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廣告招牌書法字型!跟著藝術家李默父、張家榮、曾國榕台灣老城街區散步

2023/11/16 Diane Tang

以推廣漢字教育、書篆藝術為核心的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今年已屆第十六屆,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主辦,除了透過競賽形式增進青年學子與大眾對於書法文化的興趣與關注,每屆更以不同的主題策展,今年度則以「街頭書法風景」為題,規劃豐富的活動,更採訪到 3 位與漢字書法為伍的當代藝術家與設計師,與之暢聊書法之於生活的應用,以及街道招牌的字型散步的好所在!

拍攝於嘉義市的廣告招牌,字體別具特色、台灣字體散步「早餐」招牌。圖片提供/曾國榕
拍攝於嘉義市的廣告招牌,字體別具特色、台灣字體散步「早餐」招牌。圖片提供/曾國榕

1|書法藝術家李默父:當書寫轉化為生活實用與藝術性

操刀本次台積電書法暨篆刻大賞主視覺題字的書法藝術家李默父,從 8 歲起開始了書法、水墨、篆刻的文化藝術訓練,作品多次榮獲知名獎項,也為國父紀念館、國立歷史博物館所典藏,不限於書法藝術創作,更常有商業的題字合作案找上門,李默父認為,書法字早已融入了生活當中的各個角落,於街道上、出版文書、商業產品上遍地開花,因此書法並未在生活應用中減少,而是「書寫」正在大幅的減少。「書法的書寫在日常文書裡已經不復存在,是時代的必然,不過漢字書法文字並不會消失,而是轉型為藝術、生活與實用性,書法在方方面面反而更實際地與生活結合。」

浸淫於書法專業逾 20 年,李默父喜歡在生活中找尋書法名家的蹤跡,並享受「對答案」的過程。他提及,除了許多知名品牌題字、視覺海報、廟宇內的各式文字之外,政治人物發送的婚喪喜慶輓聯、新年春聯等也多為名家代筆,透過落筆輕重、字體結構及運筆風格的判斷,李默父便能知曉出自哪為名家之手,可說是作為行家的他在書法學問上的私房樂趣。李默父解析,書法的線條帶有個性,得以展現張力、豪氣、穩重、活潑、娟秀等多樣化的氣質,落實於商業品牌合作時,便得以根據調性來變化書法的筆畫寫法。

而對於李默父而言,生活中與街道上,手寫的書法仍較電腦輸出字體更具生命力,並微妙地體現於書寫方法、風格,甚至是慣用的錯字之上,迷人地展現人的溫度,因而產生無窮的樂趣。若是想進行字型散步,接受手寫書法字型的洗禮,李默父認為在大稻埕迪化街區、行天宮、國家音樂廳、桃園機場國門、日本料理店等地,都能遇見為數不少的書法生活應用,就連道路上以毛刷手推出的交通指示油漆字,也可以是字型觀察的標的,再者,品嚐日本酒時,也別忘了品味酒標上那破筆、刷筆帶來的書法韻味。

書法藝術家李默父作品。圖片提供/李默父
書法藝術家李默父作品。圖片提供/李默父
書法藝術家李默父作品。圖片提供/李默父
書法藝術家李默父作品。圖片提供/李默父

2|手繪招牌藝術家Ron張家榮:柔和新潮與復古的書法美學

主理的重生看板屋,Ron 張家榮筆下滿懷復古新潮風格的手繪招牌,巧妙融合東、西方元素,以現代的手法詮釋出滿滿的手感與溫度,在街道上一片電腦輸出招牌的今日,著實為時代下極為少見的產物。從小就熱愛東方的文化底蘊,Ron 於高中、大學時期便開始學習水墨、書法,畢業後繼續鑽研美式彩繪烤漆,也遠赴澳洲學習呈現不同質地感的金箔黏貼技法,融合個人對於東方書畫的濃厚偏好與西方元素、技法再碰撞,催生出一幅幅在玻璃、鏡子、壓克力等非燈箱載體上的精緻特色招牌看板,塑造咖啡廳、餐館等品牌強而有力的個性,為店舖畫龍點睛。

作為手繪招牌設計師,Ron 也會在路上觀察由不同師傅所繪製的漢字招牌,從中端詳其擅長書寫的風格與運筆習慣,接著進一步地推敲字型、筆畫配置大小、鮮明的色彩搭配與背後的設計用意等等眾多細節處理方式,再度轉化為個人設計的能量和養分。他認為台灣各個老城市都能找到漢字手繪招牌,最為推薦當屬古都台南。只要在台南市區隨意走逛,各式各樣的手繪招牌與廣告壁畫可說是俯拾即是,成為他字型散步的資料庫大本營,他甚至打趣地說:「有時一個圓環就看不完了呢!」。手繪漢字書法也不僅止於招牌專屬,Ron 也喜歡到古董店逛逛,蒐集並欣賞老式火柴盒及其包裝字體,以及前人的設計排版作法,充實復古創作的量能。

而在為品牌創作招牌時,Ron 在字體上首重字裏行間的空白空間分配,亦即書法中的「行氣」,其次則是大小與置中原則,搭配西方點線面的設計美學基本觀念,調配線條粗細與面塊大小,並搭配書法飛白、筆畫間的沾黏等作法發想出不同的字型,成就出他專屬獨有的筆韻,為品牌樹立獨一無二的招牌風格。

復古新潮風格的手繪招牌。圖片提供/張家榮
復古新潮風格的手繪招牌。圖片提供/張家榮
復古新潮風格的手繪招牌。圖片提供/張家榮
復古新潮風格的手繪招牌。圖片提供/張家榮
復古新潮風格的手繪招牌。圖片提供/張家榮
復古新潮風格的手繪招牌。圖片提供/張家榮

