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22臺北美術獎」北美館展出中:11件作品自366件脫穎而出,黃麗音〈蒸蒸日上〉奪首獎

2022/12/12 沈佩臻

2022臺北美術獎於12月9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頒獎典禮,11組作品於366件徵件中脫穎而出,本屆獲獎作品自12月10日至2023年2月19日於北美館3A、3B展覽室展出。首獎最終由黃麗音以作品〈蒸蒸日上〉拿下,還有5組優選獎得主、5組入選獎名單亦同步揭曉,首獎除獲頒計獎金55萬元之外,並獲得於北美館舉辦個展的機會。

2022臺北美術獎自12月10日至2023年2月19日於北美館3A、3B展覽室展出。 圖/藝術家提供
2022臺北美術獎自12月10日至2023年2月19日於北美館3A、3B展覽室展出。 圖/藝術家提供

本屆參賽作品平面類佔總數41.3%、立體類20.2%、影音複合媒體類23.2%,其他類別15.3%,共366件。本次評審團委員由簡子傑擔任主席,成員包含陳慧嶠、張晴文、劉和讓、林怡華、雷逸婷、蘇珀琪,除首獎、優選獎,評審團認為其餘幾位入選者作品多較具實驗性,但也都極具可看性,為本次評審過程帶來了困難與遺憾。

首獎|黃麗音《蒸蒸日上》

《蒸蒸日上》作品融入在地傳統和異地文化,市集臨時材質和擺攤結構,以剩料回收結合現成物,新的排列組合探討了人類集體行為產生的超現實荒謬,和其如何牽動著資本主義下的勞動力和經濟。在此同時有社區、歷史、經濟學、全球貿易、殖民主義等各個面向互相角逐,不合諧和不穩定為其共同本質;鮮少談及永遠,一切都會消逝。

評審團代表簡子傑指出,回顧本屆評選過程,依舊競爭激烈,最經由評審團充分討論後產生了首獎:黃麗音的〈蒸蒸日上〉,該作名稱來自美國華人餐館常見的「幸運籤餅」的訊息,其象徵意義經由層層翻譯/誤譯,才偶然地鎔鑄成一如〈蒸蒸日上〉那混雜了認同議題與輕快形式的樣貌,在看似日常且智性的雕塑形式中,還暗自指向了各地「市場」意象,而任何一個地方的市場所能涵蓋的議題層次,卻總是大於單一形式。評選過程中,也一再發生是要著重形式表現的專業性,還是偏向新議題開發的思辯。

黃麗音《蒸蒸日上》系列〈你聽到人們說話了嗎?〉,2022,⽊頭、喇叭、電線、⼿吹玻璃、鐵罐、紙、聲⾳(00:05:00),110 x 18 x 32 cm。 圖/藝術家提供
黃麗音《蒸蒸日上》系列〈你聽到人們說話了嗎?〉,2022,⽊頭、喇叭、電線、⼿吹玻璃、鐵罐、紙、聲⾳(00:05:00),110 x 18 x 32 cm。 圖/藝術家提供

優選獎|吳依宣、呂易倫、林政佑、劉文琪、劉紀彤

吳依宣〈過度曝光〉

吳依宣〈過度曝光〉以「目光」比喻為攝影中的光,探討當代影像泛濫的現象,公共空間被個人的事物和影像佔據,我們對事物感知隨即消失於過度曝光中,藝術家試圖將事物重新詮釋並「還原」至現場,探索事物在影像與實體空間的異同與對話的可能,藉此反思當今「影像先行」的感知經驗。評審團給予評價:「看似複雜,卻賦予某種堪稱純粹的空間形式韻律。」

呂易倫《Room Service from Padded Cell》

探討精神狀態與被邊緣化的監禁空間,在轉型正義後的社會裡,如何深化至內在/公眾的集體精神共感。藝術家拍攝臺灣不義遺址,或於牢房門窺看孔位置鑲嵌與觀者眼神對視/峙的影像,探討如何在不正常/悲情的狀態,召喚出這個特殊空間能給予的服務。

呂易倫《Room Service from Padded Cell》計畫〈光學失誤,從臨摹到臨床〉,2021,針孔成像拍攝於ILFORD FB相紙、照片掃描為數位檔製作成影片/影像輸出於Easicolor純棉平滑藝術紙、無酸裱褙、鋁框、文件輸出,錄像:4分30秒/照片輸出:48 × 60 cm(×84)。 圖/藝術家提供
呂易倫《Room Service from Padded Cell》計畫〈光學失誤,從臨摹到臨床〉,2021,針孔成像拍攝於ILFORD FB相紙、照片掃描為數位檔製作成影片/影像輸出於Easicolor純棉平滑藝術紙、無酸裱褙、鋁框、文件輸出,錄像:4分30秒/照片輸出:48 × 60 cm(×84)。 圖/藝術家提供

