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耿一偉|德國藝術巨擘歐斯特麥耶《暴力的歷史》9/16、17高雄衛武營震撼登場
柏林雷寧廣場劇院《暴力的歷史》即將於2023年9月16至17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演出!由當代歐陸劇場大師托瑪斯.歐斯特麥耶執導,改編自法國當紅作家艾杜瓦.路易自傳小說,本劇集結全裸、男同志、約會強暴等題材,並透過戲中戲、打破第四道牆、即時投影、樂手現場演奏等多重手法,呈現有如電影般的感官震撼,堪稱2023年必看精彩之作!此次《500輯》也特別專訪甫獲頒歌德獎章的衛武營戲劇顧問耿一偉,暢談在歐洲一票難求的《暴力的歷史》如何讓人大開眼界。
耿一偉:每個符號的背後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一開場,主角艾杜瓦站在牆邊陰暗的一隅,現場樂手以鼓點創造出一種氣氛,接著便聽見他緩緩地說:「我常躲在門後聽她(妹妹克拉拉)說好幾個小時,在我把那份報告書折疊兩遍放到抽屜後,我就抬頭在旁邊聽她是怎麼跟她老公講我發生了什麼事情。」即便你不曾閱讀過原著小說,僅僅透過這樣一句第一人稱獨白,瞬間就把觀眾狠狠拉進艾杜瓦的親身經歷之中。
本作改編自法國作家艾杜瓦.路易 (Édouard LOUIS) 《暴力的歷史》自傳小說,故事主要環繞在作者多年前於巴黎遭遇的一場約會強暴事件。
1991年出生的艾杜瓦,既是同志,同時又出身工人家庭,兩種身份都處於法國社會的邊緣人,台灣目前有出版他的首部作品《跟艾迪了結》(En finir avec Eddy Bellegueule),當時在法國,不到一年便狂銷二十萬本,而書中所吐露少時痛苦的摸索、無所不在的歧視,往後都形成他創作的養份,令他一躍成為法國當紅作家。耿一偉說:「艾杜瓦向來習慣透過自傳性題材、以第一人稱的視角書寫他的家庭。我覺得所有自傳性的東西都具備一種真實感,讓每個人都很容易被這樣的故事所打動。」
直面社會中無所不在的歧視與暴力
整個故事的高潮來自暴力。當男主角艾杜瓦凌晨三、四點與友人Party結束後,手上拿了幾本書(其中一本還是尼采全集),招搖地走在巴黎共和廣場上,那時一名帥氣的北非裔男生雷德(Reda)經過他的身邊,便開始攀談、甚至帶回家喝酒、聊天、打炮。
就像所有的一夜情,本來一切如常,雷德甚至還分享自己的父親其實是來自北非的卡拜爾人(Kabyle),當年從阿爾及利亞移民至法國。然而,隔天一覺醒來,當艾杜瓦洗完澡出來後,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便追問雷德是不是他拿走的?甚至提出只要還手機就給他現金,因為手機裡有朋友珍貴的照片。
就這麼一句話,雷德瞬間發飆,怒指艾杜瓦說道:「你以為我是誰,你憑什麼這樣講,你在侮辱我嗎?」(但其實當下觀眾會看到是雷德偷的沒錯)接著他便開始辱罵艾杜瓦是個死娘砲。耿一偉說:「明明雷德也是同志,卻忽然開始用一般大眾的刻板印象言論去攻擊艾杜瓦、打他、罵他、拿槍指著他、甚至強暴他。」
然而,當艾杜瓦在倖存過後選擇報警處理時,迎來的卻是外界異樣的眼光,無論是醫護人員對同性戀者與性病的成見,或者質疑為何要帶一名陌生男子回家?甚至當他提及對方是卡拜爾人時,警察也敷衍了事、輕描淡寫的忽略這一切,於是艾杜瓦發現,所有警察的話裡都藏有恐同與種族歧視,原來自己在遭受暴力過後,看見的卻是,社會所存在另一種更深層的暴力。
每個社會階級都存在無法顛覆的習性
耿一偉坦言:「雖然這是一個外國人的故事,可是對我們來講也是一面鏡子。這些問題或許對台灣來說,沒有那麼強烈,也不代表我們會變成他,但隱性暴力最大的問題在於主流的人是不會產生自覺,而這部戲裡更多在描述的就是這樣的狀況。」
