就讀台灣文學研究所的小青春們身體力行,種了一塊水稻與菱角田,用身體付出的勞力來感知土地給予他們的反饋;攝影師張景泓紀錄長時間紀錄長達138公里曾文溪的各種樣貌;李岳凌的作品或立、或躺在人行的木棧道上,紀錄曾文溪流域中,式微凋零的民俗與信仰,畫面有時蒼茫,有時孤單,人們的眼神有時空洞,但又時而專注有光——我為這些或山、或河、或海、或人的真實性而感到震動,它美或不美已非關至要,而是記錄下的這些亙久不變、抑或即將消失的日常與無常,令人心折而牽動個人的情懷。
從福山壩到秋爽的麻豆與官田,從曾文溪的上游,到水渠交錯的嘉南大地,麻豆大地藝術季展現的不是藝術作品,而是藝術家的身體、感知與心懷的大地山川,他們向大地山川致敬,提出疑問、反思與紀錄,帶領著我們向「源」致敬,並一起臥躺這塊我們腳下的土地。
回歸源頭,回歸大地,沒有什麼可以比這樣的謙卑、學習與體驗,更加動人。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如同大地之母,有著千百種樣貌,以千百種姿態,滋養著嘉南大地。
2022 MATTAUW大地藝術季 -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展覽時間|2022 / 10 / 15 (六)—2023 / 01 / 29 (日)
展覽地點|總爺藝文中心、171市道沿線區域
責任編輯|elif chan
最新文章
-
郭怡美書店創辦人 郭重興 在時光縫隙裡續家族情感 展閱讀使命
2025/05/22 -
2025台北街頭藝術嘉年華5/23松菸登場!帶來10+組國內外馬戲、高空鞦韆表演
2025/05/22 -
王彙筑入圍第36屆金曲獎四項大獎!非典台語專輯《滴滴答答》深植人心
2025/05/21 -
國美館藝術圖書中心亮相!全面空間改造、近16萬藏書打開閱讀新場域
2025/05/20 -
富邦美術館「印象派」展覽6/11登場!莫內《睡蓮》領銜、一次飽覽52件真跡
2025/05/19 -
《從前,有個奇麗馬》葉郎與王師對談電影與電影院的未來!
2025/05/19 -
{ 2023⇢2025。電影 }孫宗瀚:電影讓觀眾對於危機有更多想法
2025/05/18 -
香色主廚邱一中:在市場劇變中,找到自信的料理語言
2025/05/17 -
一心戲劇團攜手歐洲導演!巴洛克美學歌仔戲《幻蘊迷宮》6月衛武營登場
2025/05/16 -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下)
2025/05/16 -
鄭宜農:我想問出更好的問題,這讓我很快樂
2025/05/16 -
{ 2022⇢2025。巡演 }陳冠亨:沒有誰單戀誰,合作更有影響力
2025/05/16 -
{ 2022⇢2025。城市 }張孝維:空間的引導與安置,科技無法取代
2025/05/16 -
真誠即是力量─第23屆台新藝術獎「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側記(上)
2025/05/15 -
上映30週年!吉卜力浪漫經典《心之谷》5/29重返台灣大銀幕
2025/05/14 -
第36屆金曲獎完整入圍名單公布:方大同獲評審團獎,李榮浩、蕭煌奇爭歌王
2025/05/14 -
small MUJI紐約展5/16第五大道登場!田中達也19組無印良品的微縮世界
2025/05/13 -
是枝裕和iPhone短片《Last Scene》!攜手攝影師瀧本幹也分享iPhone拍攝心法
2025/05/09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