林政佑〈斜度三〉

作品源自藝術家曾於斜坡上工作室舉辦的展覽,他依循當時的場域特性,融合影像媒體和身體感知呈現三件作品,讓觀者透過傾斜的身體運作,疊合影像的轉換和視野的推移,而當展覽移至美術館,藝術家亦保留過往的空間記憶,以斜度的身體感為基底,再現、探索媒體與身體之間的關聯。評審團表示,〈斜度三〉雖是出自個人空間經驗,但所製造出的笨重觀影座椅,卻也引入了「觀看」議題的新面向

林政佑〈斜度三〉,2022,影像、現成物、觸控裝置、PLA、LED,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林政佑〈斜度三〉,2022,影像、現成物、觸控裝置、PLA、LED,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劉文琪〈有一種叫天使山的冷〉

藝術家藉由年輕藝術家與她的父親─中年冷氣師傅之間半虛構往返的明信片,談論高海拔雪地有關「冷」的感受經驗,以玻璃霧氣塗鴉、擬造雪景、冷氣工程圖為物證,與對話內容互為隱喻,形塑冷的多重敘事場景,意圖以無法錨定解釋之感覺,在觀者腦海生成屬於各自開放性的故事結尾。

評審團認為,劉文琪〈有一種叫天使山的冷〉及呂易倫〈Room Service from Padded Cell〉在實驗性的影像暨空間形式中,創造出少見的新議題。

圖/藝術家提供
圖/藝術家提供

劉紀彤〈兩河之間〉

藝術家以烏山頭水庫作為取樣,邀請觀眾望向水面之下、風景背後簡化的消失,以及技術物如何改變水和人之間的關係。藝術家勘察周圍村莊找到祭祀場域、紀念銅像,將其事件、資訊各自解體再共構,並挪用日本童話象徵符號,重新翻閱現代化下的神話與傳說。評審團指出,劉紀彤那交織著敘事、物件與影像的〈兩河之間〉是今年唯一一件經歷長時間調查考據的優美作品。

劉紀彤〈兩河之間〉,2021,歌曲、文件、竹、紅磚、鐵、聲音裝置、文本、攝影、影像,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劉紀彤〈兩河之間〉,2021,歌曲、文件、竹、紅磚、鐵、聲音裝置、文本、攝影、影像,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入選獎|吳聯吟、張程鈞、傅琬婷、鄭文豪、謝其軒

吳聯吟〈2021:記憶漫遊——EP.1〉

吳聯吟〈2021:記憶漫遊——EP.1〉2021,不鏽鋼、鐵、砂輪機、砂輪片、防火布、輪子、安全帽鏡片、影像輸出,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吳聯吟〈2021:記憶漫遊——EP.1〉2021,不鏽鋼、鐵、砂輪機、砂輪片、防火布、輪子、安全帽鏡片、影像輸出,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張程鈞〈給紅蝦山〉

張程鈞〈給紅蝦山〉,2020-2022,土、爐渣、石頭、糯米粉、胭脂蟲顏料,尺寸依場地而定。漫畫繪製:Ning Lu。 圖/藝術家提供
張程鈞〈給紅蝦山〉,2020-2022,土、爐渣、石頭、糯米粉、胭脂蟲顏料,尺寸依場地而定。漫畫繪製:Ning Lu。 圖/藝術家提供

鄭文豪〈震盪之前〉

鄭文豪〈震盪之前〉,2022,鋼琴、馬達、銅、控制器模組、廢棄物、鐵件、動態影像、瓷土、黃土、樂器、炭筆、麥克風架、地毯、泡泡水、油漬,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鄭文豪〈震盪之前〉,2022,鋼琴、馬達、銅、控制器模組、廢棄物、鐵件、動態影像、瓷土、黃土、樂器、炭筆、麥克風架、地毯、泡泡水、油漬,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吳依宣〈過度曝光〉

吳依宣〈過度曝光〉,2022,拾得物、木材、不銹鋼鐵板、水泥、陶土、石膏、玻璃、食物、影像輸出於相紙、礦物塗料、自製塗料、聚苯乙烯、環氧樹脂、壓克力,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吳依宣〈過度曝光〉,2022,拾得物、木材、不銹鋼鐵板、水泥、陶土、石膏、玻璃、食物、影像輸出於相紙、礦物塗料、自製塗料、聚苯乙烯、環氧樹脂、壓克力,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謝其軒〈又做了一場白日夢〉

謝其軒〈又做了一場白日夢〉,2022,錄像、鐵、燈光,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謝其軒〈又做了一場白日夢〉,2022,錄像、鐵、燈光,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藝術家提供