因此如果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耿一偉認為作者在講述「不敵惡的習性」,「每個社會階級都有它的習性,而戲裡一直在講的,不管是恐同或者排外的關鍵,都在於習性裡的不可顛覆。然而我覺得藝術是一個瓦解習性,或是讓習性得以鬆動的一種可能性。因為對作者來說,他認為每個人身上都存在暴力,而透過文學去談論這些暴力,是揭露跟拆解暴力最有可能的途徑。」這也是為什麼他書寫了這本自傳小說。
畢竟「有些暴力很直接,但作者面對的暴力是最不容易被看見的,因此更深刻的是那些沒被說出來,或者是被合理化,以至於忘記那其實是暴力的事。特別是在這齣戲中,很多時候在談論標籤與符號。比如我不把你當成你,而是當作替代的標籤去忽略真正的你。而這件事之所以可怕,就在於整個社會的運作極度仰賴如此省事的作法,也正是這種看似運作得宜的行徑,背後卻犧牲了很多東西。因為每個符號背後,都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個人。」
一睹當代大師托瑪斯.歐斯特麥耶超強執導手法
然而《暴力的歷史》不只有劇本精彩,睽違13年再度來台的歐斯特麥耶,其高明導戲手法更是一絕!耿一偉表示,「這個導演根本是劇場界的搖滾巨星。這部戲之所以好看,在於導演所使用的即時投影,跟他的多重敘事手法都極具強烈電影感,而且節奏感抓得非常好,但表演本身又很劇場,中間甚至有一段四個演員忽然跳起現代舞的橋段,也毫無違和感。我覺得他非常會導戲。」
在敘事呈現上,一如電影陷入回憶時的戲中戲一般。比如男主角艾杜瓦會轉述妹妹克拉拉的話,此時,妹妹就開始搭腔:「那個時候他去搭火車.....」而艾杜瓦當下也立刻演起當時搭火車的情境。有趣的是,不管妹妹說了什麼,艾杜瓦都能穿越時空與之對話,也會當場反駁她。而開場那一段獨白,艾杜瓦甚至打破第4道牆,直接拿起麥克風對著觀眾講述心裡的話。
特別是,即時投影並非只是現場演出的放大版,有時也是內在心裡鏡頭的指涉。比方說當主角提到「我那時候被他強暴之後.....」旁邊就會忽然出現一個女生,以黑筆畫出幾條線,再用即時投影的方式呈現類似犯人照的畫面,去加重呼應劇情的張力。
而四名演員惟妙惟肖的肢體語言,即便全場演出超過十個角色,也不會讓人錯亂;無論是工人階級出身的妹妹克拉拉與她的先生,或巴黎街頭常見的流浪漢,演員都極其精準的捕捉了恰如其分的社會樣態。再加上德國劇場都帶有「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現代劇場改革者,其劇場被稱作敘述體劇場,亦為史詩劇場)的疏離效果,喜歡讓觀眾看見導演是如何將效果製造出來。耿一偉也舉例說明,「像歐斯特麥耶之前的作品《哈姆雷特》中,有一場墓地下大雨的戲,他就直接讓觀眾看到有人拿著一根水管在噴水的畫面,但反而因為這樣的作法,讓整齣戲更加好看。」
「文學帶來想像,讓我們稍微願意去相信事情有可能會不一樣」
同時,一般看國外戲劇最擔憂的是又要看演員、又要對字幕,容易不小心就分神錯亂,但在衛武營演出的《暴力的歷史》字幕就放在視線中間位置,設計精良,觀眾無須左顧右盼便能順著劇情緩緩進入故事之中,感受戲劇的張力、隱形暴力的可怕,也將藉由一幀幀投射、揭露在成長過程中被遮掩的傷疤;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但唯有直視傷疤,才有可能真正痊癒;就像艾杜瓦說的那樣,唯有談論暴力才能拆解暴力。也如同耿一偉的結論:「為什麼我們需要讀文學,因為文學帶來想像,讓我們稍微願意去相信事情有可能會不一樣。」
無論是資深戲迷熟悉的「歐斯特麥耶元素」即時投影、麥克風、強而有力的視覺與聲音,或是打破劇場的第四道牆的敘事手法,還是令戲劇小白備感興趣的的社會議題,這部集結金獎導演、當紅作家自傳小說、精湛演技的總和,不僅將原作如實搬上舞台,同時也以鏗鏘有力的方式將社會議題直面拋向觀眾。一起進戲院感受這股力量吧!