3|justfont字體設計師曾國榕:京都啟發的日常書法風景巡禮

曾於日本京都留學,主修字體排印學(Typography),現於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字型推廣設計團隊 justfont 擔任字體設計師的曾國榕,談及漢字書法於日常的應用,首先便想起了當年於日本的經驗。「日本對於書法的重視啟發了我,讓我領悟原來書法可以如此融入生活。」舉凡市場裡生鮮蔬果的價格立牌、居酒屋中的菜單、民宅的門牌標示,都可以見到以書法筆親手寫下的字體,也並非全是工工整整,字跡瀟灑的大有人在,卻讓他感受到日常書法在日本相較於台灣來得更為親近。而日本所謂江戶文字、商業書道的自由蓬勃發展,更是讓書法於當代有了更寬廣的揮灑空間,大和古裝劇、動漫、店舖或廟宇的燈籠、酒標等等介面,普遍地在日常裡與書法相遇。

而字型散步本就是求學時老師提出的作業,不只是字體,曾國榕優先對於招牌的材質會有所留意。不似台灣較多的五顏六色的塑膠燈箱,他在京都常見書法於木頭、鑄鐵與石材上的表現形式,也因為京都的城市容貌受到政府嚴格規範,因此在招牌面積大小、用色上有所管控,成為京都獨到的街道招牌風景。接著對於字體的觀察,曾國榕以台灣為例,與同事走在大街小巷時,總會犯起職業病,大多能直接辨認字體名稱的他們,經常相互討論招牌上的字體出自於哪個台灣、香港或日本的設計團隊,以及在細節上做了哪些變化和處理功夫,甚至在街上遇見出自 justfont 的字體,透過字型設計影響市容,也讓曾國榕備感榮幸。

曾接待數位日本大師前來台灣蒐集字體,曾國榕表示行天宮與其周遭備受大師的喜愛,也被日本大師認為是字體的寶庫,涵蓋以香爐輪廓形狀設計的特殊香爐體、石碑上或者匾額的題字、神明遶境時的執事牌,在越是古老的廟宇能夠找到老師傅手寫或雕刻的書法字。除此之外,設計師也提及台中第二市場、嘉義的巷弄街道亦是值得一趟字型散步小旅行的好去處!

江戶文字使用於車站招牌。圖片提供/曾國榕
江戶文字使用於車站招牌。圖片提供/曾國榕
台灣廟宇字體展現傳統美學。圖片提供/曾國榕
台灣廟宇字體展現傳統美學。圖片提供/曾國榕
金萱半糖體運用於海報上。圖片提供/曾國榕
金萱半糖體運用於海報上。圖片提供/曾國榕
拍攝於嘉義市的廣告招牌。圖片提供/曾國榕
拍攝於嘉義市的廣告招牌。圖片提供/曾國榕

4|競賽報名11/24截止

第十六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的四組競賽報名至 11/24(五)止,無論是對於傳承漢字文化有著使命感,喜愛手寫溫度的創作者,或者身懷書法篆寫絕技的青年好手,歡迎把握時間踴躍報名,為穿梭街頭間再熟悉不過的漢字書法,再現生活美學的榮光!

Info|第十六屆台積電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

四組競賽:篆隸楷組、行草組、臨帖組、篆刻組

時間:即日起至11/24(五)止

更多詳情:https://reurl.cc/o5yOmQ

台積電

台積電青年文學論壇:陳雪 X 吳曉樂「瘟疫蔓延時—機智作家生活」

台積電青年文學論壇:陳雪 X 吳曉樂「瘟疫蔓延時—機智作家生活」

2021/10/26
婆羅洲的星空下、聽文人說故事:台積電青年文學論壇首場「踏查與書寫」

婆羅洲的星空下、聽文人說故事:台積電青年文學論壇首場「踏查與書寫」

2021/10/12
日韓娛樂成為精神食糧 沈信宏和盛浩偉的文學書寫

日韓娛樂成為精神食糧 沈信宏和盛浩偉的文學書寫

2021/10/19

最新文章

雙手製造舞團以細膩的手部動作,穿梭於《從指尖開始》中的各種場景及歷史事件。©Ju...

《從指尖開始》以雙手演繹微型史詩,引領大人小孩深入宏觀世界

2025/07/02
桃園市立美術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首度攜手跨國合製,推出兒童藝術特展「在藝術中遇見...

「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桃兒美館展出!跨國合製邀臺、新5位藝術家現地創作

2025/07/01
勞勃阿特曼的《外科醫生》是他的成名經典之作。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百年紀念,回顧鬼才導演勞勃阿特曼十部生涯代表作

2025/07/01
臺灣第一代水彩畫家、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以八大展區細說藝術家礦業...

臺灣現代美術推手「倪蔣懷紀念展」北美館登場!八大展區一窺時代風貌

2025/06/30

以花創造夢境,在朦朧中有序生長——插花週記 江曼郁

2025/06/29
威廉.透納作品,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 謝哲青談「光之先知」的藝術革命與時代意義

2025/06/27
史上最大規模!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特展首度登台,泰德美術館館藏真跡畫...

史上最大規模「威廉・透納」特展來台!以80件真跡、28件當代作品織構對話

2025/06/27
LANDHILLS|台中——由植物藝術家廖浩哲創立,為一關注自然、人與環境互動的...

傳達言語無法觸及的問候——LANDHILLS 廖浩哲

2025/06/27
花閣樓是郭安妮(左一)一家人個性與情感的體現。圖/黃怜穎攝影

30年社區花店,參與他人的一生——花閣樓 郭安妮

2025/06/27
udn-loading
Top