傅琬婷《社會矯正術》系列〈坐有坐相〉

傅琬婷《社會矯正術》系列〈坐有坐相〉,2019-2020,橡木,52.8 x 35.5 x 91 cm。 圖/藝術家提供
傅琬婷《社會矯正術》系列〈坐有坐相〉,2019-2020,橡木,52.8 x 35.5 x 91 cm。 圖/藝術家提供

2022臺北美術獎

展期|2022/12/10-2023/2/19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A、3B展覽室(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推薦閱讀

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台中國美館登場:9組國內外藝術家,建構絢爛數據光景

2022 STAART亞洲插畫藝博12/23-12/25高雄承億登場!橫跨7層樓、90位藝術家,推動收藏大眾化

〈維特魯威人〉奇美博物館新戶外雕塑:美雕塑家致敬文藝復興,台南都會公園亮相

最新文章

誠品電影院獨家特企「台灣青年導演劇情短片輯」即日起登場!耿軍導演金馬贏家《漂亮朋...

誠品電影院特企放映聚焦青年導演創作!耿軍導演《漂亮朋友》4/8放映

2025/04/01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在藝術盛宴中尋找繁忙片刻的療癒之力。圖|富邦...

2025清明連假全台15檔展覽推薦!從藝術家視角啟動觀察世界的新濾鏡

2025/04/01
平子雄一竭力捕捉人與自然複雜關係的絲線,設計出一個鮮明角色──頭戴樹木的「樹人」...

專訪日本藝術家平子雄一!看見人和樹木的一萬種可能

2025/04/01
獲得特優的《金洋村的兩天一夜》創作團隊與指導老師以及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右二...

童心看世界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台灣兒童創作組揭曉

2025/03/29
隨媽祖同行,畫出信仰之路——劉小東「媽祖巡遊」震撼亮相。
 圖/誠品畫廊提供

劉小東「媽祖巡遊」個展誠品畫廊登場!以千里步行經驗畫出信仰之路

2025/03/28
作家蔣勳(右)在文庫本《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書中題字:「和心裏最深的自己對話」...

蔣勳的《如果我聞:金剛經筆記》 以一朵花的寬度 滋養心靈

2025/03/28
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攝影/Dingdong Lee

一間沒有行銷同事的出版社——專訪啟明出版發行人林聖修

2025/03/27
「招牌聚落」,各種時代、樣式的招牌,暗示百年來人類活動和思考的痕跡。
 圖/p...

不只以美醜定論——p.n.g.《招牌:》展,探索招牌乘載的時代演變與公眾意志

2025/03/27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圖|桃園市立美術館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11件作品以藝術抵抗被塑造的真相

2025/03/27
以小說文本為骨,九位藝術家為肉,拼貼成虛實交織的「陳美玲」展覽於3月22日至5月...

展覽「陳美玲」登場!以橫跨1974-2025年15件作品剖析台灣母親群像

2025/03/26
蔡明亮電影馬拉松計畫「行者十步」募資啟動!10小時、放映10部《行者》系列,全台...

電影《行者》系列台灣首次全放映募資啟動!限量10場、蔡明亮陪看互動

2025/03/26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劇照。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我‧我們》第二部曲3/28-30台中登場!布拉瑞揚 x 阿爆 x 磊勒丹再現排灣宇宙

2025/03/25
2023火球祭周邊T-shirt|袖子上由日本插畫家TM Paint創造的角色是...

龐克迷沈奕:感受「我們」是一體的,樂團T-shirt牽起跨國緣分

2025/03/24
aespa 2024年的《Armageddon》推出了CD隨身聽版本。圖片來源/...

K-pop四大行銷術:透過周邊商品與服務,讓粉絲跟偶像不斷連結

2025/03/24
寶可夢烏波&沼王外套|在台灣不易找到烏波的周邊,於日本網拍購入。簡約運動感設計,...

動漫迷羅湘妮:擁有周邊是喜歡的證明,只有自己知道的滿足感

2025/03/24
第16屆信誼兒童動畫獎昨日舉行頒獎典禮,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前排右三)期許信...

信誼兒童動畫獎頒獎 國內外件數創新高 董事長張杏如 期許養護出兒童動畫的沃土

2025/03/22
法國動畫 《吉他漂流記》是信誼兒童動畫獎首次兒童觀眾票選的第一名作品。圖/信誼基...

信誼兒童動畫大獎兩位法國得主分享 站在兒童高度是創作重點

2025/03/22
「靜 • 物」展覽以靜物為主軸,展出9組藝術家作品,涵蓋繪畫、雕塑、錄像與空間裝...

北美館兒藝中心「靜 • 物」以9組藝術家作品開啟對「物」的多重想像

2025/03/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