◾托瑪斯.歐斯特麥耶
做為當代最知名的歐洲劇場導演,1968年出生,畢業於柏林恩斯特戲劇學院的托瑪斯.歐斯特麥耶,因1996年接掌柏林德意志劇院旁的小劇場「棚屋劇場」(Baracke),一舉成名。自1999年起,擔任柏林雷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至今,持續執導許多精彩作品。一生獲獎無數的他,更曾拿下威尼斯雙年展終身成就金獅獎(2011)。
◾柏林雷寧廣場劇院
柏林雷寧廣場劇院於1962年創立,自1999年起由藝術總監托瑪斯・歐斯特麥耶執掌。柏林雷寧廣場劇院以「集體創作劇場」的概念出發,將演員、戲劇的角色與情境視為注目焦點,其中一項顯著特色是導演手法的多樣風格。柏林雷寧廣場劇院的劇目涵括世界文學裡的偉大劇作,以及國際知名作家的當代戲劇。
《暴力的歷史》日期:2023年9月16日、9月17日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線上購票: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658784324831518720
◾ 演前導聆:2023年9月16日、9月17日
◾ 地點:衛武營戲劇院二樓大廳
◾ 演後座談:2023年9月16日
◾ 地點:演出結束後於戲劇院舞台
最新文章
-
noii noii個展《慢速記憶法》小島裡登場!以陶藝、插畫、裝置回溯旅行記憶
2025/04/18 -
許哲瑜個展「災變論」洪建全基金會登場!以影像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關係
2025/04/17 -
彼岸的川婆就是小說家 李昂vs詹宏志 靈異體質與無神論者的對談
2025/04/16 -
杉本博司個展文心藝所登場!4系列作品以鏡頭凝視時間流動的方式
2025/04/16 -
2025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5月登場!三大主展區、四大亮點一次看
2025/04/15 -
陽顏4/15敦南林蔭大道發光!藝術家DAMONXART帶來的一抹數位太陽
2025/04/15 -
在新北深坑聞到咖啡香!藝術家李承道:以時間反芻,創作不需要急著做出回應
2025/04/14 -
國美館×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登場!集30組作品共演聲響
2025/04/11 -
黃麗音個展「Lili Deli 麗麗食品」北美館開張!以飲食形塑日常消費風景
2025/04/10 -
2025怪獸代班4/25屏東看海美術館登場!9件巨型萌獸打造期間限定的氣球樂園
2025/04/10 -
日常的累積成就獲獎的驚喜!專訪第17屆台積電書篆大賞三位首獎得主
2025/04/09 -
平子雄一《超越理想的風景》基隆美術館展出!巨型木雕《山》《湖》登場
2025/04/08 -
台灣也有馬戲——超過150年變遷,當代馬戲的文藝復興進行中!
2025/04/04 -
女子馬戲,探索溫柔的身體力量/梅芷菱
2025/04/04 -
馬戲可以點亮一座城市/張又文
2025/04/04 -
人人都能練馬戲?精準地失誤?認識馬戲魅力的九個關鍵字
2025/04/04 -
高美館《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Part II館藏選粹4/4登場
2025/04/02 -
北美館展覽「時代劇場」登場!一次看遍杉本博司等17位攝影名家作品
2025/04/02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